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蘇作核雕的形式內(nèi)容與藝術特色探析

      2018-12-17 03:17:42袁牧
      關鍵詞:蘇作核雕雕刻

      袁牧

      《頭像》須吟笙

      《喜怒哀樂》顧春明

      核雕,這一古老而又年輕的藝術,能夠成為當下風靡大江南北的掌上奇珍,不僅因為其意趣盎然的把玩性,還因為其所融涵的歷史文化性和藝術性。說核雕古老,這是因為用核雕刻古已有之。核雕究竟古老到什么年代,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也沒有精確的文獻記載,大家最熟悉的關于核雕的文字,大概就是我們曾經(jīng)在中學課本中讀到的明代魏學洢寫就的那篇《核舟記》了。說核雕年輕,這是因為當代興起核雕把玩之風也就只有近二十年。在這短短的二十年間,核雕這一只有拇指大小的掌中珍玩能夠成為時尚之寵,還與蘇州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核雕流派

      工藝美術與其他藝術形式相同,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因為其形式風貌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中國地域遼闊,文化形態(tài)和審美取向差異明顯,在文玩核雕領域,其雕刻載體和表現(xiàn)手法各不相同,自然也就形成了南、北兩種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從形式風格和題材樣式上看,中國核雕素有“南工”和“北工”之分。南、北工之別并不是簡單地以地域來區(qū)分,主要還是從藝術樣式和表現(xiàn)形式上來判別。隨著交通的高速化和信息交流的全球化,地域已經(jīng)不再是圍囿藝術風格的藩籬,當下核雕常常會出現(xiàn)“南地北工”和“北地南工”的互動,甚至在一些北方地區(qū)還出現(xiàn)了“北工南作”的趨勢。

      “南工”核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所指以蘇州舟山村和光福為主,包括蘇州市區(qū)核雕藝人所作的“蘇作”核雕。廣義所指則是以蘇州舟山、浙江東陽為主,遠及廣東、福建等地區(qū)。一般市場上所說的“南工”核雕往往取義較廣,常常將那些具有“蘇作”工藝特征和意趣的核雕都稱之為“南工”。

      相比“北工”核雕而言,“南工”流布地域相對窄小,基本集中在長江下游的江浙地區(qū),尤以蘇州為中心。在雕刻載體上,“南工”核雕以廣東、廣西烏橄欖核為主。在表現(xiàn)手法上,“南工”核雕與蘇作其他工藝雕刻在整體藝術風貌上相似,呈現(xiàn)出精、細、雅、潔的藝術特征,往往在細微處追求毫發(fā)之變。

      清中期核桃雕 姜晉藏

      清中期橄欖核雕 姜晉藏

      中國核雕藝術歷史悠久,從現(xiàn)階段已知文獻資料看,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后期的正德、嘉靖年間??汕傻氖?,現(xiàn)今可查的關于核雕的相關文字記載全都指向于蘇州地區(qū),從這些文字記載中,我們認識了“奇巧之人”王叔遠、能于“方寸小核之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的夏白眼,還有“窮極工巧之能事”的“鬼工技”核雕藝人杜士元。雖然我們不能以此為依據(jù),就此推斷中國核雕源起于蘇州,也不能武斷地猜測“南工”核雕的歷史比之“北工”更加久遠,但是有一點毋庸置疑,明代中后期,蘇州的確是核雕的重要產(chǎn)地之一,也不難發(fā)現(xiàn),自明代開始,“南工”就一直引領核雕藝術之風標。

      “北工”核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地域上,遍布遼闊的北方地區(qū)。如今,“北工”核雕的產(chǎn)地以河北廊坊、山東濰坊為主,流布于陜西西安閻良、江蘇泗洪云度等地。在雕刻載體上,“北方”核雕往往以桃核為主、兼用核桃等材料。桃核和核桃表面皺褶肌理多,凹凸溝壑起伏大,紋理變化無規(guī)律,與橄欖核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表面紋理和內(nèi)部結構,其在表現(xiàn)形式和雕刻方式上也與“南工”不盡相同,雕刻時必須依形就勢,合理利用果核表面特有的紋飾肌理下刀走線。

