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黃泛區(qū)季凍粉土地基強夯處理的試驗研究

      2018-12-25 11:46:12
      交通科技 2018年6期
      關鍵詞:凍土層夯法試驗段

      張 磊 羅 鑫

      (1.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 310051; 2.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成都 610015)

      魯西北黃泛沖積平原主要由黃河泥沙沖積形成,其土層主要由粉土、粉質黏土、粉砂組成,結構較為松散,固結程度低,局部地區(qū)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地質偏軟,不利于工程建設。同時,為了避免雨季延誤路基填土施工,干燥少雨的冬春兩季成為了地基處理的最好時機,在這個過程中,黃泛區(qū)凍土層對地基處理效果的影響不容忽視。

      黃泛區(qū)路基需要科學合理的地基處理技術以保證路基填筑時的穩(wěn)定性。傳統(tǒng)的路基處理方式如換填、攪拌樁等如應用在一般路段的地基處理中會大幅度增加工程造價,且無法控制施工的工期。

      強夯法由于具有效率高和經濟性好的優(yōu)點,被廣泛用于地基處理[1]。不少工程在處理濕陷性黃土時采用了強夯法,有效地降低了工后沉降[2-3];強夯法也大量應用于處理填石路基[4],并能有效地提高填筑層的密實度。此外,強夯法還被用于軟土地基的處理[5]、爐渣填料的改良[6]、拋石基床的加固等[7]。然而很少有研究者針對凍土區(qū)強夯技術進行研究,強夯法也尚未形成完善的技術指標并且頒布行業(yè)規(guī)范,因此,本研究依托德商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探究季節(jié)性凍土層對強夯的夯實效果及其施工參數(shù)的影響,為季凍區(qū)強夯法施工提出科學的指導。

      1 強夯技術原理

      強夯法是將夯錘用起重機吊起,從高處落下,將夯錘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利用強大的動力沖擊,提高地基密實度和強度的方法。它將一定質量的重錘以一定的落距給地基以沖擊和振動,通過對地基施加強大的沖擊力,從而達到提高地基土的強度,降低壓縮變形,改善振動液化,消除黃土濕陷性作用的地基加固方法[8]。同時,強夯法還著重于對深層土體進行加固,通過破壞土體結構,增加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逸出,土體發(fā)生固結,從而提高土體強度和穩(wěn)定性[9]。

      2 現(xiàn)場試驗方案

      2.1 試驗段工程地質條件

      強夯試驗段的地質條件及土層概況見表1。

      表1 土層條件

      強夯試驗段淺層地基以粉土為主,較深層地基夾雜粉砂顆粒,其滲透性較好,有利于孔隙水壓力的消散,能在施工期較好地完成地基土體固結。

      2.2 試驗段施工方案

      現(xiàn)場試驗段于2013年12月底進行第一遍強夯,氣溫在-10 ℃~-2 ℃,地表存在15~20 cm厚的凍土層。2014年3月中旬進行第二遍強夯,氣溫在0 ℃~10 ℃,凍土層已消融。

      試驗過程中,通過埋設的孔隙水壓力計和地下水位管實時監(jiān)控試驗段的孔隙水壓力和地下水位??紫端畨毫τ嬄裨O的原則為每個試驗區(qū)域左右幅各埋設1處,埋設深度分別為3,5和7 m。試驗段分2個區(qū)域,第一遍施工時,A區(qū)夯擊能為1 000 kN·m,B區(qū)夯擊能為700 kN·m。第二遍施工時,夯擊能統(tǒng)一為800 kN·m。夯擊方式采用每點1擊,夯點滿布試驗段,夯印搭接1/4。

      3 監(jiān)測結果與效果評價

      3.1 沉降量觀測

      強夯施工作業(yè)時,隨機選擇若干夯點,觀測夯坑在夯擊前后的高程變化,以確定夯沉量,從而確定該夯擊參數(shù)下地基加固的效果。其中第一遍強夯施工期間受凍土層的影響較為顯著,而第二遍強夯施工期為春季,無凍土層的影響。

      夯坑的夯沉量如圖1所示,在800 kN·m的夯擊能下,夯坑平均沉降量約為21.0 cm,相對于700 kN·m夯擊能下16.7 cm的平均沉降量有明顯增大,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地表土層在凍土解凍后強度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凍土解凍后的翻曬使地表土層變得松散。

      隨著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的投產發(fā)電,1912年5月28日,昆明夜空第一次被電燈照亮。106年過去了,昆明電網已覆蓋全市各縣(市)區(qū),供電面積達21473平方公里、供電人口720萬、用電客戶270.5595萬戶,形成以昆明主城區(qū)為中心的500千伏“口”字形環(huán)網和220千伏雙環(huán)網,是云南電網“西電東送”的重要樞紐。

