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國大學卓越之途研究:資金、分層與權威*

      2018-12-18 11:53:24楊九斌王詠梅
      現代教育論叢 2018年6期
      關鍵詞:美國大學研究型權威

      楊九斌 王詠梅

      當前,無論從何種角度而言,美國大學都是世界大學之林的翹楚。從學術聲譽抑或全球影響力來看,美國大學之卓越性都凸顯得淋漓盡致。美國的大學始于殖民地時期,發(fā)展于內戰(zhàn)時期。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其進程極為緩慢,一直是教會式發(fā)展、教學型延伸。直至1876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建立才正式拉開現代大學的序幕,美國大學這個“陌生客”才不斷映入世界的眼簾。20世紀,戰(zhàn)爭給予美國大學發(fā)展新機遇,歷經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冷戰(zhàn),美國這個“天堂港”成為歐洲高科技、高學歷人才移民聚集地,為美國大學集聚世界智力之源,助力美國大學在世界學術之林嶄露頭角。[1]20世紀以來,自身機制的變化更是成為美國大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美國大學有效地利用了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在資金來源、體系分層、學術權威的重要性方面做出變革,以適應發(fā)展所需,亦加快了美國大學發(fā)展的整體步伐。

      一、多元化的資金來源——美國大學興盛之基石

      穩(wěn)定的資金收入是大學運行的基礎之一,亦是大學生存之“命脈”。而在市場環(huán)境下,美國大學為了生存和發(fā)展形成了多元化資金來源。一向奉行自由市場主義的美國,在其高等教育創(chuàng)辦伊始(始于私立大學),就奠定資金來源多元化的傳統(tǒng),大學的資金來源包括私人捐贈、學費以及少量的政府資助。

      19-20世紀,美國大學逐漸走出象牙塔,走向社會中心,大學重要性凸顯,不斷成為政府、企業(yè)的“座上賓”。此時大學的蓬勃發(fā)展得益于多元化資金的慷慨投入,資金來源也更為豐富,主要包括政府資助、學雜費、銷售與服務收入、捐贈收入以及科研與專利收入等。[2]邁入21世紀,美國大學的資金來源趨于穩(wěn)定,主要包括學費、政府資助、捐贈收入、服務與銷售以及投資收入等來源(詳見表1)。

      表1 2002-2007年美國高等院校經費來源構成(%)

      美國大學享有多元的政府資助,政府作用不斷顯現。依據美國憲法,美國實施絕對的地方分權教育體制,州政府與地方政府資助是大學常規(guī)營運資助主要構成部分,占比高達總政府資助的三分之二。[3]資助多為撥款、學生資助以及合同的方式,多采用均等政策。戰(zhàn)后,聯(lián)邦政府在大學發(fā)展中的作用不斷提升,集中力量資助大學科研。此舉與州政府、地方政府資助實行均等政策不同,聯(lián)邦政府資助主要采用集中原則,以資助規(guī)模大、學術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大學為主。二戰(zhàn)至冷戰(zhàn)時期是資助美國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的“黃金時期”,科研資金大幅度提升??偠灾诠⒏咝6?,政府資助是大學生存的保障;于私立高校而言,政府資助為大學錦上添花。該時期由于美國經濟復蘇的乏力,美國高等教育普遍面臨入不敷出的困局,政府資助重要性不言而喻,成為美國大學不可或缺的資金來源之一。

      大學邁入社會,學術資本收益對大學的發(fā)展起到關鍵性作用。美國現代大學自建立之初,無論公私立大學都具有實用之特性,為此產業(yè)界人士往往成為大學的座上賓,如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之于芝加哥大學,這也是為何威斯康辛大學建立之初強調要關注馬鈴薯等農業(yè)生產之要義。當前學術知識不斷成為大學資本,這些主要體現在學術銷售及服務收入上,包括教育活動收入、附屬企業(yè)收入和醫(yī)院收入三部分。[4]此類收入成為大學第二類資金來源。在學術資本主義發(fā)展下,大學產生的知識資產、科研設施作為特殊商品銷售給企業(yè),如將學術專利化售于企業(yè),為企業(yè)提供咨詢服務等。20世紀80年代,生物制藥的興盛更是帶動許多大學創(chuàng)辦醫(yī)院,加快學術技術轉化。諸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院,其名聲斐然,不僅每年可為霍普金斯大學提供大量收益,亦帶來名望。[5]

