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凱 劉袆帆 柳建良, 鐘永輝 應曉國 葉 沁
(1.廣東省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 廣州 510000;2.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3.浙江海洋大學食品與醫(yī)藥學院; 4.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食品科學研究所;)
金柚是廣東嶺南特色水果[1],也是廣東最暢銷和經濟效益較高的水果,其品質尤以梅縣的較為優(yōu)質,近年來,梅縣金柚種植面積近2.0×104hm2。
金柚生長過程受氣候、環(huán)境、人為等多種因素影響[2~4],其中降雨量是關鍵的氣候因子之一[5,6],與金柚的糖度息息相關,降雨量相差較大的年份之間金柚品質差異更加明顯[7,8]。因此,本論文對2009~2018近十年梅縣金柚主要采收期10月和11月份的降雨量進行研究,探討降雨量對金柚糖度的影響,為梅縣金柚適宜采收期的選擇提供依據(jù)。
降雨量資料由梅縣氣象站提供。在梅縣區(qū)金柚種植9個主產鎮(zhèn)范圍內選取有代表性的3 種土壤類型(牛肝土、黃泥土、水田),具體土壤養(yǎng)分如下表1所示。
選定60個監(jiān)測點,對金柚果實可溶性固形物(TSS)進行監(jiān)測。從10月8日至12月6日止,每隔13d取1次,共采集樣本6次。所選金柚樹齡20~28年,砧木為梅縣本地酸柚,接穗為梅縣十大優(yōu)質母樹接穗,來源相同。并對樣本按樣次(N)+處理+株號進行標記。
表1 調查產區(qū)土壤基本養(yǎng)分情況
果實樣品采集:在每棵柚樹東南西北4個方位,相同高度采集,每株樹采集4 個果實,其中24 個樣品用東南西北4 個柚樣做成混合樣測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總糖、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
由圖1,近10年中10月份有3年無降雨,年均月降雨量為47.33mm,而11 月份每年有降雨,年均月降雨量76.03mm。10 月份降雨量相當于11 月份的62%%。因此,10 月份無降雨年份的概率大,且降雨量少。10月份極端降雨量在2016 年,達到222mm;11 月份極端降雨量為2011年,最高達205..3mm。
由圖2、3可知,近10年中10月份平均雨日為5.1d、雨日率16%%,去掉極端年份后為4 d,雨日少于5d的年份為5年;而11月份平均雨日為7.3d、雨日率24%%,去掉極端年份后為7d,雨日少于5d 的年份只有1 年。因此,10月份的雨日數(shù)少,雨日率低,去掉極端年份只相當于11 月份的57%%。近10 年雨日日均降雨量兩個月份相差不大。
由表2 可知,近10 年10 月和11 月旬雨日數(shù)分布來看,10 月下旬的雨日數(shù)最少,其次是11 月上旬的,再次是10 月上中旬,最多是11月中下旬。雨日依次為:10月下旬<11月上旬<10 月中旬<10 上旬<11 月中旬<11 月下旬,故10 月中旬至11 月上旬是兩個月中雨日最少的時期。
圖1 2009~2018年10~11月降雨量
圖2 2009~2018年10月和11月降雨天數(shù)比較
10月8日平均糖度11.2%,12月10日平均糖度12.0%,其間10月份降雨量30.3mm,主要集中在15~16日,11月份降雨量88.6mm,2個月只增加0.8%。同時對5033個金柚果實測定糖度,結果表明糖度11%~12%之間的比率最高,占總數(shù)的44.1%。據(jù)監(jiān)測采后后熟40d無損檢測糖度,結果如圖4所示。
圖3 2009~2018年10月和11月日平均降雨量比較
表2 近10年10月11月旬雨日比較表(天)
金柚采收時糖度達到11%%,通過采收儲藏后熟可提高糖度1%~3%,80%%果實糖度可達12%%及以上,耐儲藏、口感脆嫩好,有柚的蜜香味,達到優(yōu)質果標準。
土壤的保水性與金柚的可溶性固形物、糖度等品質可能存在相關性(表3)。
結果表明,水田的金柚糖度最高,其次為牛肝土,黃泥土則較低;總糖含量與可溶性糖含量也與可溶性固形物表現(xiàn)相似。
2009~2018 年的降雨與金柚收購價格情況:有3 年的10 月份無降雨,有利于金柚糖度的積累,品質較好,分別是2009年、2013年(收購均價3.6~5.0 元·kg-1)、2014 年(收購均價4.0~6.0 元·kg-1),其余7 年均有明顯降雨,對梅縣金柚品質影響較大,收購均價在2.4~3.6元·kg-1。
圖4 梅縣金柚貯藏40dd后不同糖度比率
表3 梅縣金柚留樹保鮮品質變化
2009~2018 年的11 月份降雨情況:近10年有降雨且降雨量達中雨及以上,11月最早下第一次中雨時間為11月2至10日,對梅縣金柚品質影響較大。其中以2010 年11 月的降雨量達10.6mm,2014 年的27..6mm 相對較小,2010 年(收購均價)為2.6~3.8 元·kg-1,2014年(收購均價4.0~6.0元·kg-1)。
中雨是24hh 內降水量為10~24..9mm,12 h 內降水量為5~15mm,1h 內降水量為2.6~8mm。根據(jù)近10 年降雨資料和生產實踐、監(jiān)測結果表明,降雨量中雨及以上對果品質影響較大;且受降雨導致糖度下降后,雨日過后數(shù)天雖能回升到原來水平,但果實儲藏性較差,肉質口感差、味淡。
目前梅縣區(qū)柚果采摘時間普遍在立冬前后(11月上中旬),而10月份通常會有小雨或中雨,11 月份多有中至大雨,雨日與雨量最少的時間段為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因此提倡適時提早采收,即10 月20 號~11 月10號。10 月份糖度達11%以上的,即可在上述時間段有3d無雨日后采收入庫。應在第1次下中雨前采收入庫,這樣柚果耐儲藏且通過后熟作用80%果實糖度能提高到12%以上。
今后還需進一步開展金柚應用基礎研究,通過產期調節(jié)栽培技術將金柚成熟期提早至10月上中旬,再延長采收期15d左右,即比現(xiàn)在多增加30d 貨架期。通過氣象數(shù)據(jù),避開雨期,將成熟柚果糖度達11%及以上在第一次下中雨前采收入庫,保障產品品質。亦可通過設施栽培,保障柚果不受降雨影響,留樹保鮮,提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