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峰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的范圍,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立論之基。這一學科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進行了多元化的區(qū)分,現(xiàn)階段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論的研究成果頗多,但對核心概念并未達成一致。本文主要是從當前我國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入手,對本質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為思想政治學科的建設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本質問題 研究 建設
馬克思主義認為,對事物的認識要由表層現(xiàn)象上升到內在本質。“所謂本質,即事物的根本性質,是事物自身各組成要素之間相對穩(wěn)定的內在聯(lián)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構成的?!彼枷胝谓逃谋举|問題,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在多大程度上體現(xiàn)正當性和權威性。近年來,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的不斷深入,學者們對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問題進行了反思,但目前學術界并未達成共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已成為研究的重點對象之一。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認識
(一)本質認識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認識現(xiàn)如今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fā)展中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研究領域已經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主要歸結為十種論斷,每一種論斷都代表了一個領域的本質屬性,而在這十種認知中,意識形態(tài)論討論的比較多,這一論斷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就是意識形態(tài),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又分為有意識形態(tài)和非意識形態(tài)兩種模式。對于價值主導論來說,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在社會上也體現(xiàn)在價值實踐和價值教育活動上。
(二)本質認識現(xiàn)狀
目前我國關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效,成功的創(chuàng)造了十余種與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相關的管理,而這一理論的相似性特征也進一步說明了思想政治教育這門學科的理論研究已經向著更加成熟化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與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理論的研究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的,此次系統(tǒng)的將問題分為四個類別,具體如下:
其一,我國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理論的方法還是處于初級的發(fā)展階段,暫時還沒有形成真正符合這一學科特色的研究方法。
其二。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時候,往往會將與其相關的概念、屬性、功能及原則等進行混淆。
其三,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相關問題暫時還沒有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導致很多的專家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都是處于那種各圓其說的狀態(tài),這樣一來就很難達成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的共識性。
其四,專家學者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過程中,一部分研究人員只是提出了自己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一些看法和觀念,這些觀念的提出相對來說都是比較片面的,而且也沒有對這些觀念進行全方位的論證和說明。
雖然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設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上述問題的存在也說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研究是缺乏理論基礎的,尤其是對這一學科的理論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時候往往存在滯后性。因此,當前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理論進行研究的主要措施就是對這一學科的本質理論進行系統(tǒng)化的建設。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探索的路徑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探討除了在厘清核心概念的基礎上還應該建構起探索的路徑,找尋其思考的路徑,從而架構起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理論框架和根本方法。
(一)邏輯起點是本質探索的出發(fā)點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探索,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探析的邏輯起點,架構探究本質的特定視域。“視域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基于存在論而形成的哲學概念,是一個人在其中進行領會或理解的構架或視野”。視域的構建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會依建構人的不同從而產生多種視域模式。在不同的視域中對問題進行探析和通過對視域的建構與分析,便可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應從哪里入手進行探究。因此,對于本源問題的探析是十分必要的,在文章第一部分闡述學界關于本質起源論思想的過程中,縱使學者們充分認識到了本質起源探索的重要性,但卻忽視了基本概念問題的判定和厘清,從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陷入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尋找的誤區(qū)。
(二)認清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性
要認識到它同一般的價值觀教育、道德教育、智識教育的區(qū)別。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階級社會出現(xiàn)之后才形成的一門學科知識,它的出現(xiàn)是以國家、階級的出現(xiàn)為現(xiàn)實基礎和前提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般的非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基礎之上突出了代表階級意識的政治性因素,在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本質過程中,政治性或意識形態(tài)性是其必不可少屬性,在探索中也應緊緊抓住這一條件,在承認其具有意識形態(tài)屬性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對本質進行探討。
(三)認識事物的本質還需要遵循“現(xiàn)象—本質—實踐”的思維路徑
在架構起特定的研究視域的基礎之上,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探析還需要遵循恰當?shù)乃季S路徑和合理的認識方法。對于非本體事物的探究,我們思考的對象是脫離于本我之外的特定客體,但卻也存在于社會實踐當中。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當中,對于事物的認識是從對事物的實踐探索中感性認識開始的,隨著問題本質的暴露以及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又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之上對事物有進一步的理性認識,從而探析到事物的本質。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探索也應遵循這樣的思維路徑,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探索出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感性認識,在進一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中抽象和分理出對本質的理性認真,最終將認識指導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才完成了一個系統(tǒng)的對本質的探索和認識。
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立論之本,但它不具有實體性和永恒性,因此不能成為決定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象存在與發(fā)展的依據(jù)。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否真像自然界的物種那樣具有一個永恒不變的本質,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象的存在與發(fā)展,還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術碰撞,加深本質研究,從而全面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再系統(tǒng)化。
參考文獻
[1]楊葉平.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及其時代價值[J].甘肅理論學刊,2018(03):17-22.
[2]李遼寧.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1):11-25.
[3]郭灝.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的現(xiàn)狀、問題與趨向[J].思想理論教育,2016(0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