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今天,還是在遙遠的古代,特種部隊作為一支特殊的力量,在國家武裝力量中始終都是一把不可替代的利劍。其功效小可以決定一場戰(zhàn)爭的勝負,大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興亡。北京香山公園東南邊有一處已有200多年歷史的清代軍事建筑群,這里便是清代京西特種部隊飛虎健銳營——團城演武廳的所在地。它背倚群峰,是西山秀美風景中硬朗的一筆。如今的團城演武廳滄桑閱盡卻雄渾依然,走進這里,仿佛仍能聽到從歷史深處傳來雄壯的喊殺聲……
從植物園臥佛寺路口南行2公里,路東能看到一片古建筑群,這里是香山紅旗村1號,也是團城演武廳的所在地。工作人員介紹說,團城演武廳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原為清帝檢閱西山健銳營的演武場,是北京僅存的一處集城池、殿宇、碉樓、校場為一體的清代武備建筑群。民國年問,團城演武廳成為農(nóng)場。1979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移交市文物局管理,此后十多年來,市政府撥??睿啻螌ζ溥M行修繕。直至2004年,團城成為市文物局下屬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香山腳下的古老遺跡,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2006年,它以“健銳營演武廳”的名稱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一家古建筑博物館,館內(nèi)還設(shè)有《演武廳歷史沿革》、《健銳營創(chuàng)立始末》等常設(shè)展,通過展出的圖表繪畫和武器裝備,詳細介紹了團城演武廳的始末原由和健銳營的創(chuàng)建歷史。
團城演武廳古建筑群從北向南依次為團城、演武廳、東西朝房,大校場、西城樓門、放馬黃城(已毀)等。工作人員介紹說,香山團城作為演武場的一部分,為獨立的甕城,外有護城河圍繞。團城南北各辟城門一座,南城門上矗立著巍峨雄威的閱武樓,北城樓上有一座巨大的臥碑,分別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記述了健銳營的功績。
香山團城是世界上最小的城池,比北海團城小了近一半。它依山而建,綿延的西山是它天然的屏障,東南北三面是開闊的平地。團城的功用主要有兩個:一是作為皇帝閱武之用,乾隆皇帝曾二十多次親臨演武廳檢閱,獎勵有功的將士。二是保護皇帝安全,皇帝閱武時,如遇到安全威脅則將團城兩個城門關(guān)閉,高大的團城可抵御外敵。
演武廳在團城南城樓的南邊,位于整組建筑的中軸線上,面闊五間,是當年皇帝閱兵、召見大臣的殿堂。兩側(cè)有廊,廳南為演兵場。演武廳兩側(cè)是東西朝房,是大臣們參加閱兵等待皇帝召見前的休息之處。工作人員說,東朝房在上世紀初被八國聯(lián)軍焚毀,2000年原址復(fù)建;西朝房20世紀50年代時被拆毀,1996年原址復(fù)建。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shù),其實建筑也是凝固的歷史。香山團城與靜宜園毗鄰,背依西山晴雪,遠眺玉泉趵突,是風格獨特的軍事建筑遺存,這座建筑體現(xiàn)了乾隆皇帝“以武治國”的政治思想,同時寄托了他對健銳營這支特種部隊的殷切希望。
《清高宗實錄》里記載了乾隆皇帝這樣一句話:“朕御極之初,嘗意至十三年時,國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計料所及者?!币饧矗何覄偖斏匣实勰菚壕陀蓄A(yù)感,到執(zhí)政十三年時會發(fā)生意料不到的災(zāi)難。說來也巧,乾隆的父親雍正從即位到逝世剛好十三年,從而“十三”成了乾隆心中的一道坎。
果然,到了乾隆十三年(1748年),發(fā)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孝賢皇后富察氏去世。富察氏是乾隆第一位皇后,也是他最鐘愛的女人。另一件是金川戰(zhàn)爭頗為不順。乾隆初年,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屢侵鄰封、妄圖稱霸一方。金川動亂,朝廷派兵彈壓。莎羅奔與朝廷干戈相見,并在戰(zhàn)略要地砌筑了許多高大堅固的石碉樓。為平定戰(zhàn)亂,乾隆十三年,皇帝派軍機大臣納親會同武將張廣泗前往圍剿。令乾隆沒料到的是,金川不過八千多士兵,清軍四萬大軍用兵數(shù)月寸土未得,還死份隆重。
內(nèi)外交困的形勢引起乾隆反思,此后,乾隆的統(tǒng)治從親政十三年前的寬仁變?yōu)閲谰T诟徊焓现螁势陂g,以大不敬之罪,從大學士、尚書、巡撫到基層的臣僚,幾十人被殺頭、罷官或流放,更是下令處死了督戰(zhàn)不利的納親、張廣泗等武將。
