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洪芬
曾看到一段很“扎心”的話:“你想讓他保暖,他想的就是好看;你想讓他補充營養(yǎng),他想的只是好吃;你想給他講講人生經(jīng)驗,想讓他少走點彎路,可人家呢?光想的是自由……所以我覺得父母和孩子之間永遠是有時差的。”
只要是身為父母,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段話,都會有頗多感觸。又譬如,天氣冷的時候,我們會讓孩子穿厚實一點的衣物,可孩子卻寧愿“要風度,不要溫度”,你擔心著急,他偏不理不睬……為什么呢?其實細想想,這便是“時差”的表現(xiàn)之一,年齡層次不同,面對的社會群體不同,各自在意的內(nèi)容不同,這便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分歧的所在。
身為父母,尤其是年齡稍長的父母,很多事早已看透、悟透,想著給孩子以經(jīng)驗,卻忘了孩子正是初生牛犢的年紀。
好在,當我們了解和孩子之間有“時差”這種差異的存在,倒也不是束手無策?!皶r差”的存在,一方面需要我們?nèi)フ?,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改善。孩子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做父母的不要不屑去聽,了解孩子的喜好其實非常有利親子關(guān)系的遞進。讀懂孩子的內(nèi)心,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也更利于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愛從來是相互的,當你付出,孩子感受到了,他自然也會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對你真心付出。
“時差”既是親子關(guān)系的障礙,但意識到了利用好了,也可以讓親子關(guān)系“柳暗花明”,多花一點時間給孩子,多懂他們一點,兼具包容和理解,父母子女之間的愛才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