•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于成龍:“天下廉吏第一”

      2018-12-14 06:39天一
      月讀 2018年12期
      關鍵詞:于成龍盜賊百姓

      天一

      于成龍(1617—1684),字北溟,號于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呂梁方山縣)人,清初名臣,《清史稿》卷二七七有專傳。順治十八年(1661),四十五歲的于成龍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直隸巡撫和兩江總督等職。在他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廉潔勤謹?shù)恼L和卓越的政績,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被康熙帝譽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他義不辭難、匡扶天下的責任情懷,為民作主、誠心實政的為官態(tài)度,清正廉潔、正以率下的人格風范,以及清儉的家風,至今仍值得我們珍視和借鑒。

      清康熙帝贊譽他是“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破例親自撰碑文并題寫“高行清粹”匾額給予褒揚。乾隆帝數(shù)次遣官祭奠他的祠堂,并御書“清風是式”四個字。清代著名思想家戴震在追述他的生平時則說道:“清嚴忠直,勤勞治事,官吏無不敬畏,歸于廉慎。”他就是于成龍。

      初入官場,大器晚成

      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呂梁方山縣)人,生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于成龍的先祖于淵,曾任知縣,政績卓著。于氏家族在當?shù)匾菜愦髴簦搅擞诔升埖母赣H于時煌時,家境已大不如從前。于成龍出生后不久,母親就病逝了,父親繼娶了李氏。李氏視于成龍如同己出,一家人關系融洽。

      于成龍少有大志,在耕讀生活中受著正規(guī)的儒家教育,目的當然是走科舉入仕這條路。明崇禎十二年(1639),二十三歲的于成龍到太原參加鄉(xiāng)試。當時的考官公然受賄,徇私舞弊。于成龍便在考卷上痛陳時弊,直抒胸臆。結果正榜無名,勉強考取了副榜貢生。副榜貢生相當于備取生,不算中舉,但可以參加會試。會試之后,于成龍以父親年老為由,放棄做官的機會,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來堡村。在家鄉(xiāng)時,于成龍已有小的聲名。原來,明末盜賊蜂擁而起,鄉(xiāng)里居民欲修筑堡寨以作防衛(wèi),而堡寨所在的地方正位于于成龍家的祖墳附近。一個算命先生認為這將對于家的風水不利,于成龍聽后卻笑著回答:若能保千家萬戶的平安,獨對我家不利,那就是利多而害輕,所以應當修筑。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于成龍思考問題能從大局著眼,關心的是百姓利益。這與其后來的從政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五年后(1644),中國歷史上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崇禎皇帝自縊于煤山(今景山),明朝滅亡,不久,清軍入關,建立了清朝統(tǒng)治。

      清順治四年(1647)至順治八年,于成龍到太原崇善寺開辦的學校學習,但科舉又落榜了。此后,全家生活的擔子落到了于成龍身上,為了養(yǎng)家,他整日奔忙,再無時間學習應考了。

      順治十八年(1661),四十五歲的于成龍終于迎來了做官的機會。由于急需人才,朝廷規(guī)定前朝落選的舉子可以不經(jīng)過科考而進京掣簽為官。這實際上是清朝籠絡明朝士人的一個方法,被安排抽簽的多是不好的職位—不僅俸祿低,而且地方偏遠,難于治理。于成龍抽到的是廣西柳州府羅城縣知縣。羅城縣屬于邊荒之地,山險水惡,瘴癘甚多。北方人到這里,大多水土不服。特別是羅城縣民風彪悍,當?shù)厝松韼У稑專刀烦娠L。第一任縣令被土司殺死,第二任縣令逃亡,之后一直無人接任。于成龍不顧家人和親朋的反對,決定到羅城赴任。臨行前,他對朋友說:“某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庇捎谌鄙俦P纏,他還典賣了些家當,帶著5名仆人啟程了。