      此外,捐贈成為美國大學發(fā)展的持續(xù)資金來源。捐贈是社會和民間組織對美國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的重要舉措,其收入主要包括基金會捐贈、校友捐贈、私人捐贈三大方面。[6]美國高等教育史上有著長遠的捐贈傳統(tǒng),美國大學伊始便是建立在捐贈之上,現代大學亦往往與捐贈密不可分,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是利用約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捐贈的700萬美元巨額遺產(按2006年美元價值,相當于16億美元)所創(chuàng)辦的。穩(wěn)定的巨額捐贈,一般是由有組織運轉的基金會所提供的。當前卡內基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福特基金會成為主要的基金會捐贈機構,不斷為大學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助。與此同時,校友捐贈也成為美國大學奮力追逐的捐贈方式。龐大的畢業(yè)生群體成為大學潛在的捐贈對象,形成了美國獨特的捐贈文化。捐贈收入在美國大學發(fā)展中不斷起著重要作用,頂尖大學所獲捐贈高達幾十億美元之多。盡管在經濟危機時期捐贈縮水,擁有捐贈文化的美國大學仍然獲得大量捐贈收益(見圖1)。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復蘇乏力、公共經費資助下降的情況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等美國其他頂尖研究型大學都肯定捐贈的價值,認為私人慈善事業(yè)在維持他們的領先地位方面越來越重要。誠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校長羅伯特柏敬諾(Robert Birgeneau)所說:“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慈善捐贈事業(yè)。”[7]哈佛大學校長福斯特(Drew Faust)亦提及“慈善事業(y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7]

      圖1 2008 年“十大”研究型大學捐贈收入情況

      二、金字塔型的體系分層——美國大學崛起之內在動力

      分層是美國高等教育的顯著標志,不斷成為美國大學崛起的內在動力。美國高等教育體系是一個龐大且錯綜復雜的學術系統(tǒng),從莫頓(Robert K Merton)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來看,美國高等教育呈現金字塔型——研究型大學、州立旗艦大學、州立大學、社區(qū)學院等。在市場運行機制下,高等教育機構類似于院校市場,競爭是其生存的方式。辦學質量、聲望、財富、學術系統(tǒng)等成為社會競爭因素,構成學術系統(tǒng)分層的基礎。美國大學定位明確,不同層次的大學各司其職,但又競相追逐、發(fā)展,相互依存,相互競爭。而這種相互間的模仿與競爭,促使美國研究型大學與其他層次的大學處在永不停歇、努力向上的發(fā)展狀態(tài),有利于激發(fā)大學發(fā)展活力。

      由早期殖民地學校演變而來的研究型大學居于美國學術金字塔的頂端,亦是其他層次大學追逐與模仿發(fā)展的對象。19世紀后期一大批州立大學及現代研究型大學也步入這一行列(仍然以私立大學為主)。[8]這些院校承擔“國家”重任,是國家創(chuàng)新的源泉、社會發(fā)展的引擎。二戰(zhàn)至美蘇冷戰(zhàn)期間,為提高國家競爭力和取得軍備競賽優(yōu)勢,部分主要的研究型大學開始創(chuàng)辦國家實驗室,且隨后產生大量國防軍事成果。如先后建立的勞倫斯實驗室、噴氣推進實驗室、林肯實驗室,其肩負起國家使命,從事大規(guī)模的物理學、生物學、工程學等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由此誕生雷達、固體燃料、原子彈等先進設備。20世紀后半葉,這類院校為滿足國家經濟發(fā)展的需求,與國家的聯(lián)系愈加緊密。諸如“128公路”、硅谷創(chuàng)新集群、北卡羅萊納三角等碩果累累的項目,極大地推動了大學以及輻射至整個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得到了聯(lián)邦政府、國會議員的高度關注。此外,這類院校也是精英的搖籃,為國家提供卓越人才。以培養(yǎng)政治領袖為例,哈佛大學培養(yǎng)出美國歷史上8位總統(tǒng),且有1/10的國會議員、政府官員是其校友;耶魯大學培養(yǎng)出美國歷史上6位總統(tǒng);普林斯頓大學培養(yǎng)出2位總統(tǒng),1000多名校友先后擔任國會議員、各級政府高級官員。[9]87簡而言之,這層院校主要是為國家服務的科研型大學,因而其在時間的“雕刻”下愈加成熟,鞏固了自身在塔尖的位置優(yōu)勢。

