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程慶軍 田承華 高 鵬 張俊珍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晉中 030600)
高粱具有適應廣、抗逆性強、用途多樣等特點,尤其在洪澇和干旱災害發(fā)生的年份,仍然可以提供口糧,被稱為“救命之谷”[1]。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高粱用途也逐漸發(fā)生變化,由食用逐漸向釀造、飼用等方向發(fā)展。國內高粱85%用于釀造業(yè),優(yōu)質山西老陳醋、優(yōu)質汾酒均以高粱為主料釀制而成,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釀酒所需的大量淀粉、適量蛋白質及礦物質外,更主要的是含有一定量的單寧。適量的單寧對發(fā)酵過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單寧產(chǎn)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質,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風味[2-3]。高粱在釀制品中所起的質佳、味美的獨特作用是玉米和其他原料所不能替代的。
高粱早熟區(qū)占我國高粱種植面積的55%~60%,早熟區(qū)現(xiàn)有品種要么產(chǎn)量較低,要么株高較高,而且主導品種很少,遺傳基礎狹窄,雜種優(yōu)勢模式簡單,存在較大的農業(yè)生產(chǎn)風險。某些病蟲害一旦大面積發(fā)生,將會造成早熟區(qū)高粱嚴重減產(chǎn)[4-5],生產(chǎn)上亟需選育新的早熟品種。鑒于我國高粱早熟區(qū)品種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為了保證釀造企業(yè)優(yōu)質原料的供應,確定了早熟釀造專用高粱新品種的選育目標。晉粱211 是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選不育系CA25A 為母本、自選恢復系ZZB3 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晉粱211 適宜在山西省高粱春播早熟區(qū)春季種植或夏播區(qū)復播種植。
1.1 親本來源 不育系CA25A 是利用早V4F4V4B與ZB203B 雜交,經(jīng)過4 代選育出保持系V4F4V4B/ZB203B 紅粒B,然后通過核代換育成了早熟不育系CA25A。幼苗葉鞘綠色,葉色深綠,葉脈白色,葉片上沖窄小,株型清秀,柱頭較長,生命力強,株高80cm,穗長27cm,穗寬6cm,穗紡錘形,中散穗,黑殼紅粒,穗粒重52.0g,千粒重26.5g。
恢復系ZZB3 是以早熟恢復系J7029 突變體經(jīng)過6 代系統(tǒng)選育育成。幼苗苗勢強,葉鞘綠色,葉色淺綠,葉脈白色,葉片平展,株高135cm,穗長25cm,穗寬10cm,穗棒形,緊穗型,紅殼紅粒,穗粒重67.2g,千粒重30.2g,抗倒伏,抗逆性強,花粉量大,恢復性強。
1.2 選育過程 晉粱211 是2013 年對不育系CA25A 進行廣泛測配,2014 年組合CA25A×ZZB3(編號903)表現(xiàn)出早熟、植株矮、穗長、穗粒重高、產(chǎn)量水平好等特點。2015-2016 年種植品比試驗,編號16ZZ9,2016 年冬在海南進行繁種。2017-2018年在所外進行適應性試驗,農藝性狀與產(chǎn)量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晉雜15 號,同時在所內進行了特異性、一致性、穩(wěn)定性測試。2017 年進行了小面積繁種,命名為晉粱211。
2.1 農藝性狀 該品種屬于早熟機械化釀造高粱品種,出苗至抽穗天數(shù)63d,生育期105.0d,株高110.0cm,穗長33.0cm,穗寬8.0cm,穗圓筒形,中緊穗,紅殼紅粒,粉質,穗粒重65.5g,千粒重26.5g。
2.2 品質 2018 年3 月30 日經(jīng)農業(yè)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晉粱211 籽粒總淀粉72.95%,支鏈淀粉78.14%,粗脂肪3.03%,單寧1.6%,是非常適宜于釀造用的高粱新品種。
2.3 抗性 2018 年11 月15 日通過對絲黑穗病3號生理小種接種鑒定:2 年平均發(fā)病率為15.5%,抗性級別為中抗高粱絲黑穗病。
2017-2018 年參加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qū)、朔州市應縣、忻州市五寨縣、原平市、呂梁市方山縣5 個試驗點高粱新品種適應性試驗,2017 年每hm2平均產(chǎn)量8253kg,比對照品種晉雜15 號增產(chǎn)8.8%,居第1 位,5 個試點全部增產(chǎn);2018 年續(xù)試,平均產(chǎn)量8490kg,比對照品種晉雜15 號增產(chǎn)9.7%,居第1 位,5 個試點全部增產(chǎn);2 年平均產(chǎn)量8371.5kg,比對照品種晉雜15 號平均增產(chǎn)9.2%。10 個試點全部增產(chǎn)。
4.1 選地隔離 制種地塊應選擇土壤肥力均勻、土質疏松、地勢平坦、不重茬、灌溉條件良好的地塊。種子生產(chǎn)田要進行空間隔離,四周500m 之內不得有同屬作物存在。
4.2 適時播種 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播種。晉粱211 父本晚母本15d 開花,種子生產(chǎn)中應通過采取父本浸種露白、覆膜、提前播種等措施,促進父本花期提前。應先播種父本,父本2~3 葉期播種母本或者父本浸種露白覆膜與母本同期播種,以保證花期相遇。父母本行比1∶6~10,母本種植密度為22.5 萬~30.0萬株/hm2,父本種植密度為10.5 萬~12.0 萬株/hm2。
4.3 去雜去劣 開花前期去除生產(chǎn)田中的高大雜株、異雜株及病劣株,開花期去除母本行中的散粉株、異雜株和父本行中的異雜株,直至花期結束。
4.4 保證純度 親本成熟后應及時收獲,待籽粒含水量達到14%時及時脫粒,收獲和脫粒過程中應嚴格避免父母本人為混雜或機械混雜,保證種子純度。
5.1 精細整地,適時播種 播種前平整地塊,精細整地,同時每hm2一次性施入復合肥750kg 作底肥,春播一般在4 月底至5 月上旬,地下5cm 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播種為宜;復播一般在6 月中下旬。每667m2播量1.0~1.5kg,播深3cm 左右,行距40~50cm,一般在4~5 葉期間苗、定苗。
5.2 合理密植,加強管理 留苗密度為18 萬~22.5萬株/hm2,播種后出苗前,可用40%莠去津在地表噴霧,防除雜草。拔節(jié)期中耕鋤草,抽穗期澆中期水。在高粱生長的中期、后期分別注意觀察田間蚜蟲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現(xiàn)可用噴霧或熏蒸的方法防治。在高粱蠟熟末期收獲,有利于籽粒產(chǎn)量和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