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漢時梁鴻不用他人熱灶燒火煮飯。比喻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賴別人。
【出處】
《東觀漢記·梁鴻傳》
【小故事】
東漢時,有個愛讀書的人,名叫梁鴻。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親去世,家里日漸貧窮起來。
梁鴻雖然家境貧寒,但讀書十分刻苦,才識頗高,小有名氣。后來,他被推舉進全國的最高學府——太學深造。由于缺錢,他抽出一些時間幫人家放豬。為此,太學里一些有錢人家的子弟都瞧不起他。
梁鴻人窮志不窮,逐漸養(yǎng)成了孤傲的脾氣,不把有錢人家的子弟放在眼里。就連一日三餐,也和他們分開,自己燒飯。
一天,一個同窗生火做飯后,見梁鴻還沒有生火,便友好地請梁鴻用他的熱炊具煮飯,但梁鴻不領他的情,高傲地說:“我梁鴻從來不用別人熱的炊具煮飯。”
說罷,便在自己的冷灶上生起火來煮飯。
三年后,梁鴻從太學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娶了個名叫孟光的丑姑娘,在霸陵山隱居起來。有一次,他寫了一首《五噫歌》,諷刺了當時的統(tǒng)治者,結果遭到追捕。后來,梁鴻帶著孟光逃到江南地區(qū),以當傭工為生,窮困不堪,最后悲慘死去。
【智慧點撥】
做人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是一件好事,而真正獨立的人格,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選擇,不受外界影響,并非偏執(zhí)和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