      由贈地學院發(fā)展而成的綜合性大學與學院(主要是州立旗艦大學(flagship))則位于美國高等教育的第二層。這類大學主要為州的發(fā)展培養(yǎng)所需高素質人才。定位于服務“州”的發(fā)展,既加速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亦給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尤其是頂層研究型大學)帶來了競爭壓力。19世紀中后期,美國農工業(yè)人才,尤其是像南部地區(qū)那樣的技藝人才嚴重缺失,觸發(fā)了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及工業(yè)革命。據此,議員莫里爾積極諫言,呼吁聯(lián)邦重視實用人才的培養(yǎng)。由此,1862年《莫里爾法案》(Morrill Land-Grant Act)頒布,贈地學院橫空出世。隨著這些學院的發(fā)展,大部分贈地學院已經升格為綜合性大學(學院),成為州立旗艦大學(也稱“公立研究型大學”)。

      這類院校在繼承贈地學院實用性的傳統(tǒng)上,發(fā)展出鮮明的服務職能?!赌餇柗ò浮窂娬{贈地學院課程的實用性和學院發(fā)展的社會服務定位,“推動世上不同職業(yè)或者專業(yè)的產業(yè)工人階層的通識和實用教育……在不排斥其他的自然科學和經典學科以及軍事戰(zhàn)術課程的情況下,教授與農業(yè)和機械有關的學科”[9]118。而“威斯康辛思想”(Wisconsin Ideal)則帶領這類學校,將社會服務更加具體化至為州服務。1904年,威斯康辛大學(Wisconsin University)查爾斯·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開展了主題為“為州服務”(Service to the State)的就職演講,他強調:“教學、科研都是大學的主要職能。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所州立大學,它應考慮到州的需要。大學為社會、州立大學為州的經濟發(fā)展服務?!盵10]此外,他還提出了一系列為州服務的項目,諸如開展函授課程、為農民提供免費教育等。至今,威斯康辛大學仍然堅持這一理念,開展一系列為州服務的項目。諸如全州數據包地圖計劃(Statewide Digital Parcel Map Initiative)是威斯康辛大學為州創(chuàng)建的一個包含350萬個在線包裹的數據庫,免費向公眾開放,為公眾提供更多的數據(見表2)??傊瑲v經百年,這類院校突破了實用教育理念,與學術頂尖大學一樣,強調全人發(fā)展;突破了為“州”而立,強調服務州及國家,并已躍升至金字塔上層綜合性大學。

      表2 2016-2018年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為州服務的項目表(部分)

      為滿足區(qū)域需求而興起的本科層次院校位居學術金字塔的第三層。這類機構興起較晚,起點不高,起初是為滿足19世紀基于中小學教師市場需求而創(chuàng)建的諸如師范學院等專業(yè)性較強的學校,具有地區(qū)特色,為區(qū)域服務。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學(Bridgewater State University)就是這層院校的典型。其由1840年創(chuàng)辦的布里奇沃特師范學院(Bridgewater Normal School)轉型而來,之前僅培養(yǎng)小學與中學教師,后來發(fā)展成為一所麻省東南部綜合州立院校。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學旨在利用自身知識、科學技術、資源等來為馬薩諸塞東南部布里奇沃特地區(qū)及聯(lián)邦居民服務,并促進當地的經濟發(fā)展。[11]這層院校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的排名與聲譽都不及上兩層。然而,金字塔上端的兩層大部分都是由私立或者州的綜合性大學發(fā)展而來,從而給了這類院校極大的希望。