      圖1 夯坑沉降量

      采用推土機將夯坑推平后,通過測量強夯前及每遍強夯后地表高程,得到地表平均沉降量見表2。

      表2 地表沉降量 cm

      由表2可知,2遍強夯后地表沉降量能夠達到約21 cm,滿足設計規(guī)定的10 cm要求。

      3.2 地下水位和超孔隙水壓力

      試驗段的初始地下水位深度在地表下約1.6 m,第一遍強夯施工后,地下水位迅速上升至距地表0.65 m處,并在10 d時間內下降并趨于穩(wěn)定。

      第二遍強夯施工后,地下水位從地下1.7 m上升至地下0.9 m。整個強夯試驗期間地下水位觀測統(tǒng)計見圖2。

      以地表高程為0。

      在強夯施工過程中,根據有效應力原理,隨著孔隙水壓力的消散,有效應力不斷增加,土體得到加固。而孔隙水壓力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夯后超孔隙水壓力的累積情況,因此,超孔隙水壓力的累積與消散是反映地基土體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標。

      第一遍強夯過程超孔隙水壓力變化情況見圖3、圖4。

      圖3 1 000 kN·m作用下孔隙水壓力變化過程

      圖4 700 kN·m作用下孔隙水壓力變化過程

      由圖3、圖4可知,強夯施工作業(yè)引起的超孔隙水壓力在施工后的1 d時間內消散50%~60%,前3 d時間內消散70%,強夯施工作業(yè)后7 d,孔隙水壓力完成消散80%以上。

      從熵的角度來看,巖土體的變形是耗散結構[10],雖然試驗場地上覆有堅硬的凍土層,地基仍然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粉土地基土質松散,顆粒之間接觸不緊密,孔隙比大,外界條件改變時顆粒運動具有隨機性,這樣的系統(tǒng)其實是不穩(wěn)定的。對凍土進行強夯,實際上是向系統(tǒng)輸入負熵流,減小系統(tǒng)熵,增大土體密度,減小孔隙率,使系統(tǒng)向有序狀態(tài)和穩(wěn)定狀態(tài)的方向發(fā)展。

      系統(tǒng)向有序性和穩(wěn)定性進化不僅取決于外界輸入的能量的大小,也與系統(tǒng)自身所處的狀態(tài)有關,雖然夯擊能增大,但1 000 kN·m的夯擊能破壞了凍土層,使凍土層發(fā)生了相當程度的隆起與碎裂,如圖5所示,系統(tǒng)增加的這部分混亂度需要消耗一些外界輸入的負熵流進行平衡,從而導致被系統(tǒng)吸收的用于提高自身有序性和穩(wěn)定性的負熵流減小,加固效果因此降低。

      圖5 1 000 kN·m夯擊能作用下夯錘傾斜

      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在1 000 kN·m的夯擊能下,地表凍土層在沖擊荷載作用下完全剪切破壞,能量一部分消耗在對地表15~20 cm凍土層的破壞上,向地基深處傳遞的夯擊能大幅被削弱。同時,在沖擊荷載的作用下,孔隙水壓力迅速上升,大部分能量通過孔隙水橫向傳遞消散,宏觀上表現(xiàn)為地表的隆起,從而無法達到預期的加固效果。

      而在700 kN·m的夯擊能下,凍土層并沒有完全破壞,如圖6所示。凍土層作為強夯的施工作業(yè)面,一方面防止能量消耗在對凍土層的破壞上,另一方面,完整的凍土層可以防止地表發(fā)生隆起,大大減少了夯擊能的消耗,使更多能量向下傳遞,從而取得更好的加固效果。

      圖6 700 kN·m夯擊能作用下的凍土層

      從墊層強夯的角度來看,凍土層可以看作一層天然的墊層。沖擊荷載能量是依靠顆粒接觸傳遞的,接觸點數(shù)多的墊層更利于能量的傳遞。當碎石墊層孔隙被破碎的小顆粒填滿后,由于接觸點個數(shù)變多,夯擊的效果會明顯提高。在凍土層被破壞前,凍土層是一個整體,眾多的接觸點可以較好地傳遞沖擊荷載的能量,而凍土層被破壞后,由于接觸點的減少,沖擊荷載能量傳遞的效率變低,因此出現(xiàn)了高夯擊能加固效果反而不如低夯擊能的現(xiàn)象。

