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
漢末大學者應劭的《風俗演義》中載,漢成帝有次閑得難受,急詔中壘校尉劉向前來閑聊。劉向歷侍宣、元、成三朝,博學多聞,才藝驚人,可謂漢朝典故的“活字典”,正是閑聊的一把好手。
漢成帝也不廢話,上來便問了個十分刁鉆的問題:“朕的先祖文帝,據(jù)世人說從小被高祖拋棄、長大后不知父親所在,于是每天到東門外遙祭。高祖在夢中見到一個小孩向他祭拜,便遣人尋訪,果然找到文帝,立為代王。但封王路上有事耽擱,如果逾期便失去王位??蓵r間卻暫停在正午12點,直到文帝就封完畢日才西移。稱帝后文帝恭自節(jié)儉,用群臣上疏的書袋縫制未央宮前殿的帷幕。侍奉皇太后薄氏盡心盡力,親嘗湯藥。太后崩后又枕土塊、吃稠粥,服喪三年,以致引發(fā)大病。文帝推己及人,認為三年之喪不順人情,定出36天的較短喪期。天下從楚漢之爭中恢復,顯出升平之氣。天下監(jiān)獄中只有寥寥300個囚犯,一斤米才賣一錢,有這回事嗎?”
漢成帝像小學生背課文般噼里啪啦一大套,但凡有點心計的都知道下邊應是鼓掌時間。但劉向在漢元帝時就兩次因上疏言事被收監(jiān)入獄,他最擅長的就是借古諷今,而且特別鐘情于陰陽五行學說,動不動就拋出“偉光正”的天道來壓皇帝?,F(xiàn)在漢成帝跑到他面前要掌聲,可真是搞錯了對象。
果不其然,劉向連眼皮都沒眨,張口就把漢成帝懟了回來,“關于你祖宗的一切除他本人外都是偽造的!文帝雖然節(jié)儉,但未央宮前殿因為要接待重臣、外賓,體統(tǒng)所關,所以仍是壯麗輝煌,不存在書囊為帷的事情。薄太后在她的孫子景帝即位兩年零四個月后才駕崩,死在了文帝后邊,試想文帝怎么可能去給老娘守孝呢?當時胡強漢弱,匈奴多次入侵,民不聊生才是真的……文帝的政績還不如宣帝,天下不能稱為升平!”
漢成帝被懟得啞口無言,準備好的臺詞一句也沒有用上,只好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決定再敲打一下劉向,便說:“后世都說文帝治理天下幾至太平盛世,功德可以與周成王比肩,那么這些公論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劉向看他一副挨呲不夠的樣子,決定徹底成全他,“那都是上疏言事的人瞎編的。你祖宗脾氣倒是很好,有人君之度。群臣不分大小,甚至老百姓都能上疏面圣。那些言事者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回家一演繹,你祖先就成‘眾善所歸了。要說文帝能躬示勤儉、容人懷讓,這也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好像比你爺爺宣帝強。但說到聰明遠見,能記住數(shù)十年前的往事,日理萬機且井井有條,那么文帝很可能還比不上宣帝?!?/p>
被下屬懟到這種程度,估計漢成帝的心理陰影面積不小,雖然面上不好發(fā)作,但心里肯定早說:“我不喜歡歷史學家!”
編輯/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