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瓦四辭典

      2018-12-19 11:18:40瓦四
      滿族文學(xué)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豆腐腦豆腐

      瓦四釋義

      【瓦四】《現(xiàn)代漢語詞典》沒收錄這個詞,也許大家都認(rèn)為它不是一個詞或是一個生僻的新詞甚或是不太流行的網(wǎng)絡(luò)語。然而瓦四這兩個字在我心中就是一個詞,一處子孫繁盛之風(fēng)水圣地,解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懷遠(yuǎn)縣陳集鄉(xiāng)瓦四行政村。確切地說,瓦四是一個行政村的名字,是地理名詞。在廣袤的淮北平原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點(diǎn)。

      【位置】瓦四在縣級地圖都難找到,卻是我的老家。位于淮北平原的南端,淮河以北25公里,與合徐高速公路擦肩而過。這里四季分明,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空氣質(zhì)量絕對一流。鄉(xiāng)親們講的是江淮官話,但與合肥、滁州的江淮官話相比,有許多字發(fā)音不同,比如“雞”我們讀“jǐ”,上聲,而合肥、滁州則讀“zī”,陰平,“洗”我們讀“xí”,陽平,而合肥、滁州讀“sǐ”,上聲,區(qū)別是瓦四江淮官話的發(fā)音聲母是對的,但聲調(diào)不對,合肥、滁州江淮官話的發(fā)音聲母是錯的,但聲調(diào)是對的。瓦四人說的雖然是江淮官話,但我覺得更接近中原官話,幾乎與信蚌片一樣。

      【我爹】本來我爹該是我的父親,但在故鄉(xiāng)卻成了我父親的父親——我的爺爺,鄉(xiāng)親們把稱謂都搞“錯”了。祖祖輩輩都這樣叫了,現(xiàn)在的孩子還是照樣叫下去,我想再往后還是不會改變的。我爹是張永朝,生于1913年,身材高大魁梧,飽讀四書五經(jīng),在淮海戰(zhàn)役的雙堆集戰(zhàn)役中,冒著槍林彈雨為解放軍送糧,抬擔(dān)架,也算是老革命,卻當(dāng)了一輩子農(nóng)民,我爹雖是農(nóng)民,卻有一祖?zhèn)髅胤?,為方圓幾十里的鄉(xiāng)親治寒癥,德高望重。

      【我爺】老家的鄉(xiāng)親們管父親叫“我爺”,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叫的,到我這輩子也沒有改變,但我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卻是例外,她們就叫“我爺”為“我爸”了?,F(xiàn)在的孩子沒有再叫“我爺”的了,都改叫“我爸”或“爸爸”。我爺叫張紹臣,1941年生于瓦四,懷遠(yuǎn)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畢業(yè),后來被貶到瓦四當(dāng)了村官,為人厚道,現(xiàn)近杖朝之年,聞名十里八鄉(xiāng)。

      【現(xiàn)狀】瓦四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早都不再挨餓了,個個揚(yáng)眉吐氣。今年春節(jié)歸故里,讓我驚訝,鄉(xiāng)間土路不復(fù)存在,筆直的水泥大道直達(dá)家門,祖祖輩輩住慣了的茅草房已無蹤影,家家都已住上三五層高的鄉(xiāng)村別墅,外表冠冕堂皇,進(jìn)門便看到客廳橫七豎八堆放著糧食袋子,滿屋子的衣服鞋子被隨處丟著,案板上還殘留著昨天晚上吃剩的飯?jiān)首訓(xùn)|倒西歪,洗臉毛巾黑漆漆的,蒼蠅也湊著熱鬧嗡嗡圍著亂叫,屋里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盡管家家都很有錢,說是奔了小康,但我認(rèn)為就瓦四人的衛(wèi)生習(xí)慣而言,離小康水平還有一段很大的距離。

