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yǎng)是我國教育部近幾年提出的新內容,其要求在小學教育階段,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考上好成績,而是要求學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素養(yǎng),能在其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運用到所學的知識。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僅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很少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不利于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因此,在實際中,必須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興趣
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快速掌握知識的基礎,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就會獲得愉悅的學習情感,這樣就可以更加主動地進行資料收集、問題分析,然后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在實際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七巧板,讓學生自己動手發(fā)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規(guī)律,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拼接一個大的平行四邊形。學生在整個動手操作中,會感受到極大的樂趣,同時學生在制作平行四邊形的過程中,也會更加主動地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愉悅的氛圍,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態(tài)度,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知識。
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
在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做到多元教育,一方面教師需要采用多元的教學手段,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樹立多元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自身的解讀作為標準答案,要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方向進行問題思考、探究,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問題、質疑提問能力。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角的初步認識》的相關知識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猜一猜”的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場景:將五角星的5個角、三角形的3個角、長方形的4個角露出來,其他部分掩蓋住,讓學生對猜一猜都是什么圖形,讓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引出“角”的概念。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角有什么特征,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角,并引導學生在做角的過程中,感受到角的大小,并嘗試通過角的比較來判斷角的大小,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尺子來學會畫角。通過這樣的課堂設置,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展開數學知識學習,同時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總結分析能力,有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構建師生互動動態(tài)課堂
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進一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不能采取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手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對于課堂互動,可以分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兩種情況,通過師生互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識,而生生互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進行問題思考。
例如,教師在講解《時、分、秒》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為學生播放一段新年倒計時的視頻,并讓學生說說新年倒計時表達了什么,經過學生之間的短暫交流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秒是計量時間很短的單位,讓學生討論一下關于生活中秒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對秒有一定的認識。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秒針走動過程,并讓學生觀察秒針走動一圈一共用了多少秒?而秒針走了一圈,分針又走了幾個小格?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感悟一分鐘,并用多媒體播放鐘表的滴答聲,使學生對分秒的關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過設置這樣的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愿意參與課堂,而學生與教師的良好互動,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分、秒》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的鐘表展示在課堂上,讓學生從生活中感悟這部分知識,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本,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將注意力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上,不能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要看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水平、個體修養(yǎng)、文化素質等都可以得到全面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出更加符合時代需求的現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