      金字塔的底部則是20世紀初期由于高等教育擴張產生的初級學院(junior colleges),其組成了體系龐大的美國社區(qū)學院。[12]這也是最具美國特色的高等教育機構,獲得了廣泛的政治支持。與以上高等教育機構不同,初級學院入學“門檻”極低,只需有高中畢業(yè)文憑即可申請。此外,該機構是兩年學制,既能提供進入社會的職業(yè)教育,又能提供進入高校的通識教育,成為踏入上層高等教育機構的跳板。這也就為社會底層消費者或未能進入金字塔上半端的消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徑。選擇社區(qū)學院的對象廣泛且多元,有可能是社會底層,亦有可能是中產階級。社區(qū)學院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既能與廣泛大眾聯(lián)系進而獲得更多的政治支持,又與上層連接。這類院校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這也是其快速發(fā)展壯大的緣由之一。

      處于強大市場環(huán)境下的各層級美國大學形成院校市場,各司其職的同時,又相互角逐。1983年創(chuàng)辦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每年就聲譽、財源、畢業(yè)率、教師資源等指標對美國院校進行排名且更新,這是當今美國院校最具權威的排名系統(tǒng),是美國各高中畢業(yè)生擇校的“報考指南”,也是政府與社會捐助人士的“資助指南”。因而美國高等教育院校竭力競爭有利排名或保持原來的位置,以吸引更多、更好的學生、教師與資助。金字塔頂尖的研究型大學成為下面三個層級院校效仿的對象,為此競爭不斷、活力不停。學術競爭如同市場競爭。為了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地位較低的大學想獲得更高的聲望與更多、更優(yōu)質的師生源,乃至更多的資金,不斷學習與模仿那些較高地位的研究型大學, “個個都想成為哈佛”[13]。誠如斯坦福大學拉伯雷教授所言:“獎勵只會給那些處于系統(tǒng)頂端者。這意味著,每所二流或三流大學都有強大的動力來提升自己的地位,且頂尖大學也有強大的動力來維持自己的優(yōu)勢。盡管低水平的學校很難爬上去,但這并不能阻止他們去嘗試。盡管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巨額回報的誘惑太大,以至于每所學校都將注意力集中在精英學校。伯克利、霍普金斯大學、芝加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這樣的成功案例足以讓高等教育機構保持他們的希望。大學校長們徹夜難眠,夢想著能將這條路線復制到最頂端。”[12]

      三、“三位一體”混合權威——拓寬美國大學學術之自主空間

      “權威”一詞來自社會學,任何組織都必須以某種形式的權威作為基礎。人類社會存在三種為社會所接受的權威模式:傳統(tǒng)權威、理性權威、魅力權威。[13]這幾種權威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美國大學里并不是單一權威主導,而是三種權威混合的狀態(tài)。傳統(tǒng)權威是高等教育的基礎,繼承中世紀大學優(yōu)勢,按自身需求發(fā)揚;理性權威是高等教育的保障,法律條約規(guī)范規(guī)章制度,市場運行規(guī)則規(guī)范大學發(fā)展;魅力權威是高等教育的助長劑,為傳統(tǒng)與理性權威錦上添花。

      學術傳統(tǒng)權威可于中世紀大學起源中窺探。美國大學起初是從英國移植而來,模仿牛津與劍橋大學。這些大學都烙有中世紀大學之痕跡。傳統(tǒng)權威的價值在于與中世紀大學接軌,繼承與發(fā)揚大學之傳統(tǒng)精神。中世紀教師行會(Collegium Doctorum)的出現,給現代大學留下豐富遺產與傳統(tǒng)。[14]現代美國大學執(zhí)掌了源于中世紀的教師資格認定與聘請、職位晉升、學位制度、課程的設置等教師行會執(zhí)行的傳統(tǒng)權力。美國大學至今仍然沿襲中世紀大學畢業(yè)典禮模式,讓畢業(yè)生穿上牧師長袍與冠帽游行。美國各大學不僅在繼承傳統(tǒng),同時也在“銷售”傳統(tǒng)。19世紀后期,美國校園大興哥特式建筑,興起橄欖球運動,建立校友會與歌唱會等,給學生一番遙遠的中世紀的體驗,以達到不斷吸引并留住學生的目的。[15]

