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日益豐富和先進,教師的待遇也在不斷提高,但是校園中的教師真的幸福嗎?而女教師作為教師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們的職業(yè)幸福感又如何?這個問題引起筆者的關注和思考。
現狀調查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個人訪談等方式,深入了解臨夏回民中學女教師的實際工作狀況和對工作的主觀感受,并在此基礎上對她們的職業(yè)幸福感現狀作出一些分析。參與調查的共有100名女教師。在工作方面認為“很幸?!钡膬H有15%,認為“一般幸?!钡恼?7%,“談不上幸?!钡挠?8%;認為“工作壓力很大”的有63%,“壓力一般”的28%,而“沒有壓力”的僅占9%;在問到“結束一天的工作時,你的感覺”這個問題時,62%的女教師表示“疲憊不堪”(這部分主要是班主任和高三任課教師),感覺“有些累”的有23%,而覺得“輕松”的只有15%;對于“工作的感受”,說“非常熱愛”的有13%,“喜歡但有壓力”的有34%,認為“比較復雜,難以言表”的有23%,感覺“厭倦”的則占到30%;“最影響職業(yè)幸福感的因素”中,排序依次是“積極正面的社會認同 ”“學生考出好成績 ”“自我能力得到提升 ”“較高的收入”;在工作中“感覺不幸福的主要原因”里,排序依次是“學生的不配合和家長的不理解 ”“很少獲得成就感 ”“工作繁瑣機械 ”“評價機制不合理”。以上調查結果總體上表明,臨夏回民中學女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偏低。
現狀分析
臨夏回民中學所在的臨夏回族自治州是一個典型的回族聚居區(qū),歷史上對學校教育重視程度不足。這種情況在近些年來有了明顯改善,學校基礎教育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尤其是高中教育,學生人數驟增,生源素質卻堪憂。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女教師一方面背負著傳統(tǒng)社會沉重的責任和負擔,另一方面面對的是升學壓力與工作壓力的倍增。
在極大的升學壓力下,日復一日的早出晚歸,使教師身心疲憊,易產生職業(yè)倦怠。同時,教學評價、職稱評審等壓力使教師難以感受到教育本身帶來的幸福,職業(yè)幸福感越來越低。臨夏回民中學的女教師受地域特色影響,大部分家庭分工的負擔更重,而且由于生理原因,男女教師在精力上有差異,尤其在有孩子以后更為明顯,使得她們在完成同樣的工作量的時候,身心疲憊的程度更深,更容易感到焦慮?!芭處煛边@一特殊的職業(yè)角色給她們帶來的壓力遠遠大于“光環(huán)”。
臨夏回民中學作為州府高中,招生面向周邊縣鄉(xiāng),大部分學生在校住宿,家庭教育在某種程度上的缺失使得教師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和義務。生源參差不齊,部分學生難管理、難教育,教師的精力不僅僅花費在教學上,還要浪費在事無巨細的管理上。更有甚者,由于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少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配合,一味地認為教育的全盤任務都是學校和教師的,遇到學校發(fā)生的一些偶發(fā)事件時,常常直接向教師興師問罪,使得教師身心俱疲。而女教師應對類似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和承壓能力相對較低,性別特點又使得她們更為敏感,所以她們的職業(yè)幸福感更易受到類似負面事件的影響。
提升職業(yè)幸福感的建議
注重人文關懷
以人為本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教師的職業(yè)性質以及女性的特殊角色使她們更需要精神上的關懷,因此,來自社會的公正的評價、學校領導的關愛、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學生的尊重,都能讓她們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不僅能夠增強她們工作的信心,職業(yè)幸福感也會隨之提升。
改進評價機制
給學生減負的同時,給教師減壓也非常必要?,F行的教師評價制度,往往是單一單向的評價體系,其弊端在于缺乏評價過程中評價者與評價對象間的有效溝通,缺乏考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成功的教師評價機制應該不僅能使實施教師評價機制的組織受益,而且能使得這一組織中的每個成員受益。它將重新激發(fā)動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改善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的關系,增強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自我調節(jié),踐行積極心理學理念
女教師也要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改變陳舊觀念,對工作中的問題形成正確合理的認識,在正確的價值觀引領下,增強對自己職業(yè)的認同,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由于情緒的彌散性和感染性,教師的情緒往往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因此,我們要讓幸福、仁愛、激情、欣喜、幽默、樂觀等積極情緒成為教師的主導心態(tài)??梢酝ㄟ^分享彼此的積極情緒、相互關心來建立愛,也可以通過包容、承諾、共鳴來形成愛。
著名教育家葉瀾曾說:“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惫P者希望,通過對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現狀調查及提升研究,為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校加強科學管理,維護并改善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進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奠定一定的基礎,為促進民族地區(qū)教育的良性發(fā)展及構建和諧社會產生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