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耶律楚材作品存佚情況考辨

      2019-01-03 17:07:03
      關(guān)鍵詞:耶律楚材梅溪文集

      和 談

      (新疆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耶律楚材為蒙元開國文臣,一生創(chuàng)作詩文及儒學(xué)、歷法、術(shù)數(shù)作品較多。關(guān)于他作品的存佚情況,劉曉曾在《耶律楚材評傳》中有過簡略介紹,但限于著作體例,未能詳細(xì)展開。除此之外,尚無全面研究的成果出現(xiàn)。因此,很有必要對其全部作品的存佚情況進(jìn)行梳理和考辨。

      從目前掌握的國內(nèi)外藏書情況來看,耶律楚材著作留存至今且有明確署名者除《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外,尚有《西游錄》二卷?!缎L(fēng)慶會錄》與存于《元史》中的《庚午元歷》二卷,通過考辨,亦可確定為耶律楚材著作。其余作品,則散見于《永樂大典》殘卷、地方志、書法作品及清代類書中。

      1 耶律楚材文集版本考述

      對于耶律楚材作品的數(shù)量,現(xiàn)存的目錄學(xué)著作記載并不統(tǒng)一。明初楊士奇所編《文淵閣書目》載:“耶律《湛然居士集》,一部,十七冊,殘缺”; 又曰:“耶律《湛然居士集》,一部,三冊,闕?!盵1]115因這兩條記錄前后相連,名稱相同,當(dāng)為同一版本,只是保存情況不同而已。明成化年間成書的《秘閣書目》亦載:“耶律《湛然居士集》”,下有小注“十七(冊)”[2]664,與《文淵閣書目》第一條記錄同,可證此時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雖然殘缺,但尚存十七冊。其后孫能傳、張萱等撰《內(nèi)閣藏書目錄》,則曰:“中書令《湛然居士文集》十三冊,不全?!逼湎伦⒃疲骸霸沙闹踩寰?。闕七卷至十二卷、二十二、二十三卷?!盵2]510其卷數(shù)與焦竑《國史經(jīng)籍志》所載“移剌楚材《湛然集》三十五卷”相同,但書名小異。但《國史經(jīng)籍志》又載“耶律楚材集十二卷”,不詳何故,大約耶律楚材有全集和詩文集兩種版本傳世,故卷數(shù)與題名不同。查明末黃虞稷的《千頃堂書目》,先曰:“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三十五卷”,小字注云:“缺七卷至十二卷,又缺二十二卷、二十三卷?!痹僭唬骸坝?,《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小字注云:“中書省都事宗仲亨輯?!庇墒侵耸木碇墩咳痪邮课募窞樵娢暮霞?,而三十五卷之《湛然居士集》則為全集。除此之外,該書在天文類補載:“耶律楚材《庚午元歷》二卷。又,《歷說》。又,《乙未元歷》。[注]按,此《乙未元歷》當(dāng)為其父耶律履所撰,而耶律楚材刊印之。又或《乙未元歷》乃經(jīng)過耶律楚材修訂,故后人歸于其名下。又,《回鶻歷》。”[注]按,此即宋子貞撰《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所云“麻答把歷”。筆者懷疑此歷為耶律楚材翻譯回鶻歷法,為譯著而非原著。在五行類補載“耶律楚材《五星秘語》一卷。又,《先知大數(shù)》一卷?!痹谌寮翌愌a載“耶律楚材《皇極經(jīng)世義》”??梢娭撩鞒┠?,耶律楚材著作除詩文外,尚存有儒學(xué)、歷法、術(shù)數(shù)等多種。

