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華 郭 明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農業(yè)農村局 麗水323000)
‘早佳’楊梅是從‘荸薺種’楊梅中選育出的特早熟烏梅類楊梅新品種[1]。麗水市蓮都區(qū)自2013年從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引入1年生小苗及其接穗,采取高接換種及小苗定植,進行區(qū)域試驗。通過近幾年的品種觀察,該品種具有極早熟、果個大、結果性能優(yōu)等特點,試驗園于2017年開始投產,經過連續(xù)幾年觀察,取得了極好的經濟效益,適宜在蓮都區(qū)適度規(guī)模推廣?,F將其在麗水市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楊梅引種試驗園位于碧湖鎮(zhèn)下南山村及里河村,下南山村試驗園海拔高度200m,山地坡度25~45°,土壤為礫質黃壤土,該地區(qū)是蓮都區(qū)傳統楊梅產區(qū)。里河村試驗園為平地,土壤為河流沖積土。兩個試驗園均于2013 年高接換種,原品種為黑炭梅,樹齡為10年。
‘早佳’楊梅品種樹體矮小,樹冠矮化,枝條開張,分枝較少[2]。高接換種的枝條健壯,開張且分支少?;ㄑ恳仔纬桑绻院?,生理落果輕,豐產性能強。
‘早佳’楊梅果實與‘荸薺種’楊梅相似,果實近圓球形,著色均勻,色澤紫黑明亮,果實外觀美,果蒂偏黃綠,著色比‘荸薺種’整齊一致;里河實驗地‘早佳’楊梅平均單果重12.5g,‘荸薺種’楊梅單果重為10.7g,早佳楊梅優(yōu)勢明顯;肉柱圓鈍,肉質較硬,耐貯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風味濃;果核小,可食率95.7%,比‘荸薺種’楊梅93.5%略高;品質優(yōu)良。
試驗園高接換種的于2016年開始投產,小苗定植的于2017 年(栽后第4 年)開始投產,比‘荸薺種’黑炭梅提早1~2年掛果?!缂选瘲蠲返某墒炱谳^為一致,一般年份,露地栽培在麗水地區(qū)于5月27日開始上市,比‘荸薺種’楊梅提前5~7d上市,比‘東魁’楊梅提前15~17d 上 市。2019 年 每667m2產 量 達300kg,豐產性好。由于其上市早,經濟效益極好,商品果平均售價可達50 元·kg-1,每667m2產值達15000元。
定植以2月下旬至3月下旬為宜。與‘荸薺種’楊梅相比,在栽培中為發(fā)揮‘早佳’楊梅成熟早的優(yōu)勢,應選擇光照條件較好的向陽坡地栽培,在平原地地可采用高起壟限根栽培技術;平地常規(guī)栽培模式,株行距配置為5m×6m,每667m2栽22株;采用矮化栽培模式,可將株行距放寬為4m×4m,每667m2栽42株;山地栽培可適度加密。新園栽植需搭配1%~2%雄株。
‘早佳’楊梅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樹形可采用改良開心形,栽植后的1~2年內一般不作任何修剪,以培養(yǎng)樹冠為主;第3~4年,采用撐枝、拉枝、壓枝、吊枝等方式減弱頂端優(yōu)勢,打開光路,讓內膛部分充分通風透光,促進楊梅中短果枝的花芽分化;第5年后,培養(yǎng)3~4 個斜生骨干枝,疏刪內膛直立大枝,培養(yǎng)內膛枝、平行枝、下垂枝形成結果枝,部分結果后的枝條需進行短截更新,疏除過量的花枝及纖細、密生、內膛小側枝。
‘早佳’楊梅需肥規(guī)律是對氮、磷需求量較少,對鉀需求量相對較大。幼齡樹主要以“促”為主,薄肥勤施,采取逐年擴穴深施的方法,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幼樹每年4 月、6月、10 月共施肥3 次,每次每株施入硫酸鉀0.5~1.0kg和尿素0.1kg。成年樹主要以促進結果、提高品質和產量為主,氮(N)磷(P2O5)鉀(K2O)比例以15∶4∶20 為宜,或選擇楊梅專用復合肥,在楊梅果實膨大期(因氣候不同,宜掌握在開花受精后至果實硬核期)施用,成年結果樹每株施用量1~3kg,在樹冠滴水線附近,進行條施、撒施或環(huán)狀施肥,施后蓋土。鋅、錳、硼等微量元素的施用以根外追肥為主。
每年4月下旬及8月上旬,樹冠噴施15%多效唑300 倍液可有效地抑制楊梅春梢旺長,控制秋梢抽發(fā)?;窟^多的楊梅樹,疏刪外圍直立性花枝,花量少的楊梅樹在花前或花后噴施?;ū9麆T跅蠲分x花后20d,開始進行人工疏果,分2~3 次完成,疏除密生果、病蟲果、劣小果、畸形果,每果枝留果2~4個。合理定產,生產精品果。
‘早佳’楊梅品種抗病性較強,病蟲危害較少。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加強常規(guī)性栽培管理,重視冬季清園,增施有機肥,合理控產,增強樹勢,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蓮都區(qū)位于浙西南部地區(qū),傳統‘荸薺種’楊梅上市時間比浙江北部地區(qū)要早7d,而‘早佳’楊梅又比比‘荸薺種’楊梅提前5~7d成熟,極為早熟,其生長結果習性、果實經濟性狀等各個方面在蓮都區(qū)均表現優(yōu)異,有一定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