      【文化】瓦四文化有它的獨(dú)特性,是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不講衛(wèi)生,不拘小節(jié),不講秩序,不講大局,勢利眼,刀子嘴,豆腐心,紅眼病,小肚雞腸……還有各種禮俗,各種習(xí)俗,各種節(jié)慶,各種飲食習(xí)慣,各種農(nóng)事活動,各種方言土語,這與各種鄉(xiāng)風(fēng)民俗,構(gòu)成了老家的文化。這種文化養(yǎng)育了我的童年與少年,使我終生受益同時也貽害無窮……

      瓦四殺豬

      【殺豬風(fēng)俗】在我的記憶里,我的家鄉(xiāng)瓦四一直流傳著“剩不剩錢,殺豬過年”的諺語。如今這已成為風(fēng)俗。這風(fēng)俗是怎樣來的,我不知道,大概是家鄉(xiāng)的先人開始養(yǎng)豬的那一年就有吧。我的記憶里,家鄉(xiāng)很窮,平時難得吃上一回肉,忙活一年的鄉(xiāng)親到了過年總是要吃肉的,所以每年臘八這天一過,就開始?xì)⒇i,年味就開始濃了,小孩子們就樂起來了。

      【選好日子】瓦四人一到過年,過半數(shù)人家都會殺豬,但殺豬也要先選日子。一般來說從臘八那天起就開始?xì)⒇i了。殺豬很有講究,選日子很重要,樸實(shí)的鄉(xiāng)親一般都選在雙頭日子,圖個吉利。在選日子的同時要先把殺豬的人定好,還要找?guī)讉€幫忙的。村子不大,但人際關(guān)系復(fù)雜,所以在殺豬的和幫忙的人選上也有一番講究,會考慮各種人際關(guān)系。

      殺豬那天起得要早,就連早飯都是到殺豬的那家去吃,要?dú)⒇i的那家的女人,天不亮就做好早飯等殺豬的和幫忙的過來吃。這是約定俗成的,不用再去招呼,只要之前定好吃飯的時間,殺豬的和幫忙的在殺豬這天就會直接過來吃早飯。當(dāng)然他們都是不要工錢的,也就管幾頓飯,大不了送點(diǎn)豬下水給殺豬的和幫忙的。

      【祭豬儀式】我記得,我家無論殺豬還是賣豬時,我娘總會擺上糧食和香燭禱告一番,這叫祭豬,希望再喂下一頭豬或者母豬生下一窩小豬能夠膘肥體壯。殺豬前要往豬耳朵里灌酒,原來以為是在給豬麻醉,后來才知道這是在“領(lǐng)牲”,就是要神來領(lǐng)受的意思。如果豬的耳朵抖動了,說明神已經(jīng)接受了,就可以宰殺了。現(xiàn)在想想往豬耳朵里灌酒,豬還能不抖動耳朵?這時我娘也會點(diǎn)燃提前買好的香,一邊燒黃紙,一邊還念念有詞,估計(jì)是請神來享用吧。

      今年回家過年,我沒有看到殺豬,但在年初三,我家卻殺了一頭豬,這次我沒有看到殺豬時的祭豬儀式,也省去許多煩瑣,一切都省略了。我想應(yīng)該是社會進(jìn)步了,現(xiàn)在的年輕人生活節(jié)奏加快,就連傳統(tǒng)的民間習(xí)俗也給省略了。

      【印象的豬】我十歲那年的春天,我爺從鄰居討福家買了一頭小豬秧子。買它的時候,我爺刮著小豬的鼻子說:“好好吃,快快長,明年殺了你過年?!?/p>

      賣它的時候,討福一遍一遍地?fù)芾?,給它撓癢,好像很疼它。我爺看好它,說先賒賬,秋天給錢。過了秤,小豬秧子就被我爺背到家。我爺把它拴在牛槽邊的柳樹上,而它的腿亂扒,是在地上扒窩,還偷偷摸摸看著我們。我去摸它,它一反抗,泥星子濺我一臉。它突然想起這個地方不對勁,不是老家,就很不滿,就哼哼唧唧找媽媽。我們給它食,它拱翻一地,給它水,還是拱翻一地,給它抱來一抱麥穰子,它無奈地打個窩,睡在里邊了。