      理性權威可于文藝復興后的歐洲大學中窺探,但美國大學將其發(fā)展至較高層面。[15]韋伯認為,理性權威是依靠法律與規(guī)則得來。文藝復興時期,世俗化呼聲高漲,法律規(guī)則逐漸代替宗教教義來規(guī)范大學發(fā)展,凸顯出其重要性。大學發(fā)展至現代,理性權威可謂是隨處可見,諸如科層體系、預算體制、教師晉升體系、學術規(guī)范體系等。但于美國大學而言,其將理性權威發(fā)展至更高層面,游刃于政府與市場之間。美國大學需要滿足市場提出的需求,不斷進行調整與變化。換句話說,是市場將美國大學更加理性化了,市場使其如公司一樣運轉。美國大學需根據自己在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所處層級,理性地分析她們現有的或未來想占取多少市場份額,以此來調整學費及教員薪酬、科研項目。[15]另外,美國大學還組建了有效的科研管理與市場開拓機構,理性地獲取最大利益,如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技術轉移辦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幫助大學教師與學生將技術投入市場。同時,這種理性權威價值在于使大學不被傳統(tǒng)權威與魅力權威所控制,凸顯大學特性。若傳統(tǒng)權威過大,大學與學術發(fā)展會過于陳舊,停滯不前;若魅力權威過大,大學與學術發(fā)展會過于名聲化與物質化;理性權威通過政策與市場規(guī)范調節(jié)大學發(fā)展,給予其更多的學術空間。

      大眾化教育時代,美國大學走出了象牙塔,大學教授亦走向了社會中心,魅力權威開始形成。韋伯認為,感召力權威即魅力權威,依靠個人魅力與崇拜而來,其權威基礎在于個人魅力與英雄氣概。這種魅力權威屬于非理性權威范疇,具有非穩(wěn)定性。在高等教育領域,這種權威放在現代大學校長與教授等杰出代表身上顯然也很合適[12],如名著運動中的芝加哥大學校長赫欽斯。美國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學通過提高教授們的學術影響力,為著名教授塑雕像、聘請“學術明星”教授任教等方式促進魅力權威的發(fā)展。于學校而言,聘請“明星”教授能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亦能增加財政收入,諸如南加州大學知名度頗高的總裁傳記作者理查德·里夫斯說:“也許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都是沖著我的名字來的?!盵16]于消費者——學生而言,參加“明星”教授的課程,不僅能收獲知識與學術,亦能得到更多的機會。擁有6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校長亨利·楊說:“今天的學生相當精于世故,他們明白與知名教授學習和相處意味著更多的機會?!盵16]即魅力權威價值在于為大學塑造更有利發(fā)展的環(huán)境與吸引更好的生源,保障大學之優(yōu)質性。

      四、放之四海論美國大學

      21世紀以來,國際間競爭愈演愈烈,國際排名、國際論文引用量以及國際人才資源成為衡量學術發(fā)展的指標,從這三方面便可管窺出美國大學在世界學術之林中的位置。

      二戰(zhàn)后美國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fā)展態(tài)勢。依據近五年來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UW)的統(tǒng)計(見表3),2013-2017年世界前500名中美國大學就約占30%,世界前400~200名中美國約占40%,世界前20或10,美國大學占比高達80%。由此可見,就國際排名而言,美國大學在世界排名中的地位可謂是獨占鰲頭。

