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新時期到新時代

      2018-12-27 10:05江臘生
      創(chuàng)作評譚 2018年6期
      關鍵詞:江西鄉(xiāng)土作家

      江臘生

      宏觀上,江西鄉(xiāng)土小說創(chuàng)作既與全國范圍內的鄉(xiāng)土小說創(chuàng)作步調一致。從政治上的撥亂反正,經濟上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市場經濟的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江西當代鄉(xiāng)土小說都有反映和折射。陳世旭的小說“小鎮(zhèn)系列”,宋青海的《馕神小傳》、傅太平等人的作品寫出了新時期初鄉(xiāng)村世界的變化和人們觀念的變遷。熊正良、丁伯剛等人以先鋒的藝術精神走入江西文壇。到新世紀以后,陳然、樊健軍、吳仕民等一系列作品,開始從生態(tài)與發(fā)展、傳統生活方式與市場經濟、底層命運與城鄉(xiāng)發(fā)展等維度,聚焦當前社會發(fā)展的一些現實問題和人的觀念變化。李伯勇、劉華等人的一些作品列立足江西鄉(xiāng)土,在歷史的鏈條上追索人性與鄉(xiāng)土文化的復雜。

      一、鄉(xiāng)土變革的現實揭示

      對于江西這樣的傳統農業(yè)大省,其身上的文化重負決定了每一次變革的沉重。每一次現代改革的推進,新時期以來的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總能感覺到歷史巨輪松動的嚙合聲。陳世旭等作家立足鄉(xiāng)土社會變革的巨大轉型中感受鄉(xiāng)村社會的生活變化,揭示了人們在生活上和心理上變與不變的沖突與矛盾。其中有農業(yè)體制的變化而帶來人的觀念和行為方式的變化,有因為經濟發(fā)展而帶來自然和人際關系的惡化與危機,有城鄉(xiāng)關系松動后農民入城尋找生活出路的精神狀態(tài),還有鄉(xiāng)村世界留守兒童等問題的現實關照。作家往往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貼近鄉(xiāng)土世界的真實,書寫紅土地上的生存與發(fā)展。

      對于陳世旭而言,經營多年的“小鎮(zhèn)”,既有江西小鎮(zhèn)典型的傳統農業(yè)文化特征(毫無疑問會承襲傳統鄉(xiāng)村質樸、保守、愚味的文化基因),又在改革的工業(yè)化進程中感染現代欲望帶來的躁動與不安。這個獨特的人文地理意象使之成為江西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杜會文化的縮影和象征。小說既有鄉(xiāng)村世界的封閉性又有時代變革帶來的生動性。

      《小鎮(zhèn)上的將軍》抓住將軍在小鎮(zhèn)上的三個細節(jié),注重把握歷史變化帶來的傷痕與反思。在小說中,將軍喝令一個炊事小兵按口令跑,在醫(yī)院幾乎棍打耍無賴的鎮(zhèn)長夫人,不顧禁令,支持和組織全鎮(zhèn)人民對周總理的悼念活動。這三個細節(jié)既體現了將軍身上的正氣凜然和人道主義精神,又折射了鄉(xiāng)村世界生活的閉塞和寧靜。小說《驚濤》以春甫、秋霞、胡月生、鄢鳳求四個青年農民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世界的變化,呈現了農村世界的改革生活變遷。這些著力刻劃的人物既有靈魂的沖突,又有生活的直接感受,折射了一代農民和鄉(xiāng)村世界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世界。此時的創(chuàng)作在時代傷痕表現中透出強烈的政治情懷與人文情懷。

      《將軍鎮(zhèn)》以小鎮(zhèn)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生活為背景,在勾勒小鎮(zhèn)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中,揭示人們在歷史嬗變中觀念與心態(tài)的發(fā)展與變化。陳世旭在談到《將軍鎮(zhèn)》的創(chuàng)作時說:“需要說明的是,使我有勇氣將書寫出的最大原因,是為小鎮(zhèn)和小鎮(zhèn)人的命運或歌或哭、或喜或憂的固執(zhí)的沖動?!彼匀宋镏镜姆绞?,采用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構思,以一系列人物來結構全篇,從插隊知青、下放干部、發(fā)配將軍到工作組長、大隊書記、小鎮(zhèn)鎮(zhèn)長等,在每個人的人生故事中都留下了歷史的跡痕。全書沒有中心人物,沒有主要情節(jié),每個人的人生故事構成了小鎮(zhèn)歷史,由點而成片地連綴成小鎮(zhèn)社會變革的現實圖景。