      這一天,小豬秧子的行動改變了我原來對豬的不良印象,感到豬也很有志氣。由于小豬秧子一天不吃不喝,第二天肚子就干癟得像一條鯽魚。它堅(jiān)持著,鬧著要回到老家里去。它變得很不好看了,它很愛干凈,每天都跳進(jìn)水坑中打汪,把身上洗干凈。

      它很想家。幾天后,它掙脫繩子逃了出去,卻找不到回老家的路,在村外的麥地里睡一夜,我們把它逮回來,它眼淚汪汪的,終于認(rèn)了這個新家。

      我爺對我說:“好好喂,等長大了殺了過個肥年?!毙∝i一聽這話,立即豎起了耳朵,哼哼唧唧地表示抗議。

      【殺豬過程】到了臘八,也到了殺豬的日子。在空地挖一個土坑,架上一口大鐵鍋,等待宰殺。把豬捆好放到一個案板上,頭耷拉在案板邊。下面用一個盆等著接豬血。殺豬的師傅手法相當(dāng)熟練,在豬脖子的位置捅一刀,豬血便從刀口處汩汩地流出來。他說下刀要準(zhǔn)要快才行,否則不但豬遭罪,人也跟著遭罪。豬血淌凈后,把豬抬到地上,接下來把豬的后蹄子各割開一個口子,用大拇指粗一米多長的鐵棍往皮里捅,桶了幾十下就開始吹氣,一邊吹氣,一邊用棍子敲打,直到把豬吹得圓圓的,這時把豬抬到一個盛滿熱水的大鍋上,給豬褪毛,之后便是割豬頭,卸蹄子,開膛破肚取出下水,剔排骨,割肉下鍋。割下的豬頭豬蹄子捆在一起后,控控血水。豬苦膽用繩吊在樹上,據(jù)說苦膽可以用來做偏方入藥,豬尿脬那時是不吃的,給小孩吹起來玩。像豬大腸、小腸、肚子、肺等下水要反復(fù)清洗,畢竟腸子原本是用來裝糞的。這個時候很是熱鬧的,大鍋旁圍了一大群閑人,能幫忙的站在圈里,看熱鬧的站在圈外,小孩子歡天喜地爭著搶著比賽吹豬尿脬。

      【特色小吃】豬小腸比較細(xì),臘腸、血腸都是用小腸灌的。在豬血中加入鹽、姜末、辣椒粉、味精、香油等攪拌均勻,灌入小腸中,兩端用線扎緊,血漿不要灌太滿,否則煮時容易迸裂,煮到一定時候用針在腸體上刺一些針眼,一是為了放出氣體,防止煮時膨脹迸裂,二是為了掌握火候,當(dāng)沒有血水從針孔中滲出時就撈出來,趁熱切一塊放在嘴里,鮮美可口。也可以蘸著醬油、醋、蒜泥、辣椒油吃,多食而不膩。我們那流傳一句話“忙不忙,吃血腸”。面腸是在豬大腸或者小腸里面灌入事先調(diào)制好的淀粉,吃的時候斜刀切成薄片,不能用油炸,要用油煎熟。在煮飯的鍋里煎,油用不均勻,但只要在鍋內(nèi)加一薄層油,油熱后,一片一片的放入鍋中,鋪滿鍋底,等煎差不多時就翻過來煎另一面。腸不會碎,而且吃起來又酥又嫩。

      我家殺豬時,豬腸不全灌,我娘在殺豬前總會叮囑,豬大腸留著。我外公喜歡吃熘豬大腸,特別是用它作下酒菜。大腸在殺豬那天都洗凈了,只要再在清水里涮涮就行,把大腸從中間剖開,切段,然后放入開水鍋中煮透,撈出來控凈水分,尖椒切片,大蒜切成末。油燒熱后,把大腸、尖椒一塊兒下鍋稍炸,撈出來,鍋中的余油再爆香蒜末,放入醬油,把肥腸、尖椒、鹽、味精、胡椒粉和少許開水放入鍋中,燒開,水淀粉勾芡,燒熟盛出,就是一盤美味的尖椒熘大腸。

