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谷傳玲
冬天氣溫低,人們吃水果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尤其是老年人,他們的牙口不好,生硬的水果一點兒也不敢吃。眾所周知,多吃水果對人體有益,怎樣才能讓老人多吃水果呢?其實,水果完全可以熟吃,而且有些水果熟吃還更營養(yǎng)呢!
新鮮水果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zhì)、維生素和各種生物活性成分,其中膳食纖維和礦物質(zhì)不會因加熱而損失,某些維生素和生物活性成分確實是加熱易損失。
不過,怕加熱損失這些營養(yǎng)而拒絕熟吃水果,沒有必要。
1.很多水果的維生素含量不算高 我們常說水果富含維生素C,就以維生素C舉例。蘋果、梨、李子、桃、楊桃、枇杷、西瓜等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都在10毫克/100克以下,蘿卜纓、甜椒、芥菜、豌豆苗、苦瓜、西蘭花、大白菜、綠莧菜、蘆筍、菜心、蓮藕、甘藍(lán)等蔬菜維生素C含量卻都在40毫克/100克以上。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我們都可以炒、蒸、燉地做熟了吃,這些維生素C含量低的水果自然也能熟吃。
2.有些水果熟吃還能更好地吸收營養(yǎng) 芒果、木瓜富含β-胡蘿卜素(可以轉(zhuǎn)化為眼睛需要的維生素A),但是β-胡蘿卜素位于細(xì)胞內(nèi),僅僅靠咀嚼很難釋放出來,加熱卻能破壞細(xì)胞組織,讓β-胡蘿卜素有效釋放出來,這樣的水果熟吃能更好補充β-胡蘿卜素。另外,熟吃水果可以鈍化某些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其對胃腸的刺激,很適合生吃水果卻胃腸不舒服的朋友。
放蔫的水果直接生吃,口感發(fā)柴,加水煮熟的話可以讓果肉重新吸水,能改善口感,放蔫的水果適合做熟了吃。
蘋果、梨、桃、李子等耐煮的水果很適合熟吃,不管蒸還是煮,都不會像漿果藍(lán)莓、草莓一樣變成糊或泥,影響食欲。
煮后的水果口感太酸可以加點糖或蜂蜜,但是過量精制糖會增加齲齒風(fēng)險也增加能量堆積,所以能少放就少放,最好不放。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水果的量控制在200~350克,即使熟吃也盡量控制在這個范圍,要減肥、血糖高的朋友更要控制好量,因為水果做熟后纖維軟化,容易吃多,升血糖速度也更快。
蒸、煮比烤、炸溫度低,維生素?fù)p失較少,而且能量也低,所以最好蒸煮。另外,保證熟透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加熱時間,也能減少維生素?fù)p失。
質(zhì)地較軟的漿果,比如藍(lán)莓、草莓加熱易軟爛,真要做熟了吃就做成水果醬了。它們維生素C尤為豐富,比如草莓的維生素C含量為47毫克/100克,熟吃就可惜了,所以最好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