      至清,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卷四“別集類”載:“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三十五卷。又,十四卷?!逼湎掠行∽⒃疲骸爸袝际伦谥俸噍??!盵3]42則十四卷本亦被稱作《湛然居士集》。此外,該書卷二“地理類”載:“耶律楚材《西游錄》[3]25”,卷三“儒家類”載:“耶律楚材《皇極經(jīng)世義》”[3]28,同卷“歷算類”載:“耶律楚材《西征庚午元歷》,二卷”[3]32,“五行類”載:“耶律楚材《五行秘語》[3]33,一卷; 《先知大數(shù)》,一卷”,“釋道類”載:“耶律楚材《辨邪論》”[3]37等文。錢大昕見到的這些著作,除了全集本外,還有單行本,但他對于存佚情況則未注明。

      今人查洪德和李軍在《元代文學(xué)文獻(xiàn)學(xué)》一書中說:“耶律楚材文集,《補元史藝文志》作三十五卷,《也是園藏書目》作二十二卷,《補三史藝文志》作十二卷,均未見?!盵4]27-28認(rèn)為耶律楚材全集卷數(shù)不一,至今均已經(jīng)亡佚。

      綜上所考,耶律楚材的著作集至少有兩種,其一曰《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為宗仲亨所輯,今存; 其二曰《湛然居士集》,三十五卷,當(dāng)為其全集,但由于各種原因而散佚,故各目錄書所言之卷、冊數(shù)不同,其晚年(1237~1244年)所著詩文及儒學(xué)、歷算、五行類著作當(dāng)都包括在內(nèi),但此版本文集已亡佚。

      十四卷之《湛然居士文集》今存,古籍版本主要有七種,分別是《四部叢刊》影印元刊本[注]按,《四部叢刊》本題名作“《湛然居士集》”,但仍為十四卷本詩文集。、《四庫全書》本、漸西村舍本、傅增湘批校本、顧廣圻題跋的清抄本、朱之赤校正的明抄本、李文田注釋的清抄本等?!端牟繀部房逃r用無錫孫氏小淥天藏影元本,是為祖本,今人謝方有點校本,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對于此本,王國維和劉曉均有考述,認(rèn)為前九卷編成于1233年,而后五卷詩文則寫于1234年至1236年,而1237年至去世之1244年則無一篇詩文見于此集。

      《西游錄》作于1228年,刊行于1229年。劉曉據(jù)該書末尾署“燕京中書侍郎宅刊行”,認(rèn)為“是耶律楚材自己印行的一本書”[5]661,結(jié)合下文對《玄風(fēng)慶會錄》署名者的考辨,此說當(dāng)為確論。此書久佚,前半部分被節(jié)錄保留在盛如梓的《庶齋老學(xué)叢談》中,后半部分在中國則無從得見其詳。至1926年,日本人神田信暢在宮內(nèi)省圖書寮(今名為:宮內(nèi)廳書陵部)發(fā)現(xiàn)了《西游錄》舊鈔足本,1927年在日本排印出版,王國維曾據(jù)舊鈔本全文抄錄,現(xiàn)藏于國家圖書館。其后羅振玉根據(jù)神田排印本重印,收在《六經(jīng)堪叢書》中。據(jù)劉曉考察,“1962年,姚從吾先生在臺灣發(fā)表了他的詳注本。同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xué)學(xué)者羅依果(Igor de Rechewiltz)也發(fā)表了他的英文譯注本。1981年,中華書局出版了向達(dá)先生校注的版本,是為中國目前最為常見的版本”[5]162。