      不同的雕刻載體,其所運用的雕刻手段和方式自然不同,桃核和核桃除了溝回紋理復雜,且木質(zhì)堅韌厚實,雕刻運刀稍不留意便會移位,因此,“北工”核雕往往運用電動雕刻刀進行粗加工,在完成大形后再用刻刀進行細節(jié)雕刻,最后打磨修整。從目前市場上的核雕工藝品看,“北工”桃核雕刻呈現(xiàn)出粗、中、精三種不同風格的產(chǎn)品:粗雕作品比較簡約,一般僅僅雕出表面花紋和大致輪廓;中雕較為深入,往往對局部進行鏤空處理,雕刻痕跡明顯,形象鮮明;精雕作品工藝精湛,形象生動。除了這三類工藝形式外,現(xiàn)在市場上還充斥著大量電腦雕刻產(chǎn)品。

      在雕刻工具上,“北工”和“南工”因為雕刻載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除了都經(jīng)常使用的通用型雕刻刀以外,“北工”多了剜刀、鉆刀、鋼針和鉆子等工具。從這些“北工”多出來的工具用途上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可以深入到桃核和核桃紋理溝回里面進行挖刻鉆雕的特殊工具。在雕刻方式上,琢、磨、雕、刻相結合的表現(xiàn)形式讓“北工”核雕具有了“三分刻、七分工”的工藝特征。

      “北工”和“南工”核雕載體的差異,一方面是因為其歷史傳承的原因所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不同的文化寓意、形式內(nèi)容和審美訴求所決定。不同的地域文化、相異的審美取向,使得同一個藝術種類出現(xiàn)了南北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從表面上看,南、北核雕的差異性體現(xiàn)在藝術的樣式和形式之上,但是從本質(zhì)上看,它們的差異卻是源于不同的文化和審美訴求。側重于精神付托的北方核雕更加強調(diào)紋飾的寓意性,并不太在意雕刻的精巧和細膩,而以觀賞為目的的南方核雕則更加注重題材的趣味性、紋飾的新穎性、雕刻的精致性。南、北核雕兩種不同的風格樣式,在藝術價值上并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只有審美主體的好惡之別。

      二、蘇作核雕的形式內(nèi)容

      作為賞玩藝術品,蘇作核雕和其他地區(qū)的核雕相比,無論在雕刻載體、題材樣式、工藝手段和藝術風格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其獨特的藝術特征在文玩界被視為雅玩經(jīng)典。

      發(fā)端于吳越文化的江南地區(qū),與滋養(yǎng)于華夏文化的北方地區(qū)不同,在文化上沒有金戈鐵馬的彪悍,而是多了幾分委婉的水鄉(xiāng)柔情。地處江南文化藝術中心的蘇州,更是在縝密精思中洋溢著清逸秀美。意識決定行動,不同的文化訴求必然體現(xiàn)在雕刻材料的選擇上。蘇作核雕選擇壁厚質(zhì)細、表面平整光潔的橄欖核作為核雕的載體,可以不受制約地自由發(fā)揮,還可以精雕細琢,深入刻畫。

      《竹筍》吳建東

      北方核雕采用被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賦予了超自然力的“仙木”桃核作為核雕的載體,具有典型的驅邪納吉的宗教寓意。在形式內(nèi)容上,“北工”所雕紋飾也與神話傳說、宗教故事、吉祥喜慶等有著緊密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北方核雕雕刻的其實就是一枚驅災祈福的信符,過多地強調(diào)了其世俗和宗教的寓意性而弱化了作為裝飾和把玩的審美性。以蘇州為主體的“南工”核雕則不同,在選材上,橄欖核是一種沒有任何寓意的中性載體,選用它純粹是因為其材質(zhì)的致密細膩和便于雕刻駕馭。在雕刻題材上,雖然也有很多以羅漢、彌勒、觀音等宗教人物為題材的作品,但其作品并非是為了宗教而作的法器,也沒有太多的宗教寓意,有些只是借助宗教題材所作的觀賞品,無論是作者還是玩家,從來沒有將其作為具有超自然神力的信符佩戴。當人們拿著一串十八羅漢手串仔細端詳時,大概誰也不會考慮它是否具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和宗教法力,考慮更多的還是它的構思是否巧妙,開相是否準確,造型是否優(yōu)美,姿態(tài)是否生動,雕工是否精致。有些具有宗教色彩的題材,如“粗羅漢”掛件,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其實只是作為“明器”而為死者所作的陪葬品。從表現(xiàn)樣式上看,“南工”更注重民間故事和世俗生活的題材,在他們的作品中,甚至連日常器具和草蟲瓜果都成為表現(xiàn)的主體。