      據(jù)記載,當時的羅城沒有城郭,城內居民不過數(shù)家,滿目荒涼,甚至沒有官衙。最初于成龍一行只能寄居在關帝廟里,把床安放在塑像后面,以院內積土當作幾案,旁邊挖坑做飯,炊具也只有一鍋一盆。沒過多久,兩個仆從就遇瘴病而死;另有兩個仆從見此情形,也偷偷逃走了。在給友人的信中,于成龍寫道:“萬里唯余一身,生死莫能自主。夜枕刀臥,床頭樹二槍以自防?!?/p>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里,于成龍以堅定的意志,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治理羅城縣的事業(yè)上。由于羅城社會秩序不安定,于成龍采取了“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首先建立保甲制,嚴懲案犯,打擊盜賊,規(guī)定“盜有犯者立斬之,懸其首于竿”,于是盜賊皆不敢作案。他又讓鄉(xiāng)民練兵,在全縣搞聯(lián)防,以應對鄰盜的侵犯。與此同時,于成龍還招募流民開墾荒地,借給百姓耕牛和種子,以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他常常深入田間了解農(nóng)事,獎勤罰惰。農(nóng)閑時,他帶領百姓修民宅,建學校,筑城墻;對新遷入的人家,他親自題寫楹聯(lián),以示鼓勵。當?shù)厝艘娪诔升埞ぷ鲃诳喽钋蹇?,便給他送來一些油鹽,于成龍則回絕說:“我一人在此生活,用不了這么多東西,你們應該拿回家孝敬你們的父母?!?/p>

      在于成龍的治理下,三年之后,羅城縣擺脫了混亂的局面,出現(xiàn)了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新氣象。于成龍后來說:“我一生得力,在令羅城。”應該說,羅城是于成龍仕途的起點,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贏得了朝廷和百姓的肯定。

      康熙六年(1667),因治理羅城有功,于成龍被舉薦為廣西省唯一的“卓異”(清朝吏部定期考核官員,一般文官每三年、武官每五年考核一次,政績突出、才能卓越者稱“卓異”),并升任四川合州知州。離開羅城時,當?shù)匕傩铡罢诘篮籼枺骸袢?,我儕無天矣!追送數(shù)百里,哭而還”。

      政績卓著,穩(wěn)步高升

      四川合州在當時也是一個比較貧瘠的地方。由于明末清初的戰(zhàn)亂,人口衰減,但徭役賦役依然很重,百姓生活困苦。這對新知州于成龍而言,是一個大考驗。他到任后,立即對舊有的弊政和積習進行改革。按慣例,知州到任后,知府會下帖要求合州送魚,但于成龍堅決拒絕。在治理方面,他以招撫百姓為第一要務,首先嚴禁官吏勒索百姓,然后向上級匯報民間疾苦,將百姓的徭役負擔廢除了十余件,同時他要求合州下屬各縣注意為新依附的百姓解決居住和墾荒中遇到的困難,并親自為他們規(guī)劃田舍,申明三年后起科。不到兩年時間,合州人口驟增,荒蕪的土地得到了開墾,百姓生活日益改善。

      因政績突出,康熙八年(1669),于成龍又被升為湖廣黃岡同知,駐扎在岐亭。岐亭這個地方山高林密,有好幾伙盜賊出沒,大白天的就敢外出劫掠。由于盜賊十分強悍且狡猾,又以報復為能事,所以查辦起來十分棘手。官府若立了盜案,上司就要求限期偵破,如果到期未能完成,便會遭到斥責和懲處,黃岡的地方官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對百姓的報案置之不理。這樣一來,盜賊就更肆無忌憚了,百姓則是苦不堪言,無處申冤。于成龍到任后,立即著手緝拿盜賊。

      為了摸清盜賊的情況和重大案件的來龍去脈,于成龍采取“微服出行”的方法,有時甚至裝扮成乞丐,到盜賊的住處,與他們生活一段時間,從而將盜賊的一舉一動摸得一清二楚。據(jù)說,他還特意在衣服內縫制了一個布袋,用來放盜賊的名單。在掌握充足的證據(jù)后,他便采取行動,將盜賊繩之以法。從此,岐亭的社會秩序逐漸穩(wěn)定,百姓對于成龍表示嘆服。

