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洪,封 林,稅青全,張 毅
重慶市綦江區(qū)畜牧獸醫(yī)學會
豬場恢復生產前一般應確保周邊3 km 范圍內近6個月無疫情,周邊5 km應無高風險場所。豬場在恢復生產前,還應認真評估自身生物安全漏洞,提高安全等級,特別是要找出導致疫病發(fā)生的關鍵漏洞并改進,例如豬舍密度過高缺乏隔離舍、地面沒有全部硬化、生產區(qū)和生活區(qū)相距太近等。
把豬舍內能搬出去的所有設備和用品(小豬料槽、保溫燈等)全部搬到舍外,對豬舍內進行徹底清洗,特別是糞池,一定要徹底沖洗。清洗、干燥之后,用火焰噴射器對豬舍內所有地方進行表面高溫處理。非洲豬瘟病毒不怕低溫,怕高溫,在60℃以上的環(huán)境中持續(xù)20 min 以上就可以殺死病毒。豬舍設備和工具同樣方法處理后再搬進豬舍。如果場內有裸露的土壤,最好清除表層土壤后,進行地面硬化。
用4%的火堿水,對豬舍和場區(qū)所有地方進行噴灑消毒。干燥后用福爾馬林對豬舍熏蒸消毒,每m3空間用12 g高錳酸鉀+25 mL福爾馬林熏蒸,熏蒸后密閉24 h。這樣消毒重復3次以上。豬場內道路上、圍墻上也要消毒。道路上用2%~4%的火堿多次噴灑,最好能一直保持路面濕潤;豬舍外墻和圍墻,在50 kg水里+1 kg生石灰、2 kg火堿,混合后,把墻壁1.5 m以下的地方刷一遍。家庭養(yǎng)豬場一般吃住都在豬場。要對宿舍、辦公室等地方進行徹底清洗消毒熏蒸。減少人員外出,外出先在場外洗澡、換衣服、消毒,物品進行熏蒸消毒(一般用臭氧消毒機),隔離至少1 d后確認安全再進場。
哨兵豬不要放在一個欄里,而是盡量能覆蓋到豬場每棟豬舍,范圍盡量大,這樣才能起到“哨兵”的意義。30 d后,豬健康正常,并經檢測抗原陰性,即可證明場內不存在非洲豬瘟病毒,這時方可大批量補欄。進豬時要確認豬源地沒有病毒存在,并且運輸過程、車輛、人員,任何一件進場的東西都要經過消毒。
豬舍周圍、入場(戶)道路每3 d 燒堿噴灑或者生石灰拋撒一次。圍墻、豬舍屋檐采用1 000 mg/L含氯制劑噴霧,每日一次,每次持續(xù)1 h。過道每天燒堿噴灑一次,舍內房間、器具每天噴霧一次,飼料房每兩周或者新料進場后使用福爾馬林熏蒸一次,豬圈每7 d帶豬消毒一次。
每三周抽樣采集唾液、環(huán)境樣品檢測非洲豬瘟病毒,連續(xù)檢測3個月后,每兩月檢測一次。散養(yǎng)農戶商品仔豬進場21 d后,抽樣檢測非洲豬瘟感染情況。對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厭食、高熱、皮膚發(fā)紅等癥狀的豬及時采樣送檢。
日常緊閉大門,不留縫隙,防止流浪動物進入;場內禁止養(yǎng)貓、狗等動物;定期滅蚊、滅蠅、滅鼠、殺蟲;定期對豬體和圈舍殺滅蜱蟲和疥螨等寄生蟲;定期除草,場內禁止種植樹木、攀墻植物和果蔬。
豬場病死豬、糞污等廢棄物必須嚴格按照農業(yè)農村部的相關規(guī)范進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