      蘇作核雕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妝飾品”,另一類是“賞玩品”。在產(chǎn)品形式上,“妝飾類”核雕以手串、頸串為主。在題材樣式上,這類核雕以羅漢、彌勒、觀音、八仙(有以八仙手中法器演化而成的“暗八仙”,還有雕刻八種不同水果蔬菜來暗合“八仙”主題)等宗教題材以及園林、童子、荷花、草蟲、茶壺、貔貅、猿猴等賞玩性題材為主?!百p玩類”核雕并非隨身攜帶的飾品,它是一種可以拿在手上賞玩的藝術品,故往往以單仔或組件的形式呈現(xiàn)。在題材內(nèi)容上,觀賞核雕更加廣泛,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無論器物場景、人物故事、詩文書法皆可成為表現(xiàn)的主體。

      明清之際的蘇作核雕以文玩配件為主,故往往以單仔獨件的形式出現(xiàn),在題材上側重于把玩性,娃娃、獼猴、花鳥魚蟲、園林樹木無所不包。有一些涉及到生活隱私,甚至還有男女秘戲等方面的內(nèi)容。清中前期的蘇作核雕,除了極少數(shù)神話傳說中的題材外,尚未見與羅漢、觀音、八仙等宗教相關的題材。其實,當時并沒有“妝飾類”核雕,也即并沒有頸串、手串等形式。北方地區(qū)懸掛佩戴的核雕也并非為了妝飾,而是為了辟邪納福,當時核雕的主要功用是作為文玩折扇的配飾,以羅漢為題材的念珠形式直到民國時期才開始由殷根福發(fā)揚光大,至于手串等形式,更是后來在頸串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

      《八仙手串》范婷

      進入本世紀以來,受轟轟烈烈的核雕市場鼓舞,舟山村的核雕藝人們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蘇作核雕也隨著人們審美取向的改變而悄悄地變化。從目前舟山核雕的狀況看,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老藝人們還固守在傳統(tǒng)“妝飾類”工藝產(chǎn)品的程式中不斷重復自己的工藝產(chǎn)品,而一部分后起之秀則不滿足于傳統(tǒng)的形式樣式,他們另辟蹊徑,無論在題材樣式,工藝手段和展示方式上都力圖突破。

      三、蘇作核雕的藝術特色

      也許是應驗了地靈人杰的傳說,在這塊有著數(shù)千年文明史的土地上,得天獨厚的蘇州人延續(xù)了代代相傳的精工細作傳統(tǒng),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打造了名揚四海的“蘇作”工藝。提起“蘇作”,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其所特有的“精、細、雅、潔”的做工,“精致”是蘇作造物藝術的基本特征。

      “精致”其實并不是工藝的手段和技巧,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審美訴求。精致的生活態(tài)度決定了蘇州人做任何事情都很講究細節(jié),對細節(jié)的認真琢磨、精心雕飾造就了蘇州的精致工藝。蘇州造物,大到建筑家具,小到米粒發(fā)雕,至于牙雕竹刻和琢玉核雕,無不“精致”到出神入化。方寸之間乾坤萬里的核雕工藝,更是蘇作“精致”工藝的集中呈現(xiàn)。

      “精致”的審美取向,反映在核雕之上,則呈現(xiàn)出“精微”的工藝特征。精細和精微是兩種不同的境界,將橄欖核雕刻得精細并不難,只要認真雕刻,仔細打磨,一般都能做到。但是,要將精細深入到精微,細密處絲絲入扣,毫厘間毛發(fā)畢現(xiàn),卻非常人所能做到。精細是一種技藝,精微是一種境界,是匠心獨運的藝術處理,細密處刀刀相疊,疏朗時簡約靈動。蘇作核雕精微到什么程度,我們可以從魏學洢所記《核舟記》中窺見一斑:“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边@種“恣取萬象于一毫”(李日華語)而“納須彌于芥子”(宋起鳳語)的“技亦靈怪矣哉”(魏學洢語)的“鬼工技”,在明代時期既已出現(xiàn),其在雕刻技藝上所達到的高超水平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