      由此觀之,夯擊能不同,夯錘對地表凍土層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一味增加夯擊能可能會適得其反。凍土層在15~20 cm時,已經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結構層,在凍土區(qū)進行強夯作業(yè)時,應當注意保護凍土層,使其成為強夯的作業(yè)面。夯擊能量在1 000 kN·m以上,夯印搭接1/4時,凍土層一部分會率先破壞,導致夯錘底部支撐條件不均勻,從而產生夯錘向夯進方向傾斜的現(xiàn)象。夯錘的傾斜不僅造成了地表局部更大范圍的隆起,浪費了夯擊的能量,還使夯錘作用力分布不均勻,嚴重降低了強夯的加固效果。

      因此在對凍土層進行強夯加固時,應當通過試夯確定最佳夯擊能,避免陷入傳統(tǒng)地基處理夯擊能越大加固深度也越大的誤區(qū)。

      第二遍強夯過程超孔隙水壓力變化情況見圖7。

      圖7 800 kN·m超孔隙水壓力變化過程

      由圖7超孔隙水壓力累計與消散規(guī)律可知,3 m與5 m處的超孔隙水壓力消散較快。其中3 m深度的超孔隙水壓力變化峰值在30 kPa左右,在3 d內消散約70%,在5 d內消散80%。5 m深度的超孔隙水壓力變化峰值在25 kPa左右,消散的時間與3 m處相似。

      可以發(fā)現(xiàn),凍土消融后,在800 kN·m的夯擊能作用下,7 m處產生約8 kPa的超孔隙水壓力,比在凍土區(qū)作業(yè)時1 000 kN·m夯擊能所產生的超孔隙水壓力更大。進一步證明了凍土區(qū)強夯加固時,夯擊能不是越高越好。

      3.3 壓實度

      壓實度檢測需分別在強夯處理前、每遍強夯處理后進行。采用環(huán)刀法,分別測試10~20,30~40,50~60 cm深度的壓實度,檢測結果見表3。

      表3 壓實度檢測表

      檢測結果表明,強夯法對地表下20~40 cm深度土體的密實加固效果顯著,對地表土層的加固存在一定難度,這是因為地表土層在施工過程中擾動較大,無法有效地將其壓實。凍土層在消融后,通過后續(xù)的夯擊達到了90%壓實度的控制要求。

      4 結論

      1) 對于高地下水位(地表下僅1.5 m左右)、地表土層過濕路段,強夯法對地基土有較好的動力固結效果。

      2) 表層凍土層可作為過濕地基的施工作業(yè)面,供機械進行施工,同時完整的凍土層能夠防止地表發(fā)生隆起,減少夯擊能量的額外消耗。

      3) 700 kN·m和1 000 kN·m夯擊能的處理效果表明,夯擊能并不是越大越好。夯擊能過大時,大量能量在破壞表層凍土層過程中被損耗,失去凍土層的地基土產生隆起,嚴重降低了強夯的加固效果。

      4) 季凍區(qū)路基施工時,應充分利用凍土層,而不是對其進行破壞。凍土層的壓實可以通過解凍后對其進行后續(xù)的夯擊,提高表層土體的壓實度。

      猜你喜歡
      凍土層夯法試驗段
      強夯法在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
      強夯法在道路軟土路基處理中的應用
      跨聲速風洞槽壁試驗段流場品質提升措施研究
      萬年“小狼狗”
      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試驗段Ⅰ標基坑監(jiān)測及結果分析研究
      工程與建設(2019年4期)2019-10-10 01:45:48
      西藏驅龍銅多金屬礦項目凍土層爆破及剝離技術研究
      HL-2M真空室試驗段制造工藝技術
      中國核電(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4
      永久凍土層已開始釋放封存的甲烷
      飛碟探索(2015年3期)2015-09-10 07:22:44
      能源監(jiān)控管理系統(tǒng)在滬寧高速公路照明試驗段的應用
      強夯法在水泥廠建設中的應用
      江蘇建材(2014年6期)2014-10-27 06:01:37
      图木舒克市| 昌图县| 甘孜县| 洱源县| 新龙县| 太白县| 洪江市| 得荣县| 思茅市| 五峰| 余庆县| 垦利县| 宿迁市| 迁西县| 松潘县| 长宁区| 利津县| 吴旗县| 马山县| 井冈山市| 义马市| 岑溪市| 临沧市| 滨州市| 芜湖县| 五莲县| 达拉特旗| 隆昌县| 顺平县| 阳西县| 文登市| 璧山县| 四会市| 蒙山县| 梨树县| 宜兴市| 嘉定区| 齐齐哈尔市| 尼勒克县| 如东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