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妖貓傳》中講述了白居易長恨歌中的故事情節(jié),這首《長恨歌傳》是白居易在其三十五歲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創(chuàng)作年間正直唐憲宗元和年(806)。這首詩詞是白居易有感而發(fā),寫下的一首詩,被后人廣為流傳。并在當代電影《妖貓傳》中被采用,被后人傳頌,《妖貓傳》中將長恨歌的情結(jié)完美的融入到了其中,將長恨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情感都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下文將針對《妖貓傳》中的長恨歌的情結(jié)展開探析。
關(guān)鍵詞:《妖貓傳》;長恨歌;情結(jié)
作者簡介:潘麗莎(1972.7-),女,壯族,廣西貴港市人,廣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生學(xué)歷,研究方向:高等職業(yè)教育文化文學(xué)教育教學(xué)。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7--02
1、前言
長恨歌的作者白居易,在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在貞元十八年中拔萃科,并且獲得了校書郎的職位。在元和元年應(yīng)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這首詩的由來,是白居易在盩厔縣尉任上時結(jié)識了兩位當?shù)氐脑娢呐笥?,其中一個叫陳鴻,另一個叫王質(zhì)夫。這三個人曾經(jīng)在元和元年冬季十二月某日,一同游玩仙游寺時,三個人在閑談之中,聊到了有關(guān)于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三個人都有非常深刻的感慨,共同扼腕嘆息。這三個人在一同飲酒時,王質(zhì)夫?qū)⒕票e起,對白居易說了這樣一句話,王質(zhì)夫說: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是世間罕見之事,并且希望能夠有一個人將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進行滋潤傳播,不愿看到這一罕見之事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湮滅無聞。并提議白居易是擅長做詩之人,能夠?qū)⒏星橥昝赖娜谌氲皆姼柚校瑢⑵鋭?chuàng)作為一首詩歌,白居易聽了以后,將其創(chuàng)作為《長恨歌》。在白居易長做《長恨歌》的同時,陳鴻也創(chuàng)作了《長恨歌傳》。這首《長恨歌》以及《長恨歌傳》都是當時的作者有感而發(fā),并且是在公元756年7月15日的馬嵬驛兵變之后,三個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的將這一歷史故事進行創(chuàng)作,從這里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這一歷史故事具有的深遠影響。下文將對其中的情結(jié)展開詳細的分析。
2、《長恨歌》中的故事情結(jié)
《長恨歌》中所講述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楊玉環(huán)之間的愛情悲劇,這個故事在歷代的帝王愛情故事中,是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愛情故事,其中由于故事的主人公身份地位的特殊,也對歷史產(chǎn)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再加上白居易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時,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大多是通俗易懂,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因此這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楊貴妃受到了歷代讀者的廣泛的關(guān)注。但是楊貴妃,在最后并沒有成為皇后,這其中的原因也受到了歷代讀者的關(guān)注。楊玉環(huán)成為唐玄宗的妃子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這其中,楊玉環(huán)有十五年左右的時間是做貴妃的,這是十五年之間,唐玄宗如果想要將楊玉環(huán)立為皇后,其中有非常充裕的時間,但是,唐玄宗并沒有將其立為皇后,并且,皇后之位在唐玄宗將元配王氏皇后廢除之后,皇后之位一直空缺無人,但是,唐玄宗并沒有將楊玉環(huán)立為皇后。深究其中的原因,一是楊玉環(huán)曾經(jīng)是李瑁的妃子,李隆基對這一點有很大的顧慮;第二點是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之所以能夠結(jié)合在一起,是因為兩個人擁有相同的文藝興趣,但是李隆基的內(nèi)心深處,并沒有想讓楊玉環(huán)母儀天下;第三點是盡管楊玉環(huán)是一個非常聰明伶俐的人,能夠在皇帝面前做到合皇帝的心意,但是李隆基對楊玉環(huán)并不是很滿意;第四點是楊玉環(huán)沒有很大的野心,在獲得李隆基寵愛的同時,與李隆基的文藝興趣相投,因此,對于皇后的稱號并不是很在意,相反,覺得楊貴妃的日子過得非常的充實;第五點是唐玄宗在晚年的時候由于沉溺于男歡女愛,對立后之事,并不在意。