      2 《玄風(fēng)慶會錄》與《元史》所載《庚午元歷》作者為耶律楚材辨

      2.1 《玄風(fēng)慶會錄》作者辨析

      《正統(tǒng)道藏》載有《玄風(fēng)慶會錄》一部,署名曰:“元侍臣昭武大將軍尚書禮部侍郎移剌楚才奉敕編錄?!盵注]向達(dá)在校注《西游錄》時,“頗疑這部書刊于元世祖之時,針對楚材《西游錄》而作?!缎L(fēng)慶會錄》的作者結(jié)銜不對,明代王世貞就曾懷疑,近代陳銘珪以為系李志常的門人所輯?!痹斠娤蜻_(dá)校注《西游錄》,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1頁。耶律楚材本名移剌楚才[6],可知此書為耶律楚材生前所編撰。為進(jìn)一步證明此書作者,今用情景再現(xiàn)法再加辨析。該書記成吉思汗的文字曰:“令左右錄之,仍敕志以漢字,意示不忘?!盵7]目前尚未見到成吉思汗懂漢語的支撐材料,且他大部分時間在蒙古高原一帶活動,身邊之人絕大多數(shù)是蒙古諸部人,幾乎沒有學(xué)說漢語的機會,因此,即便他稍懂一點,水平也不會太高。另一方面的情況是丘處機不懂蒙古語。而耶律楚材精通天文地理諸子百家書,既通漢語,又會說蒙古語,丘處機所講內(nèi)容深奧難懂,故有可能令耶律楚材做翻譯,并記錄下來。再從耶律楚材與丘處機在西域時過從甚密,經(jīng)常進(jìn)行詩文唱和的情況判斷,陪伴丘處機并給他做翻譯之人,其中必有耶律楚材,即《長春真人西游記》中所謂陪同的侍從官之一,否則丘處機在西域可能與外界人士難以交流,而他們二人也難以經(jīng)常進(jìn)行詩文唱和。以此判斷,《玄風(fēng)慶會錄》的記錄整理者確實如書中所標(biāo)為耶律楚材。

      2.2 《元史》所載《庚午元歷》作者辨析

      十四卷《湛然居士文集》中有《進(jìn)征西庚午元歷表》,明言此歷作于西域。當(dāng)時耶律楚材因為《大明歷》對天象測算不夠精準(zhǔn),且“西域、中原,地里殊遠(yuǎn)”[8]186,所以“增損節(jié)氣之分,減周天之秒,去文終之率,治月轉(zhuǎn)之馀,課兩耀之后先,調(diào)五行之出沒”,“創(chuàng)立里差以增損之”,而“驗之于天,若合符契”,“雖東西數(shù)萬里不復(fù)差矣”[8]186?!陡缭獨v》不見于諸集所載,亦無單行本。但查《元史》,則見收于《歷志》,名曰《庚午元歷》,分上下兩部,其序言敘其制歷緣由,并曰:“表上之,然不果頒用。”[9]1120又曰:“《庚午元歷》雖未嘗頒用,其為書猶在,因附著于后,使來者有考焉?!盵9]1120詳考?xì)v中內(nèi)容,則有列表增損二十四節(jié)氣之分秒,設(shè)置損益率、初末率等,詳細(xì)說明求里差之術(shù)[9]265-1341,與《進(jìn)征西庚午元歷表》所言正相符合,可知此歷必為耶律楚材所作。

      此歷作于西域之尋思干(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首都撒馬爾干),而西域日出時間比中原至少晚兩個小時,節(jié)氣與中原也有所不同,日食、月食等情況的時間與狀況與中原必然相異,因此,中原歷法在西域測算必然不會準(zhǔn)確,耶律楚材結(jié)合回鶻歷法,根據(jù)當(dāng)?shù)禺?dāng)時的情況進(jìn)行增損,以適應(yīng)變化了的情況。但在中華書局1976年出版《元史》時,卻沒考慮這種特殊情況,多以金《大明歷》、宋《紀(jì)元歷》為據(jù)進(jìn)行增刪,從而破壞原作面貌,甚為可惜。

      3 《永樂大典》殘本及嘉靖《輝縣志》所收耶律楚材詩文考辨

      3.1 《永樂大典》殘本所收耶律楚材詩文考辨

      《永樂大典》收錄了耶律楚材的許多詩文,其中有一部分為十四卷本《湛然居士文集》所不載,大約為1236年以后的作品。以欒貴明《永樂大典索引》中所引耶律楚材詩與《湛然居士文集》相對照,考辨如下:

      3.1.1 題目相同者

      《敏之學(xué)士遠(yuǎn)寄新詩七十韻,捧讀之馀,續(xù)貂以尾,聊資一笑》《云漢遠(yuǎn)寄新詩四十韻因和而謝之》《錄寄新詩呈沖霄》《松月老人寄詩因用元韻》《紅梅》《謝王巨川惠臘梅因用其韻》《答倪公故人》《過燕京和陳秀玉韻》《送文叔南行》《示石州劉企賢》《示忘憂并序》《寄德明》《再用韻寄摶霄二首》《寄景賢》《寄天山周敬之》《寄移剌子春》《寄南塘老人張子真》《寄沙井劉子春》《寄張鳴道》《寄張子聞》《寄景賢十首》《寄移剌國寶》《恨離師太早,淘汰未精,起乳慕之念,作是詩以寄之》《寄光祖》《非熊兄弟餞予之燕再用振之韻》。

      3.1.2 題目小異,實為一詩者

      《高庭英索詩強為一絕》,《湛然居士文集》本作《過平陽高庭英索詩強為一絕》。《送德潤南》,《湛然居士文集》本作《送德潤南行》?!兜肋^東勝秦帥席上繼杜受之韻》,《湛然居士文集》本作《扈從旋師道過東勝秦帥席上繼杜受之韻》?!逗蛥堑旅鬟€燕》,《湛然居士文集》本作《還燕和吳德明一首》。

      3.1.3 《湛然居士文集》未收者略考

      見于《永樂大典索引》卻不見于《湛然居士文集》者共有四題五首,分別為:《與賈仲論詩》《和彥長老絕句》《臘梅二首》《禪隱堂為蘇州僧希元題,堂在蘇州城中》。

      前四首為耶律楚材所作可能性較大,后一首詩題云《(禪隱)堂在蘇州城中》,似非楚材所作。辨正如下:其一,蘇州當(dāng)時為南宋轄地,耶律楚材從未有過出使南宋的經(jīng)歷,無從游歷蘇州,如何去“在蘇州城中”的禪隱堂?且此蘇州之堂名為誰所題,楚材如何知道得如此清楚?其二,詳查古代詩文集,發(fā)現(xiàn)蔡襄《端明集》卷五有此詩,詩題作《題僧希元禪隱堂》,下有小字注曰:“院在蘇州城中?!?從其經(jīng)歷來看,亦相吻合,故此詩當(dāng)為蔡襄所作,《永樂大典》繕寫者署名誤作耶律楚材。

      3.2 嘉靖《輝縣志》所收耶律楚材《梅溪十詠》寫作時間補考

      《梅溪十詠》,從題目上看,是為組詩,總數(shù)為十首,但目前僅存九首,另一首已亡佚。這組詩不見于《湛然居士文集》,但存于嘉靖六年所修《輝縣志》中,朱元元撰《耶律楚材與〈梅溪十詠〉》,認(rèn)為耶律楚材“極可能曾于公元1232~1236年中某一段時間,在輝縣之梅溪小住并寫了《梅溪十詠》”[10]。輝縣之梅溪,據(jù)《河南通志》載:“梅溪在輝縣西四里百泉之涯。”[11]從現(xiàn)存的這九首詩及耶律楚材的人生經(jīng)歷來看,此論大體不差,然其論證稍有不足,茲補考如下:

      從這組詩第一首所言“冷落梅溪二十年”進(jìn)行推斷,耶律楚材大約二十年前曾到這里,另外,根據(jù)第九首中“素餐十稔我胡然”一句可知,耶律楚材已經(jīng)歷西域十年生活,故此時必為1227年之后。再結(jié)合第六首首句“湛然垂老不愁貧”來看,耶律楚材作此詩時年齡應(yīng)在四十歲以上,由此可進(jìn)一步推斷時間應(yīng)在1230年以后。又,其子耶律鑄詩中有《謹(jǐn)次尊大人領(lǐng)省懷梅溪詩韻》,此詩作于1239年,可知耶律楚材在梅溪作詩時必定在此年之前。據(jù)劉曉考察,耶律楚材大約“于1211年出職為開州同知”[5]50。開州,即今河南濮陽,耶律楚材任開州同知時或曾到過衛(wèi)縣之梅溪。1231年冬十二月,耶律楚材隨蒙古大軍經(jīng)濟源(今河南濟源),東進(jìn)白坡,并停留在黃河以北的河南地區(qū),或許就在梅溪所在之衛(wèi)縣(今河南輝縣)。由以上情況分析,1231年耶律楚材42歲,再次到此處時恰好經(jīng)過20年,故有“冷落梅溪二十年”之句。

      4 其余佚詩、詞、文及僅存題目之作辨析

      4.1 《送劉陽門》

      關(guān)于耶律楚材留存于后世書法作品中之詩作,題目為后人所加,一作《送劉陽門詩》,一作《送劉滿詩》,源于對該作品中耶律楚材稱呼“陽門劉滿”的不同取舍。劉曉在《耶律楚材評傳》中誤以為是兩首詩,大約是未見到此書法作品之故。有關(guān)此書法作品,拙作《耶律楚材家族藝術(shù)教育與創(chuàng)作之史料考述》已述[16],茲不贅言。根據(jù)這幅書法作品的內(nèi)容,茲定其題目為《送劉滿》,并將詩后之說明文字置于詩題之下以為序文。詩作內(nèi)容調(diào)整過錄如下:

      庚子之冬十月既望,陽門劉滿將行,索詩。以此贈之,賞其能治也。暴官猾吏豈不愧哉。玉泉。

      云宣黎庶半逋逃,獨爾千民按堵牢。

      已預(yù)天朝能吏數(shù),清名何啻泰山高。[12]

      (《送劉滿》)

      4.2 《小溪》《溪上》作者考辨

      康熙年間所編類書《御定淵鑒類函》中引用了耶律楚材的許多詩,其中卷三百五十八“兩岸桃花”和“三聲漁笛”條引元耶律楚材《小溪》詩曰:

      小溪流水碧于油,終日忘機羨白鷗。

      兩岸桃花春色里,可能容個釣魚舟?

      又《溪上》詩曰:

      蘆花遠(yuǎn)映釣舟行,漁笛時聞三兩聲。

      一陣西風(fēng)吹雨散,夕陽還在水邊明。[13]

      查此二詩,不見于《湛然居士文集》和耶律楚材其余著作,但見于劉秉忠的《藏春集》?!对娺x》初集卷十二收此二詩,亦署名劉秉忠??芍硕娮髡邽閯⒈叶且沙模队Y鑒類函》誤。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大約是由于耶律楚材謚號為文正,而劉秉忠初謚文貞,元成宗時改謚文正,二人謚號相同; 且二人均崇信佛教,詩中有佛禪之理趣,編纂者不加辨別,故致混淆。

      4.3 康熙《御定佩文韻府》所引耶律楚材二詩句辨誤

      《御定佩文韻府》卷二之二“兩兩逄”條引耶律楚材詩“冰雪仙姿兩兩逄”。[14]此句詩不見于耶律楚材現(xiàn)存著作中。通過查找,發(fā)現(xiàn)吳澄《吳文正集》卷九十四有《疊葉梅》詩:

      羅浮夢斷杳無蹤,冰雪仙姿兩兩逢??c袂怯單寒后襲,粉妝嫌薄曉來濃。迎風(fēng)一笑知顏厚,臨水相看見影重。道眼只將平等視,玉環(huán)飛燕總天容?!盵15]

      明曹學(xué)佺《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三十九和清顧嗣立《元詩選》初集卷十七均選此詩,作者為吳澄,據(jù)此可知此句詩作者為吳澄而非耶律楚材。從律詩格律要求判斷,此詩用上平二冬韻,“兩兩逄”明顯錯誤,當(dāng)作“兩兩逢”。