      于成龍在黃岡同知任上的舉措,深得湖廣巡撫張朝珍的贊賞,他舉于成龍為“卓異”,這是于成龍第二次被舉“卓異”。朝廷升任他為武昌知府,這一年是康熙十三年(1674)。

      正在此時,“三藩之亂”爆發(fā)了。以吳三桂為首的叛軍,攻勢凌厲,一路北上。同時,他還派出許多湖北籍的部將,拿著封官的“札書”到湖北策反。當時,湖北的麻城、大冶、黃岡、黃安的盜賊,都“倚山結寨”響應吳三桂。麻城縣曹家河人劉君孚,曾是于成龍的手下,也得到了吳三桂的“札書”,于是他聯(lián)絡附近的大盜,開始反叛。在這危急的時刻,巡撫張朝珍想到了于成龍,乃命他前去平叛。于成龍摸清事情原委后,決定采取“招撫”的方針。他發(fā)出“自首者免罪”的告示,反叛者紛紛投降,“來者日千計”。隨后,他又帶著兩個隨從闖進山寨,大喊:“我那個劉老仆呢?怎么不來見我!”劉君孚聽后,趕忙“叩頭受撫”,其眾數(shù)千人皆降。一場叛亂,就這樣被平定了。

      張朝珍得知此事后,上奏朝廷,任命于成龍為黃州知府。此時,黃州也不安定,當?shù)刂T盜聯(lián)合豪強造反,聲勢浩大。手下官員勸于成龍退保麻城,于成龍堅定地說:“黃州,七郡門戶,我?guī)熗颓G、岳,轉運取道于此。棄此不守,荊、岳且瓦解。”他著眼于大局,清醒地認識到黃州的重要性,于是決定組織鄉(xiāng)勇與叛亂者一戰(zhàn)。激戰(zhàn)時,于成龍不僅親臨前線指揮,而且身先士卒,帶頭殺敵,最終將叛亂平定,擒獲叛亂首領何士榮。對于那些主動放下武器投降的盜賊,于成龍則不記舊賬,并將他們妥善安置。盡管戰(zhàn)事緊急,但于成龍依然關心民眾疾苦,嚴令禁止在正常賦稅之外再行征收,禁止官員之間相互饋送,由此民心大安。

      康熙十七年(1678),于成龍被擢升為江防道道員,操練水師。次年,又被擢升為福建按察使,主管全省的司法案件。至此,于成龍成為了一名省級大員。從四十五歲出仕為官,到六十二歲成為省級大員,這十七年間,于成龍做過知縣、知州、知府、道員,難能可貴的是,他以如此高齡在基層任職,卻沒有絲毫懈怠,也沒有打算做一個太平官,而是每到一地,無論任職時間長短,總是竭盡所能,興利除弊,這真是應了他說的那句“天理良心”!

      在福建按察使任上,于成龍逐一糾查,將被冤枉入獄的百姓盡行釋放,還集資將被劫掠到軍中充當奴婢的良家女子贖出,讓她們與家人團聚。福建巡撫吳興祚對于成龍的政績大加贊賞,上書稱他為“廉能第一”。不久,于成龍又被升為福建布政使,成為主管全省財賦和人事的要員。雖然已是高官,但于成龍依然生活清苦,粗茶淡飯,不鋪張浪費,也不收受饋送。

      他曾對下屬說:“吾生來無他嗜好,布衣蔬食,衣食者免饑寒足矣?!彼€說:“國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識其順逆之情而已?!?/p>

      康熙十九年(1680),于成龍升任直隸巡撫,成為管理京畿地區(qū)的大員。他依律懲治貪官,并奏請朝廷賑濟災民。其間,康熙皇帝還親自召見了他,并褒獎他為“清官第一”。