      鄱陽湖是陳世旭文學想象的精神原鄉(xiāng)。《鄱湖謠》以 “夏夜”、“秋風”、“冬歌”、“春訊”四個部分組合而成,融入一段段的民謠、故事,與故事中的人物遭際扭結在一起,敞現出鄉(xiāng)間大地的詩意與感動?!读⒍ち⒋骸非鞍氩恐v述的是退休教師何教授帶領何谷村人從廣播宣傳,到選民投票,再到統計選票,進行村委會選舉;后半部“立春”描寫的是留守鄉(xiāng)土的何來慶在村小教書的情景,困窘的教學條件、頑皮的鄉(xiāng)村學生、枯燥的日常教學一一呈現。作家在城鄉(xiāng)二元視野下,書寫了現代城市對傳統鄉(xiāng)村的誘惑,“何谷村已不是先前的何谷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剩下老小”,城鄉(xiāng)物質生活方面日益增大的差異加速了人們對鄉(xiāng)土的逃離。同時,隨著當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國家“三農”政策的落實,作家捕捉到鄉(xiāng)村世界新的變化。招商引資、旅游開發(fā)、生態(tài)養(yǎng)殖等項目在村里一一變?yōu)楝F實。何教授帶來的新變和何老師堅守鄉(xiāng)村小學,體現了作家在持守一份文學的沉重與溫暖中,敏銳地感知紅土地上的變革。

      江西湖口籍作家陳然的小說更關注的是個體農民進城后的精神狀態(tài)與心理世界。小說集《幸福的輪子》中,主人公大都是忠厚本分的農民,時代的變革與生存的焦慮驅使他們在城里來尋找生活的出路。他們雖有命運的哀嘆,卻不怨天尤人,善于從艱難中尋找生活的出路,從卑微的境遇中發(fā)出歡樂的笑聲。《幸福的輪子》是一對農民夫婦進城打工,拉板車?!队H人在半空飄蕩》寫的是最艱辛的轎夫生活,但作家沒有鋪陳他們生活的愁云慘霧,而是表現他們在艱辛中有自己的樂趣,在屈辱中堅守著自己的尊嚴?!段覀兇謇锏男≠F》寫的是一個農村的手藝高超的磚匠,他的手藝活干得特別出色,但弱點是特別好“色”,從而上演了一出情感悲劇。小貴在工傷被截去一條腿之后,學編織毛衣,很快又贏得了城里女人的歡心。透過這些來自鄉(xiāng)村的生命個體,我們可以感受到城鄉(xiāng)關系松動后農民進城的心態(tài)與生動的社會世相。

      農民進城后留守兒童的問題,是溫燕霞的小說《半天云》關注的重點。小說全方位地描寫了鄉(xiāng)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tài),塑造了一群個性鮮明的農村留守兒童形象。父母外出打工后,虎軍、夢圓等一群留守兒童都面臨著種種關于生活和成長方面的困惑和難題?!栋胩煸啤?以犀利的眼光,敏銳地感覺到鄉(xiāng)村情感鏈不斷淡化甚至流失,深刻揭示了一系列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和生存教育問題。

      市場經濟帶給鄉(xiāng)村世界以發(fā)展的活力,也帶來了人的異化。修水作家樊建軍的長篇小說《誅金記》通過一個似乎長不大也不愿長大的敘事者,打破一般的世俗認知邏輯,講述了關于黃金神話的寓言,描繪了被財富完全異化了的當代人可怕的命運前景。一個鄉(xiāng)村的啞吧,無意中在深山里發(fā)現了金礦。整個水門村的人很快都瘋狂地卷入了爭奪財富的淘金行動之中。政府開始控制和管理金礦后,人們無孔不入的黃金走私使政府控制力完全失效。整座山很快被挖空,那些發(fā)了瘋貪婪追逐黃金的村民們卻開始一個個死于非命。整個水門村不但沒有發(fā)達,反而破敗了。小說在一個變形的荒誕世界中呈現了人們的生存危機和精神異化,揭示了鄉(xiāng)土世界在財富大潮中的悲劇命運。