      《御定佩文韻府》同卷“蒙茸”條引耶律楚材詩“雨馀花潤草蒙茸”。此句詩同樣不見于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和其他著作中,而見于劉秉忠的《藏春集》和顧嗣立的《元詩選》,作者為劉秉忠,詩題為《雨過登樓》,全詩如下:

      錦里春光曉望中,雨馀花潤草蒙茸。青山尚在浮煙里,樓上分明見幾峰。

      根據(jù)上文對《小溪》《溪上》作者的考辨,結(jié)合此三人均在元朝位居宰輔,謚號亦同為文正的情況,可判斷《御定佩文韻府》在編選時對此二句亦未詳加辨析而致淆誤。

      4.4 耶律楚材在七真洞留題詞作考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卷六十七《山行記》,記載游甕山華嚴(yán)寺之經(jīng)過:

      寺有洞五,其下洞鑿為方室,深可二三丈,東壁有元耶律楚材詩刻,尚存緣崖上。

      明王樵《方麓集》卷七亦有《游西山記》,記載略同,云:

      一自大同出使回,經(jīng)華嚴(yán)寺,上翠華巖,憩七真洞。題詩云:“似我華陽洞,何時住七真。問僧僧不語,為拂石床塵?!倍瓷顝V可二三丈,中有石床。東有耶律楚材詩,鍥于石緣崖上。

      明文肇祉《文氏五家集》卷十四《西山玉泉亭》:

      湖映玉泉西,泉亭傍石溪。呂公祠洞古,耶律楚材題。

      西山即甕山。只可惜不知耶律楚材此詩為何題目,亦不詳其內(nèi)容。

      耶律楚材存世詞作只有一首,不見于《湛然居士文集》,但后世至西山七真洞者見到洞中留有此詞。明黎民表《瑤石山人稿》卷八《華巖洞有耶律楚材、故桓夏公石刻》詩云:

      深壑因誰造,揮斤亦有神。江山留王氣,題詠待詞人。泉作窗間雨,苔生石上塵。碧紗籠底墨,蕭索竟千春。

      其下有小字注曰:“耶律詞云:‘江山王氣空千載。’”此詩與李東陽、王樵所言之洞相同,但此處明言“詞”,而李、王二人云“詩”,蓋李、王二人未對詩詞作嚴(yán)格區(qū)分。查清《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八十五,方知耶律楚材詞原貌,該文曰:

      原耶律楚材《鷓鴣天》詞:花界傾頹事已遷,浩歌遙望意茫然。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fēng)又一年。橫翠嶂,架寒煙,野花平碧怨啼鵑。不知何限人間夢,并觸沈思到酒邊。

      此文與《華巖洞有耶律楚材故桓夏公石刻》小注“江山王氣空千載”有一字之差。但極為重要的是,該書在此詞后標(biāo)注源自《湛然居士集》,而《御選歷代詩馀》卷一百九在“詞人姓氏”中專列耶律楚材一家,說明《湛然居士集》中可能還有若干數(shù)量的詞作。只是這些詞作存世者僅有一首,其余均已亡佚。今人唐圭璋編《全金元詞》收錄此詞。

      4.5 耶律楚材起草詔書考

      據(jù)劉曉《耶律楚材評傳》所言,耶律楚材曾受成吉思汗之命,草詔催促丘處機西行,并說:“這份詔書的內(nèi)容不見于《湛然居士文集》,但收于元末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中?!盵5]74查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其詔書共有兩份,首尾完整,文字古雅,從行文風(fēng)格來看,當(dāng)出自一人之手,而絕非成吉思汗所親為。[17]120-122將這兩份詔書與耶律楚材所作的表、書、序等相對照,可知其風(fēng)格相似,用詞用語也有類似之處。從現(xiàn)存的文獻(xiàn)資料來看,成吉思汗西征時,身邊除了耶律楚材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精通漢語且擅長文學(xué)之士,故劉曉之推斷可以成立。但不知劉曉為何只認(rèn)為第二份催促丘處機西行者為耶律楚材所起草,或許因為《南村輟耕錄》所言第一份詔書是“遣近侍劉仲祿持手詔致聘”[17]120的緣故。由此可以推測,此二封詔書當(dāng)為耶律楚材所作。