      不久,康熙皇帝考慮到江南乃賦稅重地,必得清廉的能臣前往,方能澄清吏治,有益民生,于是決定任命于成龍為兩江總督。上任伊始,他就頒布了《興利除弊條約》,包括嚴禁火耗,嚴禁私派,嚴禁饋送,訪拿衙蠹以清官場,訪拿扒手,嚴禁審案拖延時日,嚴禁屬下放債,嚴禁衙役下鄉(xiāng)胡作非為,嚴禁濫收犯人入監(jiān),嚴禁捕役私刑拷問,嚴禁奢靡,嚴禁兵丁虛冒等等。他還作《示親民官自省六戒》,要求下屬官員勤撫恤,慎刑法,絕賄賂,杜私派,嚴征收,崇節(jié)儉。于成龍常常微服出巡,為的是訪查民間疾苦,他自己則“日惟以粗糲蔬食自給”。有總督率先垂范,兩江地區(qū)的風俗漸漸改變,人們不再追求華麗的衣著,而是“相率易布衣”,做官的人家也是“減輿從”,江南地區(qū)由此“政化大行”。

      康熙二十三年(1684),皇帝讓于成龍巡視東海事務。一個多月的海上勞頓,讓年近古稀的于成龍不堪重荷,回到督署后大病了一場,數(shù)日不食,嘔吐不止,不久,便去世了,終年六十八歲。

      他的屬下在整理遺物時,發(fā)現(xiàn)只有綈袍一襲,床頭有鹽和豆豉數(shù)罐而已。擔任兩江總督這樣的高官,卻清貧如此,實不多見。

      百姓得知于總督去世的消息,“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朝廷賜謚號“清端”。康熙皇帝則發(fā)出“居官如成龍,能有幾耶”的感慨;后來又諭大學士等說:“于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h3>于成龍的精神和品格

      舉凡我國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必然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者和代表。于成龍為官從政時展現(xiàn)出的精神和品格,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廉政文化的內涵,值得我們珍視和學習。

      首先是義不辭難、匡扶天下的責任情懷。

      于成龍自幼過著耕讀的生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經(jīng)歷了明清易代,使他更關注社會民生,推崇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形成了“為學務敦實行,不屑詞章之末”的態(tài)度,并在心底涌動著一股匡扶天下的社會責任感。

      當他以抽簽的方式得到廣西羅城知縣后,不顧家人和親朋的反對,毅然決定赴任。需知,當時的于成龍已經(jīng)四十五歲了,作為一家之主,上有老母,下有妻小,家庭尚屬溫飽,本可以闔家團圓,安享太平生活,而不必背井離鄉(xiāng),去貧窮邊遠且尚不安定的羅城任職。但他堅定地選擇了奮斗的人生旅程。他選擇做知縣,不是為了“十萬雪花銀”,而是出于“天理良心”四個字,他此后的為官經(jīng)歷便證明了這一點。應當指出,于成龍的選擇體現(xiàn)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那種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

      其次是為民作主、誠心實政的為官態(tài)度。

      于成龍為官,體現(xiàn)著強烈的民本思想。他認為,“官之于民,猶父之于子也。父不慈則子不孝,官不清則民不良”。他強調官員必須從“誠”字出發(fā),重官德,養(yǎng)廉恥,對百姓“必時其飲食,體其寒暖,事事發(fā)于至誠?!?guī)其饑寒,勤其勸化,事事出于無偽。蓋無偽則有實心,……若徒外面摭拾一二便民好事,以為得意,亦市名也,其去殘忍者幾希耳!”

      秉持這一理念,于成龍從順治十八年出仕,至康熙二十三年病卒于任上,在其官宦生涯中,無論官職大小,身處何時何地,面對何事何人,他都從切實改善民生的角度出發(fā),敢于直面問題,敢于觸及難點,敢為別人所不敢為不愿為;只要是符民意、順民心、關民生利益的事,他都實心實意、全力以赴地去辦,決不因循推諉、明哲保身。

      比如,永定河洪水泛濫,造成直隸宣化府數(shù)縣區(qū)大片良田遭殃,成為不毛之地,而失地的農(nóng)民則仍然承擔著原有的沉重賦額。百姓多年“包糧為累”,地方官卻只關心政績考核而催征不斷。于成龍任直隸巡撫后,便著手解決宣化府民眾長期“包納荒糧”的問題。他組織人員迅速核查,并上奏朝廷,其中有“此數(shù)處之荒糧一日不除,則數(shù)處之民生一日不遂”這樣懇切的話語。最終,朝廷同意了于成龍的請求。