      這些鄉(xiāng)土書寫真實地呈現了從新時期到新時代以來鄉(xiāng)村世界的變化。無論是早年的政治情懷,還是當下的問題揭示和人文沉思,都體現了文學對現實世界的真實關注和參與現實的真誠。

      二、鄉(xiāng)土江西的詩意呈現與守望

      江西獨特的地形地貌,有名山、大湖、長江,得天獨厚擁有現代人賴以棲居的詩意空間。在這片詩意大地上,有厚重的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綠色文化,天然生成江西文學獨特的想象世界,也為當下社會提供了守望鄉(xiāng)愁的詩意寄托。地域文化的詩意書寫,需要的是作家對厚重文化的駕馭,更重要的是作家對家園的詩意體味和守望。熊正良等作家越過現實生存的臨界點,走進紅土地的文化空間,書寫鄉(xiāng)土江西的神韻。

      熊正良的“紅色系列” 包括中篇《無邊紅地》《紅河》《樂聲》《紅薯地》《飄香松林》《紅蜘蛛》及長篇《閏年》等。他側重的不是地方風情與民俗的炫耀,而是通過寫意與夢幻交織,構建了一個渾厚的帶有紅色野性的生存之夢。這些小說在自然與人性、男人與女人、暴力與愛情之間徘徊駐足,相互交融,呈現的是似夢非夢的混沌狀態(tài)。他無意傳達一種或諸種理念,也無意駐足現實的殘酷,卻在濃濃的神秘之色中尋找紅土地的精髓。紅貍子“碰見我們都用玉紅色的眼睛朝我們笑”,“狗們非常神氣地坐在他身邊”(《紅河》), “狗們并不驚慌,人們到了跟前還沒亂陣腳”(《樂聲》),花爪“左眼里神采飛揚卻又不東張西望,用力但是茫然地盯著前方”,而烏鴉則“從容不迫地在釅紅的地里踱步”(《紅薯地》)。還有躍動于“無邊紅地”的黃鼠狼,棲身于“紅河”畔的紅貍子,往來林間和村舍的“樂聲”不絕的八哥,還可看到共同躬耕又互相斗毆于“無邊紅地”的黃牯和黑牯,進出“紅薯地”的花狗及“閏年”里幽靈般游蕩的棕黑色大狗等。這種人格化的描寫手法,透顯出作家對自然的尊重。作家將自然人格化,人性自然化,自然與人性融合成一個混沌的神秘世界。

      自然界的生生死死在熊正良的筆下似乎顯得殘酷、神秘而富有詩意。在這紅色如血的土地上,卑微的存在與生命的偏執(zhí)并立,原始的欲望與神秘的意念共生,精神的麻木與生命本能的沖突同存,生命力的渲泄與生命本身的卑微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透過這些宿命之夢,你能了解他們的生存與時間、死亡與命運的關系。小說以虛構的方式對紅土地上幾千年來生存著的農民們普遍生存狀態(tài)進行寫意式的表現,將屬于生命的整體性、豐富復雜性和神秘混沌性,融入不斷輪回重復著的紅土地上的生活,力圖書寫出這片紅土地的精髓與神韻。

      傅太平的《小村》等系列小說以平和沖淡的筆調敘寫著小村發(fā)生的故事。他筆下的贛西大地顯得甜美、溫馨、和諧,連同鄉(xiāng)土風俗、民事物象都染上層層暖色的詩意。但透過這一幅幅鄉(xiāng)村風俗畫和風情圖,感受到的是陣陣灰色的悲涼和苦澀。一個外地的瘋子來到小村, 村里東家送飯,西鄰拿菜寧肯自己吞咽涎水也要讓瘋子吃上糖水雞蛋。然而這種甜美封閉的鄉(xiāng)村傳統,在快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并不可能持續(xù)。寡婦玉蓮為了再次成親,必須離開兒子回娘家去熬上兩年以示清白,一個人忙碌著滅鼠的有華,只能沿著村里惟一通向外面世界的土路離去,承受了小村人們諸多恩惠的瘋子,最后也不得不從這里出走。作品中傾注了作家對農村生活、農民命運的獨特感受和藝術匠心。

