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旺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主要 “著眼于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著力于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提高,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這一宗旨,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則圍繞教材“識·寫·讀·作·說·習”的總目標。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入,為語文教學開創(chuàng)了一片新天地,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說道:“著眼于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著力于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提高,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倍K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則圍繞教材“識·寫·讀·作·說·習”的總目標。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課堂上多媒體的加入凸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時代背景下如何巧借新事物——多媒體,把學生語文基本功扎扎實實練好呢?下面講講筆者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巧借多媒體,開創(chuàng)一片新天地。
一、多媒體教學規(guī)范了拼音教學練習到學說普通話
在相聲中最講究的是“說學逗唱”,這是相聲四門功課,語文教學中“說”也不例外。
南方地區(qū)的廬江方言很重(特別是安徽的廬江),鼻音和邊音不分,“n”和“l(fā)”,發(fā)音是一樣的,比如,少年——少林,南——蘭,是一樣的發(fā)音。剛剛入學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如果不改掉方言的毛病,長大了就“鄉(xiāng)音難改”。
多媒體的出現,課堂中電子白板的介入,讓困擾多年的難題迎刃而解。在漢語拼音語音教學中,我上到聲母“n”和“l(fā)”時,讓學生記住各自的形狀,點擊電子白板頁面,學生跟著標準的課件的錄音讀,師生共同成長。師生們輕松擺脫了方言重的困擾,普通話水平就提高了。
學以致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多多創(chuàng)設師生談話,課下創(chuàng)設情節(jié),師生用普通話交流,營造說普通話的氛圍。口語交際中,多讓學生說,練習口才。學校經常會開展“講故事”比賽活動。因此,能說好普通話是何等重要呀。
二、多媒體教學更容易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朗讀中塑造人物的性格
語文教師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個別教師普通話又不好,不好意思開口帶領學生讀課文,語感培養(yǎng)成為空頭支票。課堂中出現令人擔心的現象,總結一下學生讀書中出現的兩種情況:一是一字一字讀,如同小和尚敲木魚讀;二是唱讀,簡直是老牛拉破車,讀著讓人入睡。大家留心現代的語文課堂,現代技術運用在語文教學中,孩子們個個都能成為“朗讀者”。
在多媒體教學中,朗誦電子課本時,教師只要用心,就會發(fā)現讀是一門藝術。出示課文中的一句話,先讓學生讀,接著點讀。比較中,孩子會發(fā)現不同。教師點撥朗讀的基本技巧與標記:(1)停頓;(2)重音 ;(3)語速; (4)語調。而這些理論部分,讓學生通過自己聽,感悟語感。孩子們聰明得很,從小正確引導的話,他們的朗讀水平提升得快。
三、多媒體教學從看動畫片中,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的好習慣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闭Z文學習中“讀”很重要,如何讓一年級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呢?看課外書,對于村鎮(zhèn)孩子,剛入學識字不多,難度有點大,但是看動畫片識字孩子們就覺得非常容易了,孩子們也喜歡。想到這,我就立馬行動起來,組織孩子們觀看經典動畫電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當孩子們看到小矮人搞怪的表情時,笑聲一片。孩子們看到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鏡頭前,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個角色。此時,我悟出,學生的成長也要有老師的陪同,看到他們的笑臉,知道有目的地指引孩子們方向的必要性。
看完動畫電影之后,我捧起《格林童話》,再選精彩的部分講一些,讓孩子們從中感受到書中的描寫與電影的畫面的不同,書中描寫更加生動,讓學生領悟到讀書比看動畫片更有趣。此時的孩子們剛剛學完漢語拼音部分,趁熱打鐵,讓他們從學校圖書館借閱一些童話書,邊學拼音邊讀童話書。
四、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孩子們從影片中了解課本人物