      第三是清正廉潔、正以率下的人格風范。

      于成龍在江南主政時,被百姓親切地稱呼為“于青菜”。原來,他雖身居高位,卻依然生活簡樸,“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于成龍不是故意做給別人看的,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生活習慣。于成龍去世后,只留有綈袍一襲,鹽和豆豉數(shù)罐而已。在任布政使時,為了時刻警示自己,他還寫了一副楹聯(lián):累萬盈千,盡是朝廷正賦,倘有侵欺,誰替你披枷帶鎖;一絲半粒,無非百姓脂膏,不加軫(珍)惜,怎曉得男盜女娼。

      除了端正自己,于成龍還時常告誡屬下做官的準則。比如圍繞察吏安民的問題,他發(fā)出了一系列通告:針對吏治腐敗,有《嚴禁饋送檄》《飭查劣員檄》《嚴禁奢靡檄》;針對民生問題,有《嚴禁火耗檄》《嚴禁冒災檄》(冒災指侵吞賑災糧款)、《嚴禁略買檄》(略買指旗人拐賣人口為奴);針對社會風氣,有《驅逐流娼檄》《嚴禁賭博諭》等等。其中,在針對賄賂成風而發(fā)出的《嚴禁饋送檄》中,他把向他“公然開具手本(禮單)呈送中秋節(jié)禮”的大名知縣通報全省,懲一儆百,并嚴禁各級官員“私相饋獻”。

      應該說,為官清廉是于成龍最為人們稱道的品格,康熙帝稱他“天下廉吏第一”也是指的這個方面。中國的“清官”文化中,于成龍無疑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最后是清儉的家風傳于后世。

      于成龍對家族子弟的教育也是很嚴格的,他規(guī)定,如果子弟有不孝、不悌、不和親族、不敬長上的,就要將其帶到祠堂,根據(jù)犯錯的輕重程度進行責罰。如果屢教不改,就送到官府懲治。

      于成龍赴外地做官,不帶家眷,于是把治家的重任交給長子于廷翼。他囑托道:“我做官不管你,你治家莫想我?!庇谕⒁頉]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悉心奉養(yǎng)祖母和母親,并撫育兩個弟弟成人。

      于成龍還要求家人務求勤儉節(jié)約,不可奢靡。他說居家要節(jié)儉,應該想到掙錢不容易。衣服飲食,適口充身即可,不可鋪張浪費。他還希望子孫通過勤奮讀書,以真才實學登上仕途;又告誡他們就算是難以遇到入仕的機會,只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就不會被看作是不通曉事理的人。

      在于成龍的教導下,長子于廷翼做訓導時,也頗有成績,而且經(jīng)常周濟親友、族人。于廷翼還繼承了父親的家風,十分重視對兒子于準的教育。于準做浙江按察使時,于廷翼曾這樣對他說:“你的職位維系著老百姓的命運。你不要憑小聰明判案,也不要依著脾氣情緒判案?!痹谧娓傅挠绊懞透赣H的教育下,于準為官清廉,愛民如子,被舉過“卓異”,官至巡撫,康熙帝贊其“愷澤三吳滋化雨,節(jié)旄再世繼清風”。

      猜你喜歡
      于成龍盜賊百姓
      無所不為
      百姓身邊的守護者
      百姓看家“風”
      百姓腰包更鼓了
      找出8名盜賊
      電視劇《于成龍》中央8套收官
      神秘的盜賊
      廉吏于成龍的交際之道
      清官于成龍的人情往來
      廉吏于成龍的交際之道
      界首市| 和顺县| 沙洋县| 芜湖县| 吉首市| 南昌市| 云南省| 黄骅市| 凉山| 新巴尔虎右旗| 洱源县| 精河县| 敦煌市| 大宁县| 隆回县| 青阳县| 晋州市| 西乌| 阜康市| 天门市| 阳谷县| 洪泽县| 嘉定区| 嵊州市| 四川省| 社旗县| 五莲县| 临沧市| 莱阳市| 夏邑县| 马尔康县| 黄浦区| 和硕县| 普安县| 津市市| 阆中市| 仁布县| 平南县| 郎溪县| 汽车|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