關(guān)于楊貴妃的死,在《長恨歌》中的一句“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還有其中的詩句“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等的一些詩句,大致上是在說,玄宗帶領(lǐng)隊伍逃離長安時,逃跑到了馬嵬驛時,將士們已經(jīng)饑餓交迫,心中都有了怒怨,并且當時的左龍武大將軍認為禍亂是由楊國忠引起的,并向借此機會將楊國忠除掉。于是,他便借機讓東宮宦官李輔國轉(zhuǎn)告了太子,太子并沒有對其做出決定。當時的楊國忠由于受到吐蕃使者二十余人的阻攔,還抱怨楊國忠沒有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糧食,讓他們?nèi)淌莛囸I,楊國忠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將士們已經(jīng)按捺不住,開始吶喊:“楊國忠跟胡族盜賊合謀造反”,并且有人向他射箭,但是并沒有射中,然后,楊國忠逃跑到了驛站西門,將士們追上他,并將他殺死。這時陳玄禮對唐玄宗說,楊國忠謀反,楊貴妃不適宜繼續(xù)供奉,希望陛下能夠割恩正法,唐玄宗對陳玄禮說自己會將此事進行處理。唐玄宗深知楊貴妃常年居住在深宮之中,對于楊國忠謀反之事,并不知曉,但是唐玄宗的將士將楊國宗殺害,將士們怎能安心讓楊貴妃陪伴在唐玄宗的身邊,但是唐玄宗卻一直在為楊貴妃開脫。這時,高力士對唐玄宗做出了進一步的提示,他提示唐玄宗,楊貴妃本身確實無罪,但是將士們已經(jīng)將楊國忠進行了殺害,只有讓楊貴妃離開唐玄宗的身邊,將士們才能夠安心!并且,他希望陛下能夠慎重考慮,這樣將士們才能夠放心。唐玄宗聽完這話之后,命高力士將楊貴妃送到了佛堂,并將楊貴妃施行縊殺,然后將楊貴妃的尸體放在驛站的院子中,讓陳玄禮等人進行驗身證明。
楊貴妃美貌非凡,很多的人不愿意面對楊貴妃死去的事實,因此,對于楊貴妃的死法以及楊貴妃是否真正的去世了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說楊貴妃是吊死在驛站院子里的梨花樹上,還有人說高力士為楊貴妃找了一個替死鬼,然后被人送往了日本。人們對于楊貴妃未死的說法,其實是一種憐香惜玉的心理,并不是真實的。
楊貴妃在馬嵬驛站被唐玄宗賜死的悲慘愛情故事,一直以來都被歷代詩人當作寫作的素材。在對楊貴妃被賜死的事件中,很多的詩人不僅僅是對楊貴妃的死感到嘆息,更是對帝王沉湎聲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因此,創(chuàng)作出了非常多好的作品,被后人廣為流傳過。其中,白居易所刻畫的《長恨歌》中,是懷有一種“懲尤物”的目的,但是其“懲”的力度是遠遠不夠的,不僅如此,《長恨歌》中,對于楊貴妃曾經(jīng)成為三年的壽王妃以及唐玄宗奪人所愛的事件卻只字不提;《長恨歌》中對于楊玉環(huán)姐妹驕奢淫逸的描寫也沒有明顯的突出,反而在杜甫的《麗人行》中把楊玉環(huán)姐妹的驕奢淫逸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這里可以看出,《長恨歌》中,在對楊玉環(huán)所進行的刻畫中大多是溫和委婉的。
《長恨歌》中所描述的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能夠看得出楊貴妃的得意以及至高無上的榮耀,但是,如果讀者能夠換個角度來看待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能夠看出對其他宮女的不公,能夠感受到其他宮女的寂寞,甚至是絕望。都是皇帝的后宮佳麗三千人,但是,除楊玉環(huán)之外的兩千九百九十九個佳人,在楊玉環(huán)三千寵愛在一身時,過著怎樣寂寞、悲慘的生活。
結(jié)語:
《長恨歌》一直以來都是一部受到人們爭議的作品,但是,它卻依舊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這也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如果沒有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后代的讀者不會知道楊貴妃止于三十八歲的生命,以及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悲慘愛情故事,就不會被人知曉。盡管白居易將當時李唐王朝的皇帝的情感故事進行撰寫至家喻戶曉,白居易并沒有得到排斥,反而被重用,所擔(dān)任的官職也越來越大。由此可以看出,《長恨歌》中的故事情結(jié),受到讀者的喜愛。
參考文獻:
[1]賈舒.大唐艷景中的女性幻象——《妖貓傳》中的“他者”形象考[J].電影評介.2018 (1) :16-18.
[2]易雨瀟.東方幻境的形神寫照——與屠楠、陸葦談《妖貓傳》的美術(shù)創(chuàng)作[J].電影藝術(shù). 2018 (1) :148-153.
[3]程波.作者意識下的類型探索——評陳凱歌拍《妖貓傳》[J].上海藝術(shù)評論.2018 (1).
[4]林鈺穎,黃偉杰.從《妖貓傳》看陳凱歌電影創(chuàng)作的“堅持”與“突破”[J].北方文學(xué).2018 (6) :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