      不過現(xiàn)在很少再做這些吃了,一是年輕人不會做,二是他們都怕麻煩,再就是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想吃就到集市上去買現(xiàn)成的。

      【請人吃飯】瓦四有一風(fēng)俗,就是無論誰家殺豬都要請人吃飯。殺豬那天都要煮肉,一是給請來殺豬的人吃,二來留著自家吃。殺豬當(dāng)天有幫忙的、街坊鄰居、關(guān)系較好的,還有就是自家親戚。有的人家請的人很多,有時候要擺上好幾桌。那時候,除了過年過節(jié)很少能吃上肉,過節(jié)也是買那么一小塊,炒菜的時候切上點(diǎn),打打牙祭。也只有過年殺豬了才能真正解解饞。那時的吃法也不像現(xiàn)在多是炒菜,那會兒多是燉菜,不用盤子裝,直接上大碗或二盆子。豬肉白菜粉條一塊兒燉,最后加上凍豆腐。吃法沒現(xiàn)在講究,也沒有高壓鍋、沙鍋什么的,就用大鍋,架起柴火大火燒。把切好的肉塊放到鍋里,加適量的水,然后把蔥段、姜片、大料、花椒、鹽、醬油,一起放在鍋里,直到肉爛為止。掀開鍋蓋,濃香撲鼻,甚是誘人。也可以在肉快要燉好的時候,放上一些大白菜、粉條,也格外好吃。在米飯上澆些肉湯,拌勻,飯香加肉香,直吃得個個嘴里流油。

      【殺豬歌謠】小時候,我們那兒窮,一個村子的孩子聚在一起玩打仗唱歌謠算是最高娛樂。我們從長輩那兒學(xué)會了很多歌謠,有關(guān)于孝敬長輩為人處世的、有關(guān)于種地過日子的、有關(guān)于節(jié)日氣候的、有關(guān)于太陽月亮的、有關(guān)于小麥大豆的、有關(guān)于牛馬豬貓狗的。反正各種歌謠唱不完,耳朵聽出繭子。

      至今我還記得在我們孩子中流行的一首歌謠:“說來發(fā)(來發(fā)是常和我們一起玩的光棍漢),道來發(fā),有個親戚到俺家,搬個板凳你坐下,拿個煙袋你哈哈。俺地里回家逮雞殺,那個雞說,俺半夜打鳴喉嚨啞,你怎么不殺那個馬?那個馬說,俺套上鞍子任你遛,你怎么不殺那個牛?那個牛說,俺犁田耙地從不歇,你怎么不殺那個鱉?那個鱉說,不吃你家的糧,不住你家的房,你怎么不殺那個羊?那個羊說,俺吃齋好善不改口,你怎么不殺那個狗?那個狗說,俺看家看門不敢跑,你怎么不殺那個貓?那個貓說,俺捉老鼠鉆了一頭泥,你怎么不殺那個驢?那個驢說,俺圓圈拉磨落麥麩,你怎么不殺那個豬?那個豬說,你殺俺,俺不怪,俺是你家的一道菜,長肥了,就挨宰?!背竭@兒,我的眼有些濕了,有一種隱隱的悲傷。

      現(xiàn)在的孩子不像我們小時候,一個村子的孩子都聚在一起打鬧嬉戲?,F(xiàn)在的孩子幾乎都窩在家里看電視,就連過年也很少出去。今年我回家過年,我把這首殺豬歌謠唱出來給我的幾個侄子聽,他們聽得眼都大了,說:“大爺唱得真好聽。”聽罷還要我再唱好聽的給他們聽聽。