      除此之外,《元史·耶律楚材傳》及宋子貞所撰《神道碑》中尚有若干奏議片段,也應(yīng)屬于《湛然居士集》中之內(nèi)容,但可惜題目不存。

      4.6 從耶律鑄《雙溪醉隱集》所載和詩考辨耶律楚材詩作

      耶律鑄《雙溪醉隱集》中的和詩數(shù)量不多,大約是因為其早居相位之緣故。在這些和詩中,大部分是對其父耶律楚材之作的追和。在詩題中,耶律鑄對其父的稱謂為“尊大人領(lǐng)省”,此是因耶律楚材擔(dān)任中書省最高長官,領(lǐng)中書省事之緣故。

      現(xiàn)將這些和詩羅列如下:《謹(jǐn)用尊大人領(lǐng)省〈十六夜月〉詩韻》《謹(jǐn)用尊大人領(lǐng)省〈龍庭風(fēng)雪〉詩韻二首》《謹(jǐn)和尊大人領(lǐng)省“雷”字韻》《謹(jǐn)次尊大人領(lǐng)省〈火絨〉詩韻并序》《謹(jǐn)和尊大人領(lǐng)省〈沙場懷古〉兼〈四娛齋〉韻》《謹(jǐn)次尊大人領(lǐng)省〈懷梅溪〉詩韻》《謹(jǐn)次尊大人領(lǐng)省〈題靈春園〉詩韻》。

      查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以上詩題均未收錄??芍沙纳杏小妒乖隆贰洱埻ワL(fēng)雪》《火絨》《沙場懷古》《四娛齋》《懷梅溪》《題靈春園》等詩。這些詩今亦不存。

      王國維在《耶律文正公年譜》中認(rèn)為,《湛然居士文集》中的詩文作于1236年之前。耶律鑄所和耶律楚材詩不見于《湛然居士文集》,當(dāng)為1236年至1244年所作,而耶律鑄生于1221年,作這些和詩時的年齡在16~24歲之間,從常理判斷,亦較合理。

      5 結(jié) 語

      綜上所述,耶律楚材目前存世作品完整者有《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西游錄》二卷、《玄風(fēng)慶會錄》一部、《庚午元歷》二卷,散見于《永樂大典》殘本、方志、石刻、書法作品等文獻(xiàn)中的佚詩共十四首、詞一首、佚文兩篇,僅存詩題者七首。

      猜你喜歡
      耶律楚材梅溪文集
      《熊鐵基文集》出版
      劉靜設(shè)計作品(二)
      大眾文藝(2021年20期)2021-11-10 06:04:56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郭漢城文集》簡介
      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
      婷婷聊古詩
      捏只可愛的哈士奇
      童話世界(2018年17期)2018-07-30 01:52:18
      “不識抬舉”的耶律楚材
      “不識抬舉”的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為中書令諸問題之探討
      油尖旺区| 叙永县| 安庆市| 峡江县| 海淀区| 汉沽区| 信阳市| 汪清县| 博兴县| 龙里县| 卫辉市| 礼泉县| 济宁市| 广宗县| 万宁市| 中宁县| 大化| 新营市| 五常市| 高邑县| 武强县| 宜城市| 合川市| 丹凤县| 沧州市| 内丘县| 石渠县| 溆浦县| 洛隆县| 呼图壁县| 班戈县| 彭山县| 广东省| 樟树市| 汾阳市| 志丹县| 湘乡市| 高州市| 阳新县| 滦平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