      湖口作家李志川的小說大都以一種風俗志的記敘方式,描繪了一幅幅鄱湖地域風情。民風淳樸的牯牛鎮(zhèn),帆影點點的都湖風光,水上人家的無常人生,作家通過一些極其平常的細節(jié)和鄉(xiāng)理民俗,以清麗淳樸而又充溢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筆觸,書寫了一個由唱戲的、做豆腐的、接生的、討飯的、鹼尸等人群構成的民間世態(tài)。

      樊健軍樸素而真誠的筆下是一系列浸透著鄉(xiāng)土記憶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和人物。在《水門世相》這本系列短篇小說集中描寫了水門這個獨特的生活空間:身高不過三尺的侏儒,石女羅鍋,眼瞎的、腿瘸的、耳背的,長著兩顆腦袋的女人;下三濫的賭徒酒鬼,騙子無賴,像種豬一樣活著的英俊男人,成天追逐男人的花癡;裝神弄鬼的神漢巫婆,也有性格怪異的穴居者,有潔癖的盜賊,也有靠紙扎活著的手藝人……他們既有謀求生活的小智慧,也有男歡女愛的純樸愿望,既有簡簡單單的人間溫暖,也有復雜各異的辛酸孤獨。這些人物不禁讓我們想起英國印度裔作家奈保爾筆下的《米格爾街》。

      當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們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近年來,從江西余干走出的吳仕民的《舊林故淵》將濃郁的鄱陽湖風情與曲折的湖村人尋求發(fā)展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展現了一個漁村在改革開放后從片面追求經濟發(fā)展到對生態(tài)文明的回歸,在鄉(xiāng)土江西的詩意呈現中完成了文化鄉(xiāng)愁的守望。

      作品以陶淵明詩歌中的魚和鳥為意象,用首、頸、肩、胸、腹、腿、足這些人體部位為篇名,將破解“五寶歌”的秘密為線索,貫穿天姑湖圍湖造田以來的20多年歷史,再現了鄱陽湖人民走過的一段悲壯艱難的歷史,展示了水鄉(xiāng)發(fā)生的滄桑巨變。小說描寫一個叫錦鯉的千年傳統村落,村子里的人聚族而居,靠湖吃湖,世代以打魚為生,過著類似桃花源里人們的生活。但在大躍進期間,為打糧果腹,要圍湖造田。圍堤從村子穿行,使村子像一條大魚被攔腰斬斷。圍起的土地上,矗立起許多工廠,廢氣沖天,污水入湖,不僅魚蝦更少甚至難以食用,連人的生存也受到威脅。小說以歷史發(fā)展的眼光,將現代意識融入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fā)展。當人們一味追求發(fā)展,而不顧自然規(guī)律的約束時,作家集中書寫人們的心理的沖突與困惑。當為了圍堤要拆遷祠堂時,無一人愿意上去揭瓦。“每揭下一片瓦,就像將魚揭下一片鱗;每取下一根檁條,就像把魚卸去一根骨,許多人便覺得自己身上被剮下一塊塊皮肉,被抽去了一條條筋骨?!弊髡邔⑷藗兊膬刃耐纯嗯c自然的世界相互融合,既有鮮明的地域文化、又有有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體現了一定的自然倫理與人文情懷。

      作者將建設新時代鄉(xiāng)村、人類生存發(fā)展等當代命題與新文學寫作的有機融合,鋪開了一個漁村自大躍進以來,片面追求經濟發(fā)展到注重生態(tài)保護的歷史畫卷,著力描摹人類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危機時的心靈掙扎和自我救贖,深入思考人類在處理自然生態(tài)與社會發(fā)展之間關系時的矛盾沖突和理性抉擇,體現了保護傳統村落、鄉(xiāng)村振興的理念。