      論文引用量也是衡量美國大學興盛的標準之一。21世紀全球競爭是“無聲與硝煙的戰(zhàn)爭”,是人才與科技創(chuàng)新的競爭。故而國際間研究型大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競爭激烈。據美國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road)的研究統(tǒng)計,2003至2016年的十幾年間,美國論文數量位居第二,歐盟居首位,但歐盟由數個歐洲國家組成,可見美國論文數量可謂是龐大。[17]2004 至 2014 年的十年間,美國研究出版物的世界引用率從 47.0%躍升至 55.7%。另外,在被全球學者引用次數前1%的科技出版物中,美國的科技出版物引用指數達1.9,十年間在世界上一直遙遙領先(見圖2)。美國論文引用率的高效表現,進一步證明美國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在全球競爭中的卓越。

      表3 2013-2017年世界前500強中美國大學數量變化統(tǒng)計表

      圖2 2004-2014年世界各國論文被引率前1%

      美國有今日之國際地位,根源上始于其高端人才的優(yōu)勢。[18]在高等教育領域,博士學位是目前作為人才培養(yǎng)最高層次的學位,其所占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美國大學的創(chuàng)新卓越能力。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數據統(tǒng)計,近十幾年,美國授予博士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雖有浮動,但基本保持穩(wěn)定或逐年增加,授予博士數量亦趨于上升(見表4),且排名越靠前的大學,授予博士學位人數越多。在學科領域方面,科學與技術領域比其他領域博士授予量高。[19]

      表4 2005-2016年美國授予博士學位機構數及博士學位授予量變化統(tǒng)計表

      五、余論

      誠然,多元化資金來源、金字塔型制度分層、“三位一體”學術權威加快了美國大學發(fā)展的整體步伐,成為美國大學崛起的關鍵要素。政府資助、捐贈、學費等多元化資金來源是美國大學崛起之根本;金字塔型分層是美國大學奮發(fā)向上之內在制度基礎;“三位一體”混合權威是美國大學學術繁榮之根基。

      然而,美國高等教育復雜體系既成就美國大學繁榮,亦隱藏危機。正如拉伯雷教授所言:“在這種條件下取得的卓越并非沒有問題。”[12]過度依賴市場與消費者抑或是不斷變化的研究經費,使大學愈來愈商業(yè)化,不再是著重于服務高深知識之探究。此外,底層院校往往成為競爭的犧牲品與學生往上流動的過渡跳板,金字塔結構越來越寬廣,層級之間溝壑越來越明顯,美國高等教育多元化受到考驗。

      知識經濟時代,世界趨同性明顯,國際間相互影響。[20]但學習并非簡單效仿與移植,應當“撥云見日”,挖掘其背后成功之機制。我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雙一流”建設,預期實現教育強國夢,此與美國大學崛起之途有異曲同工之處。為此,學習與發(fā)掘美國大學崛起的路徑可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加快教育強國之路的步伐。

      猜你喜歡
      美國大學研究型權威
      躬身踐行修己身:從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國大學系主任
      華人時刊(2021年13期)2021-11-27 09:19:14
      國有企業(yè)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各大權威媒體聚焦流翔高鈣
      美國大學招生行賄丑聞凸顯其階層割裂
      英語文摘(2019年7期)2019-09-23 02:23:24
      跟蹤督察:工作干得實 權威立得起
      人大建設(2017年7期)2017-10-16 01:42:40
      權威發(fā)布
      電影(2017年6期)2017-06-24 11:01:26
      美國大學課堂教學觀察及啟示
      時軍:定錨現代化研究型醫(yī)院
      定錨研究型人文醫(yī)院
      權威的影子
      小說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9
      碌曲县| 南乐县| 怀化市| 上饶市| 克拉玛依市| 桓仁| 兴化市| 开阳县| 杭锦后旗| 九台市| 永城市| 海盐县| 紫云| 巴塘县| 启东市| 安西县| 安化县| 白朗县| 赣榆县| 井研县| 平湖市| 阿荣旗| 合阳县| 迁安市| 县级市| 韶山市| 方正县| 静乐县| 石河子市| 福海县| 彰化市| 沙湾县| 中牟县| 迁西县| 彩票| 南川市| 武隆县| 陇川县| 大同县| 临邑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