      【生日殺豬】以前我們家鄉(xiāng)的人一生中只過兩次生日,但在瓦四不叫生日,一次是小孩滿周歲,叫抓周,抓周是在孩子滿周歲那天。一次是老人虛歲六十六那年,叫送六十六,但不在生日那天,一般都是在正月初六或正月十六。

      今年回家過年,正趕上我唯一的侄女笑笑十歲(年二十九是九歲,過了年三十就算十歲),我爺我娘還有我弟弟弟媳年前就張羅著要給笑笑過十歲?,F(xiàn)在瓦四人也學(xué)會了給孩子過生日,但瓦四人給孩子過十歲大多都是年初二至正月十六這段時間,那場面,就連城里人也比不上。

      年初二一大早,我弟弟就把我叔叔家的一頭大黑豬逮來殺。

      大黑豬用留戀的眼光看了看四周,然后四蹄被綁抬到案板上,它不吭不叫,像一個勇士,從容得讓操刀的堂哥平均不敢下手。

      炮聲響起,我堂哥平均一刀下去,沒有刺中要害。咣當(dāng)一聲,刀落在磨刀石上,堂兄不敢再來一刀了。

      我爺說:“平均,你怕啥,你殺了幾十年的豬啦。它是咱人間一道菜!”

      堂兄再補(bǔ)上一刀,血終于汩汩流出,叔叔家的大黑豬很快就被肢解。

      中午豬頭等下鍋,拆成了待客的菜,大家都忙著啃骨頭。我叔叔的孫子和我的侄子開始不吃,但又饞,無奈中篡改了那首歌謠:“俺吃你,你別怪,你說你是人間一道菜?!?/p>

      瓦四豆腐

      【推豆腐】瓦四人把磨豆腐硬說成是推豆腐,一個地方的方言。每年過了臘八,瓦四人就開始推豆腐。豆腐是瓦四的一種古老傳統(tǒng)食品,在一些古籍中,如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葉子奇的《草目子》、羅頎的《物原》等,都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的記載。中國人首開食用豆腐之先河,在人類飲食史上,樹立了嘉惠世人的豐功。

      還是在生產(chǎn)隊(duì)的時候,每年到了臘月,全隊(duì)人都要聚在一起抓鬮,每家按抓到的號排隊(duì)推豆腐。過年推豆腐在瓦四已經(jīng)形成風(fēng)俗,忙碌一年的人們到過年了,推個豆腐可以為年增加好幾道菜。那時的冬天不像現(xiàn)在這樣暖和,各家把推好的豆腐放在外面凍一夜,能夠保存一個多月不壞。到了年關(guān)豆腐可以和各種干菜、粉條在一起做餡包饅頭,也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菜,為年飯桌增添花樣。

      【豆腐腦】把黃豆浸泡在水里,等泡脹變軟后,在石磨里磨成豆?jié){,再濾去豆渣,煮開,再經(jīng)過點(diǎn)鹵(我們那叫點(diǎn)豆腐),蓋上鍋蓋,幾分鐘過后,豆?jié){就成豆腐腦。豆?jié){變成豆腐,點(diǎn)鹵很重要,我們那點(diǎn)鹵用石膏。在點(diǎn)鹵的時候下石膏要很有經(jīng)驗(yàn),下的石膏少了豆腐不硬,在我們那不好賣,下的石膏多了做成的豆腐粗,不好吃,也難賣出去。下好了石膏,就用大大的勺子在缸里扒幾下,扒的次數(shù)也很講究,全靠經(jīng)驗(yàn)去看豆?jié){的凝固狀態(tài),然后蓋上鍋蓋,等上幾分鐘,一缸白花花的豆腐腦就成了。豆腐腦形成后,就可以壓成豆腐了。

      小的時候,我爹給生產(chǎn)隊(duì)里推豆腐。我和弟弟經(jīng)常在晚飯后到豆腐房喝豆腐腦。我們到豆腐房喝豆腐腦是偷著喝的。我爹為人好,和幾個推豆腐的關(guān)系很融洽,他們看我們?nèi)チ?,就把豆腐腦用大大勺子盛給我們喝,我們狼吞虎咽地喝完就走。直到現(xiàn)在我還喜歡喝沒有放任何配料的豆腐腦。

