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川
康熙二十二年端午節(jié),兩江總督于成龍過得有些“凄清”。
經(jīng)過他近一年的整頓,江南官場饋送節(jié)禮的風(fēng)氣基本禁絕。于成龍和下屬聚會一整天,竟沒有粽子吃。
其實,于成龍并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清官,他會交際,也很有人情味。
于成龍平生不收老百姓的“火耗”銀子,收賦稅時也不在升斗砝碼上做手腳,這是他做官的底線。就這一點,在那個年代真正能做到的官員也是極少的。
但要說于成龍完全不收老百姓的錢,也不盡然。
廣西羅城百姓看他過得清苦,交賦稅時多拿幾個錢,悄悄放在于成龍桌案上,讓于成龍買酒喝。
于成龍推辭不過,就破例收了四文錢,剛夠買一壺酒,但也只收了這么一次。
百姓辦喜事,于成龍會隨個份子錢,討杯喜酒喝。百姓喬遷新居,于成龍會過去題個匾,寫個對聯(lián),估計也會討杯酒喝。
但老百姓湊了一大筆錢,讓于成龍的兒子拿回去養(yǎng)家,于成龍就不要了。
在黃州歧亭時,于成龍把俸祿捐出去賑災(zāi),自己窮得喝起了“糠粥”。朋友到家里來,他也以“糠粥”招待。有個叫魯晟的人聽說了,跑了幾十里路專門來品嘗。結(jié)果于成龍見他初來,一定要請他吃頓大米干飯。
故友來訪,有私事請托,于成龍留宿朋友幾天,備了酒菜招待,朋友走時于成龍還湊幾兩銀子作為盤纏。但朋友請托的私事,于成龍卻以“天理良心”為由,不肯幫辦。
于成龍是個埋頭苦干的人,但他也懂得用正當(dāng)手段結(jié)交上級。
廣西巡撫金光祖賞識于成龍,經(jīng)常請他喝酒。于成龍喝醉了就吹胡子瞪眼,向金光祖暢談國計民生,完了還把自己的意見建議一條一條寫出來,助金光祖做出了許多政績。
在湖北時,于成龍和巡撫張朝珍是好友,他經(jīng)常給張朝珍寫建議書,也會和張朝珍吵架鬧情緒?!叭畞y”時,于成龍在黃州打了勝仗,各地的巡撫總督紛紛來信請教,于成龍也毫不吝嗇,教人家怎么打仗。
于成龍政績太多了,升官太快了,也會遭人嫉妒。從黃州離任時,上司刁難他,不給他辦離任手續(xù)。于成龍明明氣得不得了,但還是耐心細(xì)致地寫信和上級溝通,給才能平庸的上司傳授具體的辦事經(jīng)驗,最后,那位上司改容相謝,并作了一首詩送他升遷。
于成龍和同僚之間常有詩詞唱和,也會有禮物饋贈(當(dāng)然,現(xiàn)在這種饋贈還是杜絕為好)。但禮物,都是類似蒲葵扇、橄欖果等不值錢的東西。
做直隸巡撫時,因為官場風(fēng)氣太壞,于成龍下令嚴(yán)禁在節(jié)日送禮。有知縣想試試于成龍,就備了份中秋節(jié)禮送上。于成龍不僅把禮物退回,還下文作了狠批。當(dāng)了兩江總督后,當(dāng)?shù)毓賵龅娘L(fēng)氣更壞,于成龍整頓得也就更嚴(yán)厲,結(jié)果就混到端午節(jié)沒粽子吃了。
于成龍是康熙皇帝樹立起來的清官典型,其清廉的一面被充分強調(diào)。但其實,他從不為了維護(hù)其清廉形象,就和上級、同僚、朋友、百姓故意疏遠(yuǎn),不近人情。當(dāng)然,他也不會為了人情私情就放棄原則。
做官的于成龍和做人的于成龍,既界限分明,又渾然一體,確實是十分難得的。
康熙年間的官場風(fēng)氣實在好不到哪里去,于成龍的周邊也到處是歪風(fēng)邪氣和貪官污吏,充滿了勾心斗角和排擠傾軋。
于成龍是貢生出身,45歲才進(jìn)入官場,本來沒有多大的前程,但他用了22年時間就做到一品大員,去世后還被評為“天下廉吏第一”,這與他的交際之道是分不開的。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