      三、鄉(xiāng)土情感的疼痛與焦慮

      世俗的世界有世俗的活法。鄉(xiāng)土世界卑微的人物、卑微的靈魂、卑瑣的境地,沒有鄉(xiāng)土原始野性的勃發(fā),而是踏踏實實行走在堅硬的紅土地上,不無偏執(zhí)地信守他們鄉(xiāng)土的生存理念,感受情感的疼痛與焦慮。

      劉偉林的小說《桃紅李白》沒有驚人的情節(jié),只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婚姻愛情故事演繹。一男二女的愛情敘述,關注的只是鄉(xiāng)村世界中組構家庭的努力和所遭遇的一系列伴生的命運糾葛。艾勝男因為不愿按照父親的意志與兒時定親的魏招弟成婚,在高中畢業(yè)之后與自己的同學蕓香結合。然而,魏招弟始終生活在欲嫁給艾勝男的陰影之下。她為了能夠天天看到艾勝男,也為了內心的報復,嫁給了艾的同村青年,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她不惜寫匿名信阻擋勝男當民辦教師的愿望,不惜債臺高筑而蓋房與勝男一比高低。當房子蓋到一半時,勝男因為想著如何應對招弟而出了意外失去了一條腿。招弟停止蓋房,與自己的愛人離婚,決心要到勝男家照顧其生活。離婚之后的招弟,回到自己的娘家,最后竟割脈而亡。

      勝男的一生,始終生活兩個女人之間,他無所適從,更無從選擇。這種處境的尷尬,足以讓他在一生中都無法脫離婚姻愛情的巨大陰影。整部小說沒有猙獰的欲望沖突,沒有赤裸的性欲呈示,而是書寫鄉(xiāng)村世界夢里夢外的艱難選擇與執(zhí)著追求。作家只是按照鄉(xiāng)土世界的倫理關系,樸實地書寫婚姻與情感的沖突與執(zhí)著。小說意在表明,對于鄉(xiāng)土世界而言,愛的浪漫與圣潔,有時只是一種想象的奢侈,更多的是婚姻關系的維系。

      在九江作家丁伯剛的筆下,鄉(xiāng)土世界的焦慮,尤其是異鄉(xiāng)人的感覺,卻是以一種心理思辨的方式呈現出來。早在1980年代,作者在小說《天問》《天殺》中,以率真而又激烈的方式,對人性與道德作出心理觀照,文本透出來的不僅僅是人性的掙扎和道德的譴責,而是令人難以承受的情感焦慮。當讀大學的馬元舒在學校里見到手里提著一捆散發(fā)著刺鼻臭味的網豬繩索的父親時,他“捏了一手的汗?jié)?,渾身發(fā)抖,舌頭僵直說不成話”。他害怕同學們之間的嘲笑,卻又親熱地叫一聲“伯伯”。父子之間的親情與馬元舒身上的世俗情感,產生了極大的沖突。他恐懼同學的突然出現,恐懼父親手中的網豬繩招來同學們的圍看與議論,卻又怕父親看出他的討嫌。當父親提出要去女生寢室看望同鄉(xiāng)的王紅柳時,他卻怕全校都知道,千方百計地搪塞,不給父親帶路。父親因為兒子的表現,而傷心得暈死過去。兒子在眾人的眼睛注視下,背著父親去醫(yī)院,完成了一幅“溫情脈脈的人間天倫圖”。 整個小說的敘述中,馬元舒始終生活在害怕來自鄉(xiāng)土的父親給自己丟臉的恐懼中。本質上,這屬于鄉(xiāng)土世界的情感倫理與城市空間的世俗成見之間的焦慮。作家以“天問”的形式,質問的不僅僅是馬元舒身上父子親情的缺席,更重要的是產生這種缺席背后的貧窮與優(yōu)裕的差距焦慮。