      【壓豆腐】豆?jié){形成豆腐腦后,就開始壓豆腐了。壓豆腐前把洗干凈的紗布放到條筐里,再把豆腐腦倒進(jìn)來,然后把豆腐腦用紗布包起來,放上鍋蓋,鍋蓋上再放上一桶水或其他重物,豆腐腦里面的水便嘩嘩地往下流。記憶中等到第二天早上豆腐就做成了。第二天打開紗布,一大塊如磚厚的豆腐躺在條筐里。最后把鍋蓋放在豆腐上面,把條筐翻個底朝上,再拿去條筐,這時就可以把豆腐分成塊。這時候的豆腐還有熱氣,拿一塊放在嘴里,香軟可口,實(shí)在味美。

      【換豆腐】記得我們隊(duì)里換豆腐的是年夫國、年四現(xiàn)、年介摟等幾個人,他們大嗓門,每天一大早,挑著豆腐,緊接著一聲“換——豆腐嘍——”,生意就開始了。以前農(nóng)村人不拿錢買豆腐,是用豆子換。要是暫時既沒錢,也沒黃豆,還可以賒賬,等有了錢或者是秋天黃豆收成了,再還上。瓦四人樸實(shí)厚道,手頭寬裕了會立馬去還上,不去還人家也不催。想要多少豆腐,只要和他們一說,他們就會拿著豆腐刀麻利地切下一塊,用桿秤一稱,保準(zhǔn)八九不離十。然后掏出小本本和筆,記上某某某豆腐幾斤幾兩,賒賬的人就可以把豆腐端回家了。那時候一小茶缸的黃豆可以換很大一塊豆腐。所以不管買還是賒,一律叫換豆腐。

      村子里的豆腐坊至今還有,說是豆腐坊,實(shí)際上就是在自家里騰出一間大屋子,買些做豆腐用的機(jī)器,再準(zhǔn)備一些做豆腐用的工具。豆腐坊里還有豆腐皮(千張),家里來了客人或者是想吃的時候,直接去豆腐坊買就行了?,F(xiàn)在的豆腐坊家伙齊全,出豆腐快,一天甚至可以做四五鍋豆腐。

      【吃豆腐】豆腐是最方便做菜的。在我的印象里,豆腐最簡單的做法莫過于小蔥拌豆腐了。大多數(shù)人家到了過年才推豆腐,平時自己家是不推豆腐的。如果想吃的時候,換上一塊,回家放到盤子里,用筷子夾碎,切點(diǎn)兒蔥花放上,再加點(diǎn)兒鹽,香油,拌勻,這就是一道美味的小菜。

      到了冬天,瓦四人最喜歡吃的是白菜、粉條燉豆腐。白菜洗凈切成片,豆腐切成塊,油入鍋內(nèi)煎熱,蔥、姜爆鍋后,將白菜入鍋炒至六成熟,再將豆腐、粉條、醬油、鹽入鍋,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再加菠菜,然后小火燉十到十五分鐘后,放入味精攪拌均勻,出鍋就可以吃了。

      【豆腐丸】每年過年娘都要炸好多丸子,丸子算是我們家過年的主打菜了,現(xiàn)在也不例外。豆腐用刀面壓成泥,放入一個盆里,精瘦肉剁成末,也放到盆里,再往盆里打五六個雞蛋,加入鹽、蔥姜蒜末、少許油,攪拌均勻,團(tuán)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鍋里倒入油燒熱,在油剛開始要翻滾時加入丸子,炸至金黃色即可。以前都是娘一邊團(tuán)丸子,一邊炸。后來就由我們來打下手,拿兩個盤子在里屋團(tuán),團(tuán)滿一盤后,端到鍋屋讓娘炸,我們接著往另外一盤里團(tuán)。開始團(tuán)的丸子總是不能讓娘滿意,我們團(tuán)的丸子太實(shí),表面光滑得真跟個乒乓球似的。娘說這樣炸出來的丸子太硬,口感不好。團(tuán)的時候手心不能太用力,只要把豆腐泥滾成一個團(tuán)就行了,表面最好粗糙一些。熟能生巧,最終我們團(tuán)的丸子都通過了驗(yàn)證。剛炸出來的丸子外焦里嫩,味道鮮美。娘每炸完一鍋,都給我們撿一碗,讓我們趁熱吃,直至我們撐得再也吃不下了。