為了走出“十三”的陰影,乾隆決定發(fā)揮前八旗兵云梯攻城的特長,組建“云梯隊”,又名“飛虎營”。乾隆十三年夏,乾隆下令在與金川地形相仿的香山南麓修建多座與金川敵樓相似的碉堡,從京城八旗兵中挑選精壯武士300名,用特殊的壁鱗戰(zhàn)術(shù)訓練他們演習攻碉。經(jīng)過三個月的操練,乾隆認為時機成熟,決定再度征剿金川。乾隆十三年11月,乾隆派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恒為川陜總督,率兵征戰(zhàn)。12月,傅恒帶領(lǐng)先頭部隊抵到達前線,他親自指揮云梯隊破碉攻城。將士們用一種特制的梯子,梯腳有轱轆,就像戰(zhàn)車一樣,梯子前有支撐桿可以舉起。一批力氣大的士兵推著梯子奔跑,邊跑邊往上舉起梯子;另一批身輕如燕的飛虎手,邊跑邊躍上梯子往上爬,等梯子前端接近城墻頂沿時,飛虎手也到了城墻上,因而很快攻下險碉數(shù)座。之后,傅恒督軍奮進,快速有效地結(jié)束了第一次金川戰(zhàn)爭,戰(zhàn)役取得全勝。
東朝房《健銳營創(chuàng)立始末》展廳,介紹了健銳營成立的故事。乾隆十四年(1749年)初春,傅恒得勝回朝,受到皇帝的褒獎。云梯隊也被認為是戰(zhàn)爭獲勝的關(guān)鍵而受到皇帝的特別嘉獎,并下旨在香山南側(cè)建實勝寺、立實勝碑亭,以頌揚金川戰(zhàn)役的勝利。歡慶勝利之余,乾隆下旨:命其長期駐扎京西,加強營房建設(shè),賜名“香山飛虎健銳云梯營”,簡稱“鍵銳營”,從此清朝禁衛(wèi)軍中一支特種部隊誕生。
這一年,香山腳下開始了新一輪土木工程,先后修建了八旗營房和團城演武廳。歸來的云梯勇士和挑選的士兵接來家眷,搬進營房,健銳營正式組建起來。展廳的墻上掛有一張營房狀況表,可以看出健銳營的房屋有9338間,最盛時達3000多戶人家和4000多名官兵。
工作人員指著一處沙盤說:健銳營幾乎遍布整個香山地區(qū)。它以靜宜園為中心,健銳營的八旗如同鳳凰的雙翼,左右各四旗順山勢起伏按兩翼展開。沙盤上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遍布于各營區(qū)的碉樓,它源于金川地區(qū)的嘉絨藏碉,用以演練云梯作戰(zhàn)。左翼為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建有四層碉樓十四座,三層碉樓十八座;右翼是正黃、正紅、鑲藍、鑲紅四旗,建有五層碉樓二座,四層碉樓十座,三層碉樓二十四座。平時,將士們在各自的營區(qū)訓練,定期到團城演武廳進行合練?,F(xiàn)在,香山山腳下的健銳營老駐地仍然矗立著若干座高大的石質(zhì)碉堡。
在展廳內(nèi),還展示有刀槍火炮云梯,八旗軍隊鎧甲等。工作人員指著一幅圖說,這是清代徐揚所作《健銳營演武圖》復(fù)制品,該圖描繪了演武場上八旗列陣,健銳營在將領(lǐng)指揮下進行演練并接受皇帝檢閱的場景。檢閱的內(nèi)容主要是習云梯,馬步射、鳥槍、馳馬、躍馬、舞鞭、舞刀、水戰(zhàn)、駕船、駛風之技。
前不久播出的影片《戰(zhàn)狼》中特種兵展示了狙擊、跳傘、野戰(zhàn)、脫險逃生技能和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在冷兵器時代,特種兵也重在一個“特”字。據(jù)《清會典》記載,健銳營每月逢四九日操演云梯;逢三七日演習相撲、過馬以及舞鞭舞刀射箭項目;逢一六日,演習馬步射及放槍項目。乾隆十五年開始,乾隆命健銳營在昆明湖教水戰(zhàn),還從天津、福建水師營調(diào)取教習對健銳營訓練??梢姽糯胤N兵也是身兼多項技能。
作為清代一支精銳部隊,憑借練就的特技立下赫赫戰(zhàn)功。乾隆對這支部隊也是贊頌有佳,如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所作:“健銳練精旅,香山聚隊居。知方素嘉爾,閱武便臨予?!迤澇蓚I(yè),者定可忘諸!”健銳營被公認為是清代皇帝最為看重的一支部隊。
乾隆皇帝引以為豪的十全武功中,健銳營參加了其中的六次。從四川到西藏,從云南到新疆,從喜馬拉雅山到臺灣都曾留下這支部隊的身影,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做出過巨大貢獻。在平定準噶爾部的戰(zhàn)斗中,數(shù)百名戰(zhàn)士在敵軍圍困下,浴血苦戰(zhàn),以寡敵眾,擊退了五千余名敵軍的圍攻最終取得勝利。
讓人意外的是,它打的最后一戰(zhàn)在北京地安門。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8月14日,健銳營得到朝廷命令,緊急赴城內(nèi)增援。這支150年前乾隆組建的特種部隊在行進到地安門時與八國聯(lián)軍中的日軍相遇,雙方展開激戰(zhàn),三千健銳營戰(zhàn)士與八千日軍殊死拼殺,士兵們前赴后繼,全部為國捐軀。據(jù)說,慈禧之所以能夠從德勝門跑出北京,全靠健銳營的血戰(zhàn)才贏得出逃時間。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曾經(jīng)輝煌的健銳營,以悲壯慘烈的結(jié)局,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曾經(jīng)的金戈鐵馬,曾經(jīng)的叱咤風云,都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
團城演武廳博物館
地點:北京市海淀區(qū)香山南路紅旗村1號
時間:9:00至16:00周一閉館
票價: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