      工藝美術的藝術價值,不僅呈現(xiàn)在“精工”之上,還反映在“巧思”之中。設計構思是工藝作品從無到有的前奏,也是工藝作品藝術價值之所在。對于需要縝密精思的微雕藝術而言,“巧思”則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重要意義,而對“納須彌于芥子”的核雕而言,則是作者是否具有容天地于方寸之間的能力。從材質(zhì)的特性上看,也許琢玉更能體現(xiàn)“巧思”的水平。雖然在橄欖核上進行雕刻可以無所顧忌,也沒有什么需要利用和避讓的部位,然而,如果要在小小果核上創(chuàng)造出可以觀賞把玩的機巧,卻需要巧妙構思、精心設計。明代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記載:“又曾見一橄欖花籃,是小章所造也,形制精工絲縷若析。其蓋可開,合上有提,當孔之中穿絳,與真者無異?!比缃?,馮夢龍筆下的這一“與真者無異”的小花籃,重又在蘇州舟山村年輕工匠手里復現(xiàn)。但馮夢龍所述另一件核雕作品,也許將成為絕版:“又曾見小顧雕一胡桃殼,殼色摩刷作橘皮文,光澤可鑒。揭開,中間有象牙壁門雙扇。復啟視之,則紅勾欄內(nèi)安紫檀床一張,羅幃小開,男女秘戲其中。眉目疑畫,形體畢露,宛如人間橫陳之狀。施關發(fā)機,皆能搖動如生,雖古棘刺木猴無過也。”如果馮夢龍所見這一帶有機關,“施關發(fā)機,皆能搖動如生”的“秘戲”人物核雕是真的話,它已經(jīng)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核雕工藝品了,而是一個帶有機械裝置的“核雕工藝裝置藝術品”了。

      《核舟》鐘秀琴

      從明清之際文人墨客留下的筆記看,被記載的核雕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如同字畫一樣,不僅刻上具體的創(chuàng)作日期和作者姓名,還都刻有用以表達作者思想、呈現(xiàn)作品意境的詩句。我們所熟悉的魏學洢《核舟記》中的那艘著名的“核舟”,其背面不僅刻上了“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的題款,還在船艙窗門上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詩句。在同為記述王叔遠核舟的李日華文章中,雖然詩句內(nèi)容不同,但是也有“天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核雕題詩記載。無獨有偶,馮夢龍在《古今譚概》口碑部第三十一“雕刻絕藝”中也同樣有一段關于核舟的記載:“窗楣兩邊有春帖子一聯(lián),是‘好風能自至,明月不須期’十字?!绷硗?,一些關于核雕題詩的記載還散見于其他的筆記中。據(jù)說,一名叫丘山的工匠,曾經(jīng)以“夜半燒燈照海棠”“春色先歸十二樓”等詩句雕刻過核雕作品。清人褚人獲在他纂輯的《堅瓠集》十集卷四中記載了一位叫沈君玉的蘇州工匠,他“雕(橄欖核)跎子一枚,棕帽,胡須直,身肩有補頂(補?。?。手持一扇,扇有詩四句云:一世無驕色,常年只鞠躬,對人能委曲,隨處笑春風?!背诉@些文字記載外,今天我們還可以從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陳祖章“核舟”,以及蘇州常熟博物館收藏的杜士元“核舟”上,看到刻有“赤壁賦”全篇詩文和作者落款的核雕實物。

      將詩融入繪畫,在中國走過了漫長的道路。唐代時期的王維,開始嘗試“詩畫結合”之路,直到宋代文人畫的興起,才真正實現(xiàn)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理想。明代中期以后,政令松弛,經(jīng)濟繁榮,文風大興,賞玩盛烈,以詩境入核雕,這對有著一等風流之地,匯聚了大批文人墨客的蘇州來說,一點也不奇怪。

      核雕題詩,至少說明了下列幾個問題:

      第一,核雕把玩的群體以文人為主。文人和商人在審美訴求上各不相同,他們之間的最大差異在于意境和工巧。文人追求意趣,喜歡在文字品讀間體味作品的意境內(nèi)涵,商人則更加關注作品材質(zhì)的價值和雕刻的工藝水平,從核雕題詩上不難推斷出,核雕初興之時應該主要流行于文人墨客間。

      第二,文人參與了核雕的設計。蘇作工藝(包括其他造物)的顯著特點就是文化意蘊濃郁,無論是蘇作家具,還是牙雕琢玉,無不呈現(xiàn)出清新淡雅的文化氣息。事實上,無論園林、磚雕,還是家具、木刻,在設計、營造和制作過程中,都一直有文人參與其中,有些甚至是由畫家設計繪制圖紙,如明代“吳門四家”之一的文徵明,就直接參與設計了拙政園。設計有兩種形式:一為直接設計圖紙讓工匠制作,二為提供思路和具體操作方式以及要求。如果是畫家,可以直接畫圖紙讓核雕師進行雕刻,而沒有繪畫技藝的文人則可以通過口述思路的方式來指導雕刻師進行雕刻。與園林和家具建造不同的是,核雕上直接刻有詩句,如同繪畫上直接題寫詩詞一樣,這涉及到核雕空間的布白,作品是否與詩句意境吻合以及書法功力等方面的問題。所有這些對沒有太多文化儲備的工匠來說是難以做到的,由此可以推斷,早期核雕創(chuàng)作,很多是在文人參與設計中完成。

      第三,核雕如同書法繪畫,是文人雅士的把玩藝術品。核雕一經(jīng)題詩,它已經(jīng)超越了原本單一的觀賞把玩功能,而變成了可以“閱讀”的詩詞文本。言簡意賅的詩句,寥寥數(shù)言,卻可以生發(fā)無窮意象。觀賞者在核雕題材內(nèi)容勾畫的空間中,可以自由馳騁想象。無疑,詩句拓寬了核雕的藝術表現(xiàn)力。從核雕題詩的形式上看,蘇作核雕肇始之初,其性質(zhì)就與北方核雕驅災避禍、招吉納福的功能完全不同。

      藝術風格因為審美趣味的改變而不斷變化,蘇作核雕藝術也不例外。文人的消減自然也使這種具有濃郁文人趣味的詩書核雕藝術樣式式微。清代中后期,民俗題材進一步拓寬,直至民國后期殷根福發(fā)揚光大了羅漢頭掛件念珠后,這種具有典型蘇作意蘊的核雕形式就此銷聲斂跡。如今,蘇作核雕無論創(chuàng)作的主體還是作品的受眾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些詩詞書法入雕的形式雖然亡失了,但另一些更具意味的賞玩核雕藝術品卻成為我們的掌上奇珍。

      (袁牧,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高山流水》任敏華

      《李清照》承莉君

      《虎溪三笑》任敏華

      猜你喜歡
      蘇作核雕雕刻
      “核雕”進校園
      科教新報(2022年36期)2022-05-30 10:48:04
      核雕收藏有什么竅門
      理財周刊(2022年4期)2022-04-30 21:33:08
      市委書記赴高新區(qū) 專題調(diào)研蘇作文化工作
      On art
      雕刻樹葉
      核雕:天地之寬,顯于方寸
      藝術品鑒(2017年10期)2017-09-08 03:33:32
      文雅精致 蘇作天工
      紫禁城(2016年8期)2016-09-01 07:48:08
      蘇作紅木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思考
      對“蘇作”工藝美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基點與路徑的思考
      紅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杨浦区| 射洪县| 赤城县| 黄浦区| 习水县| 阿城市| 竹山县| 梁河县| 铁岭市| 土默特左旗| 上蔡县| 安阳市| 抚顺县| 若尔盖县| 柳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正蓝旗| 斗六市| 红河县| 鹤山市| 富蕴县| 剑河县| 铜陵市| 贵溪市| 萝北县| 洛南县| 西贡区| 福清市| 密云县| 额济纳旗| 阿拉善盟| 广东省| 昌都县| 长治市| 大关县| 洪湖市| 永登县| 尤溪县| 乌拉特中旗| 潮安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