      【豆腐泡】豆腐泡就是把豆腐切成略大一些的三角塊或四方塊,放在外面晾到四五成干,然后放到油鍋里炸至金黃色撈出。豆腐泡的另一種做法就是把切好的豆腐其中的一個側(cè)面用刀劃開一個口,填入事先拌好的肉餡,再沾上一層芡粉,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鍋里放少許油,用蔥、姜末爆鍋,放豆腐泡、鹽、味精,添上半勺高湯,小火至湯快干時滴上香油,裝入盤中就可以了。樣式美觀,吃起來軟嫩鮮香。

      【說豆腐】豆腐的種類五花八門,有南豆腐、北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板豆腐、圓豆腐、水豆腐、包子豆腐等。不同種類的豆腐做出的菜更是花樣翻新,南豆腐做的荷包豆腐、鍋塌豆腐,嫩豆腐做的瓤豆腐、麻婆豆腐,老豆腐做的家常豆腐、醬瓜老豆腐,板豆腐做的魯豆腐、豆腐羹等。再加上用豆腐制作的豆腐干、豆腐乳、凍豆腐什么的。讓人應(yīng)接不暇,真是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恐怕吃上一輩子也吃不全。

      感覺豆制品其實(shí)就像中國的蕓蕓眾生,普遍,不嬌貴,從容淡定??梢赃^富足的生活,也能守得清貧;可以登大雅之堂聽《霓裳羽衣》,也能安居陋室彈《高山流水》??梢耘c香菇、木耳為伴,也能與粉條、酸菜共處。

      俗話說“青菜豆腐保平安”,這正是人們對豆腐營養(yǎng)保健價值的贊語。豆腐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在很多中醫(yī)書籍中都有記載:豆腐,味甘性涼,具有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

      經(jīng)過千百年的演化,豆腐及其制品已經(jīng)成為中國烹飪原料的一大類群,有著數(shù)不清的地方名特產(chǎn)品,可以烹制出不下萬種的菜肴、小吃等食品。這是同豆腐及其制品具有廣泛的可烹性分不開的。比如:它可以單獨(dú)成菜,也可以作主料、輔料,或充作調(diào)料;它可以作多種烹調(diào)工藝加工,切成塊、片或丁或燉或炸;它可做成多種菜式,多種造型,可為冷盤、熱菜、湯羹、火鍋,可成卷、夾、丸、包等等,還可調(diào)制成各種味型,既有干香的本味,更具獨(dú)一無二的吸味特性,所以民間又有“豆腐得味,遠(yuǎn)勝燕窩”的說法。

      瓦四眷戀

      【年關(guān)】年關(guān)的腳步越來越近,思鄉(xiāng)之心也愈來愈切。瓦四的一草一木,在我記憶的熒屏上,仍是那樣清晰。這些年來,兒時的伙伴,兒時的鄉(xiāng)鄰,他們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腦海里從未淡忘過,每至年關(guān),我都翹首北望,盼著躺在它的懷抱里。

      【流浪】流浪在異鄉(xiāng)工作的我,雖有朋友的關(guān)懷,有社會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但在內(nèi)心里卻始終體會不到在家的感覺,總覺得少了一份親情,少了爸爸的訓(xùn)斥,少了娘的嘮叨,少了娘的一碗熱乎乎的面條,少了弟妹間的吵鬧,所以,始終覺得還是在流浪,在漂泊。

