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鴻 張志明
摘 要:成語又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它的意思精辟,結構緊密,是使用程度相當高的詞語。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成語的積累和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豐富知識儲備,得到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成語;積累;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8)28-0028-02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的固定短語,它比詞的含義更豐富,在寫作、言語交際中的使用率很高。所以學生應該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成語。小學語文課本中,經常在課后收錄一些成語讓學生識記。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積累和運用成語,幫助學生走近成語,學好成語。
一、積累
(一)在學習生字時積累成語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生字的同時,同步積累成語。這樣既在識記成語的過程中鞏固了生字,又在學生字的過程中學習了成語,而且還能在成語中學到新的字。在雙重作用下識記,為枯燥的識字過程添加催化劑。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識字和成語積累結合起來。如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六板塊《黃河頌》一課中有生字“魄”“障”“哺”,在學習生字時,可以積累帶有這三個生字的成語:“失魂落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嗷嗷待哺”。這樣避免了識字的枯燥,讓識字的過程變得靈動起來。
(二)在讀書時積累成語
成語用簡短的形式表示豐富的內容,具體的形象,復雜的意義,但含義不太容易被學生理解。對于一個成語的含義,可以讓學生利用工具書查找,還有就是通過閱讀內容的上下文來領會。
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在句子中遇到成語,可以用記號筆描一遍,或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個記號,再把句子重復讀一遍,體會成語在句子中的意思。讀完之后,把所有讀過的成語抄寫在積累本上。
(三)在故事中積累成語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傳承沿用下來的,有的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通過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讓學生在故事中積累成語,在情節(jié)中識記,印象更深刻。
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給學生講一個成語故事,如“負荊請罪”,然后讓學生復述,還可以簡單地討論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說一說故事帶給自己的啟發(fā)?;蛘甙堰@個任務交給學生來完成。這樣可以檢測學生課后的讀書情況,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口才。
(四)在游戲中積累成語
游戲可以適當?shù)胤潘?,緩解學習上的壓力,策略游戲還可以鍛煉腦力。
在課堂上,可以利用一點兒時間來調節(jié)課堂氣氛,如成語接龍。在玩的過程中,會從別的同伴那里學到自己不會的成語,互相學習的過程中,知識得到共享。課下,學生也會想方設法去增加自己的成語儲備,這樣才能保障下一次的游戲順利。
二、運用
(一)在習作中嘗試運用成語
以成語和學生日常小練筆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課后延讀為輔,利用日記、周記、習作,鼓勵學生運用所積累的成語。
課下可以讓學生撰寫班級日記,鼓勵學生嘗試著用一些成語潤色詞句。然后把在日記中出現(xiàn)的使用正確的成語用彩筆標記出來。這樣在傳看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去模仿。平時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周展評。
(二)在名著閱讀中運用成語
名著中有很多的典故、成語,都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撟尳浀溟喿x在課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成語歸納總結閱讀內容。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所以它具有概括性強的特點。在閱讀名著時,可以利用成語的這一特點,把很長的故事情節(jié)用一個或幾個成語歸納,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所閱讀的內容。如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可以用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火燒赤壁”來歸納這一回的故事梗概;第六十六回,就適合用“單刀赴會”這個成語。而在《水滸傳》里,可以模仿五字成語的結構,如“大鬧野豬林”“智取生辰綱”,來歸納內容。
(三)在課前活動中運用成語
成語的運用也應該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形式上采取多樣化,對于學生來說,更易于和樂于接受。
1.用成語編故事
這樣可以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運用成語的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如用“安居樂業(yè)”“笑口常開”“煥然一新”創(chuàng)編故事,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評出“獨占鰲頭”獎。
2.比劃動作猜成語
在游戲中學生之間要互相配合,既要考慮成語的字面意思,結合成語的實際意義,還要從同伴的動作、表情中捕捉到信息,能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對成語的理解力。
3.成語聽寫接力
因為有很多成語中的字在書寫時都容易出現(xiàn)錯誤,這樣的游戲可以強化學生的書寫。
成語的世界豐富多彩,成語積累和運用的方法也多樣。只有用恰當?shù)姆绞郊ぐl(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地去關注成語,積累成語,運用成語,把積累的成語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運用到語言交流、寫作中去;才能感受成語中所蘊含的文化的魅力,并將中華民族語言精華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