      在《寶蓮這盞燈》中,光明與陳寶蓮之間的夫妻情感,卻在異鄉(xiāng)人的生存狀態(tài)中化為心理的恐懼。一方面他們生活在對方的恐懼之中,一方面卻又處于一個宏大的世俗眼光的逼視之下。一次次的高考失敗,光明內心恐懼,包括害怕來自外在的鄙夷的目光。他為了化解和逃離內心的恐懼而入贅陳寶蓮家,不想墮入的是一個更大的生存恐懼。陳寶蓮一次次的逼壓,讓光明這樣一個男子漢無法逃離,他不敢得罪陳寶蓮,甚至完全聽從于她。當陳寶蓮死去之時,他卻深陷一個更大的恐懼——失去對手的恐懼。陳寶蓮同樣如此,她一次次撒潑,幾近喪失人性將丈夫光明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正是她作為來自異鄉(xiāng)的弱者,被大扁屋村民欺壓下的恐懼的驅使。二人之間的夫妻情感唯有像刺猬一樣,互相制造恐懼,才能獲取生存的能量。丁伯剛的“異鄉(xiāng)人”情結始終縈繞在文本當中,壓抑的焦慮和生存的恐懼構成了他獨特的文本體驗。

      四、鄉(xiāng)村歷史的繾綣與沉思

      厚重的傳統農業(yè)文化歷史和豐富的現代革命歷史,直接促成了江西文學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書寫的青睞。自新時期以來,劉華、李伯勇等作家一直堅持立足鄉(xiāng)土,將鄉(xiāng)村歷史的書寫與贛鄱大地上綿延千年的民族文化基因和地域文化風格自然相融,體現了作家們在書寫中對鄉(xiāng)村歷史的繾綣與沉思。

      劉華的《紅罪》中以鐘長水為代表的諸多人物身上均保留著民間的底色,閃爍著人性的光輝。他們有自己的信仰倫理、認知邏輯。他們的思想行為展示出政治意識形態(tài)與民間文化傳統之間復雜的張力關系,呈現了歷史最本真、最原始的狀態(tài)。鐘長水參加紅軍是受到他深愛著的九皇女的鼓勵及許諾:誰當紅軍打戰(zhàn)勇敢,就嫁給他。他為了送一個銀頸箍給九皇女,在一次下山為紅軍買肉時,私自動用了三個銀元買了銀頸箍托人帶給九皇女,以至有些戰(zhàn)士在犧牲前連一塊肉都沒吃到。解放后,他自愿當一名護林員,用二十年的光陰為死去的親人、戰(zhàn)友“揀金”,當政府為當年的紅軍失散人員落實政策時,他堅決不領高額的補貼,不當紅軍失散人員,而當九皇女的“烈士夫”。作家無意把鐘長水塑造成一個成熟堅定的革命者,而是遵循民間生活準則,重在表現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淳樸、敦厚、實誠等做人準則和道德追求。

      《紅罪》將歷史的敘述建立在原生民間形態(tài)的基礎上,回望歷史的悠長歲月。它所建構的不是巨大的歷史框架,而是豐滿的生活血肉,溫潤的鄉(xiāng)村氣息。這一切都建立在作者對贛南風土人情了如指掌的基礎上,其中有關于客家生活習俗的描寫,比如“揀金”,九月十三日的“游神”、祠堂祭祖、祭野鬼、治療小孩夜哭的風俗等,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作家從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入手,在把握客家人性格基因的基礎上,追尋革命歷史成功的原因,為小說增添了深邃的歷史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鄉(xiāng)村歷史的沉浮一直是李伯勇創(chuàng)作的重頭戲?!遁喕亍贰稌缫包S花》《寂寞歡愛》等長篇小說主要將現代中國的進程以縮微的形式集中于贛南地區(qū)幾十年的歷史風云,表現鄉(xiāng)村社會結構中復雜的的權力與人性?!遁喕亍窂募彝ノ幕慕嵌?,書寫了周、張、馬、劉四個家族及其后代在一個叫冷水坑的贛南鄉(xiāng)村發(fā)生的恩恩怨怨,展現了近幾十年南中國農村的政治風云逮變和農村生活的浮沉史。在這里,作家以深沉的思考和激越的情感關注著鄉(xiāng)土的歷史和家族的輪回。其中有家族與政治,鄉(xiāng)村權力與農民性,性愛與利益之間的糾結,揭示了贛南家族文化由衰而復生的悲涼和悲壯的歷程,發(fā)掘鄉(xiāng)村社會所持守的文化精神。

