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小軍
摘要:數(shù)學是一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它的應用性也是非常強。而數(shù)學語言的使用與同學們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接受程度相關,影響著同學們在學習數(shù)學時的興趣。在數(shù)學語言的使用上,教師要注意通過簡單而又不缺乏趣味的語言,讓同學們愿意學習,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語言是表達思想的主要工具,教師要充分運用好語言這個工具,盡可能的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同學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本文從數(shù)學語言的運用著手,具體分析了數(shù)學語言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作用,希望可以引起廣大數(shù)學教師對于數(shù)學語言運用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數(shù)學語言;課堂;作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特點就是年紀小,對語言的接受和表達能力都還比較薄弱。也就是說,他們在進行自我表達時,很難表達的清晰明了,在聽教師的講解時,也是一知半解,嚴重影響學習效果。對他們來說,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言可能更容易接受??墒?,隨著學習的深入,生活語言畢竟需要被替代,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潛力。
一、營造學習環(huán)境,提高同學學習積極性,完善語言表達能力
不管在哪一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都遵循一個定律,就是: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沒有興趣的學習對同學們來說是枯燥無味的,他們不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痛苦,而且學習的效果一般來說還都很難達到理想的程度。同學們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才會愿意學習,愿意參與到課堂中去,學習過程中思維才會打開。
例如,在學習正方體面積計算的時候。我設定了這樣一個情景:同學們,你們家里有沒有養(yǎng)活小寵物呀?好多同學都說,我家有小貓,我家有小狗。然后,我繼續(xù)說:好,那現(xiàn)在,冬天要到了,小動物們都很冷,我們可以給他們做一個溫暖的小屋?,F(xiàn)在我來給同學們提幾點要求和問題:我們的小屋要用正方形拼成,有屋頂有地板有門,那么,誰可以告訴我如果用邊長為一米的正方形木料,我們一共需要多少木料呢?同學們這時候就完全不覺得自己是在枯燥的數(shù)學課堂上,注意力都在如何為自己的寵物蓋一個新家上。他們在課堂上討論的非常激烈,還自己動手畫圖,拿一些課本幾個同學模擬,討論得熱火朝天。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交流,每個同學都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這時候你就不難發(fā)現(xiàn),同樣的一個問題,但是每個同學的思路都不一樣。有些同學思路一樣,表達方式上卻有很大差別。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讓同學們在模仿過程中學會如何使用語言
模仿是每一個孩子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模仿的過程也就是他們學習的過程。當模仿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他們就可以將其以自己的思維邏輯形式表達出來。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就是學生們模仿的主要對象,所以教師們需要先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表達。
例如,在教授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和解讀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先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個一段時間內的氣溫統(tǒng)計表。然后,我一邊解說一邊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我是這樣做的:同學們請看,這是一個統(tǒng)計表,我們在統(tǒng)計表中可以看到各個氣溫的數(shù)值,但是,如果我們想知道氣溫的變化趨勢我們該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借助另一種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具體的做法就是:首先,我們畫出一個坐標軸,橫軸為時間,縱軸為溫度。然后,我們觀察氣溫的數(shù)值,最高 30℃,最低 4℃,這時候我們就可以 5為單位,把縱軸分為 6段也就是表示到 30攝氏度,橫軸根據(jù)題目要求,表示不同的月份。然后,根據(jù)月份和溫度的對應關系,在圖中一一描點,然后用直線連接。這一段描述以后,同學們既看到了整個的繪制過程,也知道了該怎么描述這個過程。
三、實操結合語言,讓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活動中提高
實際操作是手和腦共同運動的一個過程,在實際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是最有效最便捷的一種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就特別重視給同學們機會,讓他們動手操作。在他們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我也會要求他們對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用語言來進行表述。對他們的語言我也會進行指導,在多次訓練以后,他們就知道什么才是表述過程中應該使用的規(guī)范性語言。
例如,我在教授平行四邊形這一知識點時,我要求同學們每人拿出一張紙,把紙剪成平行四邊形的樣子。然后,我問同學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怎么計算呢?哪位同學能在手里的紙片中找到靈感,分享給我們呢?有的同學就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相同之處,就說: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長乘寬,但是平行四邊形有長沒寬,我們可以先把它想象成沒有剪成平行四邊形的長方形,然后減去剪掉的面積。剩下的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的同學說:我覺得可以從已經剪好的平行四邊形入手,把它的一個角剪下來,拼到另一端,又成了一個長方形,就可以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計算。不難發(fā)現(xiàn),在同學們實際動手的過程中,他們已經領會到了學習的內容,而且印象非常深刻,且解答方法不只一種。他們學習的思路打開以后,學習的效率也高了許多。
總之,小學數(shù)學語言運用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必備技能,因為語言的使用對于學生們的學習非常重要。學習中有了興趣,才會愿意學,學習起來才會有動力。所以,只有從小學階段就注重教師自身語言的運用和同學們語言運用的培養(yǎng),才會讓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加輕松,學習效率更高。因此,這也要求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給同學們自己說的機會,讓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只有說出來,教師才有機會對學生們語言的使用進行指導。
參考文獻:
[1]周常軍 .新課程下提高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J].中學教學參考, 2013.
[2]劉明海 .數(shù)學語言及其教學研究 [J].數(shù)學教育學報,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