《要好好學字》(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講述毛澤東教育兩個小八路要好好學字的故事。孩子們對歷史人物生活的背景不了解,更不懂毛主席為何要這樣做。
《少年毛澤東》電視劇開播后,我將該劇片斷引入到多媒體教學中,片中有描述讀書改變了毛澤東的人生觀的片斷。當學生看到少年毛澤東一步三磕頭從廟里求來的香灰被毛澤東的表哥扔掉的鏡頭時,孩子們從影片中了解到當時人們的愚昧是普遍現象。從孩子們看到毛澤東母親的病好了,是吃了表哥從省城帶回的藥給治好時,忽地懂得知識改變命運,從這時起,少年毛澤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放棄做學徒,而選擇讀書之路。自此,毛澤東救國使命開始了。
孩子們看完《少年毛澤東》這一集電視劇,了解到中國的歷史,同時感受到毛主席為何讓兩個小八路好好讀書的原因所在。
多媒體巧用在語文課堂中,孩子們與文本更親近了,語文課堂變得精彩紛呈了。在課余時間,我引導孩子們讀歷史故事、成語故事、抗戰(zhàn)故事等等,讓學生體會到“讀書是養(yǎng)心的智慧”,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好習慣。
五、多媒體教學中,關鍵點的停頓及引領更能激發(fā)孩子們的熱情
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教師有了多媒體之后不是一名簡單的播放者,關鍵性的停頓及引領更能激起孩子們的熱情,讓孩子們各抒己見,充分體驗,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
在檢測《莊稼的保護神》這篇文章學生對于查字的掌握程度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們先讀課文,讀著讀著,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突然大家讀書聲停了,繼而跳過不認識的字;而后,一名孩子讀出一個大家不認識的字。我把這幾個字板書,讓孩子讀,問問查字典有幾種方法?!跋骂M”一個學生讀成“下額”。我讓孩子查“è”,結果沒有查到。孩子們吃驚的表情證明,好學生也讀錯了。接著,孩子們用部首查字的方法,查到讀“hé”。 兩種方法同學們都用到了,點擊課件,顯示解釋。查字典兩種方法都運用了,教學目標已經達到了。
記得上《雨后》時,我對孩子們說:“哥哥是妹妹最親的人?!痹捯魟偮?,一位同學舉手發(fā)言:“我在一本書中看到:子女不是陪伴你一生的人,他們長大會離開你;父母也不是陪伴你一生的人,他們會去世;而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是你的愛人。哥哥不是妹妹最親的人?!碑斘以谡n堂上聽到這驚人的話語來自小學二年級孩子時,我震驚了,陶醉了。
六、多媒體教學中,孩子們用情趣推開了國粹之門
中國的國粹毛筆書法,如今用毛筆書寫漢字已經被束之高閣,令人痛心。那如何讓小學生寫毛筆字,讓他們愛上我們的國粹并繼承它呢?
傳統(tǒng)教學是對著字帖,毛筆字功底好的教師教學相對容易點,而功底差的就很難了。多媒體教學的引入,輕松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利用多媒體,用情趣教學毛筆書法,讓孩子們領略書法的魅力所在,感受祖國書法是國粹。
我教學書法時,打開視頻。書法大家從筆畫教,點橫豎撇捺,一張一弛,一筆一畫,一字一講,間架結構……孩子們聽得認真,學得輕松。加上我的教學指導,選擇水寫毛筆字帖給孩子描摹,孩子們書寫毛筆字的派頭十足。書寫時,播放輕音樂《春江花月夜》,我直播給家長看,學生寫得越發(fā)認真。家長在微信群中一個勁兒地點贊。
國粹需要繼承,教師擔心的諸多種種,隨著網絡的發(fā)達變得輕松而愉快。借助網絡平臺,教孩子們毛筆書法成為趨勢。
七、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孩子們放飛心情收獲快樂
寫作教學是令很多老師頭疼的事情。記得我在上小學時,我寫作文的方法是,老師一字一句聽寫作文;初中的老師,發(fā)下作文本,布置作文題目,說聲下周交,就萬事大吉了。
而今信息化帶給教育的正面影響是不言自明的。首先是學生可以獲取大量信息,其次能夠克服教學中的制約因素。
多媒體的介入使小學語文作文模式發(fā)生了變化,通過仿寫作文和觀察習作,寫作變得輕松。我通過信息化改變作文難教、作文難寫的尷尬局面。
蘇教版小學語文寫有關“春天的發(fā)現”的習作,我從網上下載一些代表春天的圖片和視頻。首先讓孩子們獲取春天的信息,接著讓他們描述春天的發(fā)現。一下子,孩子們的心情放飛了,瞧:金燦燦的油菜花,蜜蜂在花叢中采蜜,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孩子們眼里的春天被描繪出來。在老師的點撥下,一篇篇習作應運而生?!安灰粫海L兒一吹,咦?怎么下起了雨?哈哈,原來是桃花被風吹落。”“我又把目光投向麥田,麥苗們都在炫耀自己的綠色西裝。遠望,綠油油的麥田猶如綠色的海?!薄欢味尉实恼Z句都出現在孩子們的作文本中。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焙⒆觽兾乃既缛?,手不停揮,不到一節(jié)課就洋洋灑灑寫好三百多字的作文,對于剛學寫作的孩子來說不易,而這些成功來自現代教育手段的巧妙運用。
八、通過多媒體這一信息化教學方式, 讓教師也收獲幸福
教師這個工作很奇怪,你越投入就越享受,越敷衍就越難受。或許就如紀伯倫所說的,工作是看得見的愛,通過工作來愛生命,你就領悟了生命的最深刻秘密。課堂上書聲瑯瑯,抑揚頓挫;學生提筆能寫下篇篇好習作;音樂聲中,認真書寫毛筆字;課堂發(fā)言,孩子們妙語連珠……
信息化教學令教和學都輕松愉悅,不會的、不敢的都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付諸實踐。教學方式的改變,讓我更加熱愛教師這個職業(yè),讓孩子們從內心愛上語文,多媒體的巧妙運用讓語文課堂更具活力。
【參考文獻】
[1]胡楠.多媒體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