      《曠野黃花》小說主要以老中醫(yī)黃盛萱一家三代人的命運遭際和家族興衰為主線,以20世紀上半葉贛南客家集鎮(zhèn)信泉為中心,描寫了不同類型鄉(xiāng)村知識分子的命運,演繹了贛南近半個世紀的歷史風云,抒發(fā)了民間大地浮沉的嘆惋之情。小說沒有執(zhí)意在歷史理性中詮釋國共雙方的力量消長、民心向背和政績得失,而是通過對信泉黃、陳等家族舊史的梳理,有意識地把民間生活世界和贛南革命歷史納入到知識分子的精英意識中加以考察,探尋贛南客家文化的內在基因,從而揭示隱沒在民間生活空間里的歷史本相和生存本相。

      李伯勇筆下的鄉(xiāng)土世界深植于故鄉(xiāng)贛南邊地客家文化和歷史的深處,構成當下社會的巨大參照和精神依托。如作者所言:“鄉(xiāng)土永遠是人類心靈的最佳棲息地”,“鄉(xiāng)土蘊藏著一簇簇精神的圣火”。

      近年來他的作品《抵達昨日之河》寫的是知青劉彤的插隊史,卻沒有慣性地去寫知青在鄉(xiāng)村世界的“青春無悔”的悲壯,而是通過一段歷史,書寫一個城市知青融入鄉(xiāng)村的失敗故事。知青劉彤抱著在農村扎根的信念,一點一滴地向農民學習。他被農民推選為生產隊的干部,積極為農民代言,甚至準備在農村結婚成家。然而,大隊書記的打擊報復,竟然沒有一個窯嶺人出手幫他,劉彤最終無法“融入”政治運動和宗法倫理交織變奏的鄉(xiāng)村社會?!兜诌_昨日之河》寫得最為成功的也許不是知青劉彤的獨特遭遇,而是對“村莊意識”的動態(tài)揭示,在深廣的歷史文化層面揭示了鄉(xiāng)村晦暗難辨的權力生態(tài)。

      因此,江西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的四十年,在厚重的歷史文化追尋中,描繪了一幅幅真切生動的生存圖景,觸摸到幾十年來贛鄱大地上的情感脈動,并呈現了鄉(xiāng)土大地的詩意與對自然生態(tài)的守望。這些努力在當代文壇標示出一個明顯的江西文學圖標,邁出了鄉(xiāng)土江西向現代江西挺進的強勁步伐。

      同時也應該看到,鄉(xiāng)土江西的山區(qū)文化特征,決定了江西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的視野不夠開闊。局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保守和狹窄的文化基因,決定了作家很難帶著“江西即中國”的自信,與世界文壇進行對話。在表現形式上,鄉(xiāng)土江西的創(chuàng)作大多追求現實主義的手法,在地域文化的書寫上顯得不夠空靈和神韻。四十年鄉(xiāng)土江西書寫的心路歷程,個體內心世界的復雜與立體化呈現不夠,與厚重的江西傳統文化未能充分地互滲融合。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既要立足鄉(xiāng)土,又要超越鄉(xiāng)土。江西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藝術的飛升,需要進一步處理好時代與歷史的關系,把握江西自古以來的厚重文化傳統和悠久歷史的溝溝褶褶,將鄉(xiāng)土精神與現代精神結合起來,在贛鄱大地上讓個性之花自然綻放。

      猜你喜歡
      江西鄉(xiāng)土作家
      作家談寫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靈感
      善用鄉(xiāng)土歷史資源 提高史料實證素養(yǎng)
      我和我的“作家夢”
      青花瓷里覓南山——江西
      鄉(xiāng)土分外妖嬈
      大作家們二十幾歲在做什么?
      江西是個好地方
      最后的炊煙
      余江县| 台前县| 开鲁县| 新河县| 青神县| 浦城县| 卢龙县| 沙坪坝区| 唐河县| 苗栗市| 陇西县| 清镇市| 永善县| 台江县| 陇西县| 白河县| 额济纳旗| 阿拉善盟| 贵港市| 墨江| 镶黄旗| 赤壁市| 潍坊市| 嘉义县| 洛川县| 奎屯市| 阜平县| 循化| 咸丰县| 固原市| 邵武市| 乡城县| 威信县| 靖州| 余庆县| 巫溪县| 丹东市| 南丰县| 勃利县| 乐山市|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