      【回鄉(xiāng)】由于工作的原因,回鄉(xiāng)的機(jī)會越來越少,感覺回故鄉(xiāng)的路也越來越遙遠(yuǎn),總覺得隔著萬水千山,但在心里還是認(rèn)定,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長,路有多遠(yuǎn),只要踏入安徽的地界,我的心,就十分激動,感到家的存在;只要邁進(jìn)瓦四的黑土地,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怦怦”作響,因?yàn)槲揖驮谕咚牡膽驯А还苈猛居卸囝嶔ぃ膊还苈吠居卸嗥?,只要看到瓦四的樹木,瓦四的麥田,聞到飄蕩在瓦四上空的炊煙味,就會精神為之一振,就會想起兒時那一張張熟悉的臉孔,想到和兒時伙伴打架的情景。

      【兒歌】瓦四有我兒時的快樂,也有我兒時的歌。兒時的歌總是終生難忘,它在我的心中是美好的,在記憶里是快樂的。我對瓦四來說,雖然已經(jīng)是匆匆過客,可濃郁的鄉(xiāng)情、和睦的鄰里、學(xué)習(xí)的母校、惦念的鄉(xiāng)親,在我的心中,都是永恒的記憶,還有那月夜下伙伴的玩耍……都是和從前一樣熟悉,一樣親切,一樣自在,閉目一想,這些都還是那樣迷人,那樣令人不忍離去,不論我走到哪里,瓦四的人,瓦四的地,瓦四的水,瓦四的麥田,還有瓦四的兒歌,都永遠(yuǎn)陪伴在我的心里,這些令我在夢里看不夠,贊個不停,聽不完,有時,還會在夢中情不自禁地哼起:“那個豬說,你殺我,我不怪,我是人間一道菜……”

      【眷戀】時光在流逝,年齡在增長,使得我這個游子對瓦四越來越眷戀。每每年關(guān)將至,思鄉(xiāng)的情懷便與日俱增。想起家鄉(xiāng)那泥濘的小路,那一片一片綠油油的麥田,那隨處可見的野菜,那唾手可得的蓮子……隱隱中,我仿佛看到屋檐下掛著的冰錐,仿佛聽到母校那朗朗的書聲,我仿佛觸到小伙伴上學(xué)路上的油紙傘,仿佛聞到鄰家的肉香,仿佛又和鄰居的小妹妹玩過家家……瓦四的一切都是如此讓我眷戀,也值得我眷戀,值得我一生眷戀!

      【召喚】今又至年關(guān),我的故鄉(xiāng)正在召喚,召喚一個游子,這個游子透過一抹斜陽,仿佛看到,騎在黃牛背上的童伴正在唱著;我仿佛聽到,邊關(guān)將士那悠揚(yáng)的思鄉(xiāng)簫聲;似乎聽到,崔灝在黃鶴樓下吟誦“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的詩篇;真切感受到,在南山腳下的陶淵明“歸去來兮”的呼喚。

      〔特約責(zé)任編輯 王雪茜〕

      猜你喜歡
      豆腐腦豆腐
      豆腐腦的滋味
      豆腐從哪里來
      豆腐
      有一種甜
      科教新報(2022年5期)2022-02-28 09:06:45
      學(xué)做豆腐
      不要讓別人吃虧
      不要讓別人吃虧
      一碗豆腐腦
      二十五,打豆腐
      拌豆腐三春不忘
      特別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0
      府谷县| 渭南市| 唐山市| 江都市| 望江县| 通州区| 临泉县| 阜阳市| 定远县| 临桂县| 兴和县| 兴隆县| 海宁市| 涿鹿县| 加查县| 铜山县| 宣汉县| 吴忠市| 宁国市| 富宁县| 泗洪县| 大名县| 丽江市| 丽水市| 高邑县| 宁津县| 嘉禾县| 遂川县| 宁河县| 平武县| 基隆市| 龙江县| 高陵县| 鄂伦春自治旗| 新源县| 尖扎县| 嘉定区| 额济纳旗| 师宗县| 闸北区|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