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思
摘要:廣西左江花山巖畫主要是以蛙神祭祀的場景為主。以犬為祭品,之后以蛙形舞蹈為主,進行整齊的展現。駱越族則是以種植水稻為主,在不斷發(fā)展和延伸的過程中,體現了對蛙神的崇拜之情,對狗的珍愛之情。這些情形展現了駱越文化的本質,另外,也將廣西左江花山巖畫這個文化標志,顯現到了世界人們的視野當中。
關鍵詞:廣西左江;花山巖畫;駱越稻
中圖分類號:K879. 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19) 30-0024-01
一、現狀分析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山巖畫單體畫寬22105米,高45米。主要是依附在廣西左江及其支流中,84個點中,已經找到了183處,287組巖壁畫?;ㄉ綆r壁畫人物圖像可以達到了將近1900多個。廣西左江巖壁畫也被稱之為“廣西左江花山巖畫”。并且在這花山巖壁畫人物圖像當中,不僅面積較大,保存的完整性也比較的強。在2016年的時候,廣西左江花山巖畫申遺成功,這也是中國第49個世界的遺產,這樣就完成了廣西和壯族文化遺產的零突破。讓我國巖畫類世界遺產成為了可能性,也彌補了我國這方面的空白。這些花山巖壁畫主要是在戰(zhàn)國的東漢末年的時候產生的,也就是駱越族文化的起源和延伸。另外,駱越文化主要是以稻作文化為主。廣西左江花山巖畫也就是駱越稻作文化的最大化的標志。
二、廣西左江花山巖畫駱越稻作文化標志闡釋
(一)蛙形舞姿圖——對護谷神的崇拜
廣西左江巖壁畫規(guī)模性比較的大,給人一種場面壯觀的視覺盛宴。最大的圖像高達3米多,高0. 6-1.5米。這些壁畫當中,有的是以人像為主,有的是以動物為主,有的是以器物為主,有的是以自然為主。從人的角度看,又可以分為大人像和小人像兩種類型。這些人不存在面部的五官,酷似蛙泳之狀。不少小的人像圍繞在大人像的周圍,并且頂禮膜拜。針對于動物類的畫像,主要的代表動物就是狗或者雞……在這里的器物圖像當中,很多是銅鼓或者是舟船等物品。一般情況下,很少出現自然物圖,如果出現了,也僅僅局限于耕種的類型。在每一次的戰(zhàn)爭勝利之后,就會使用特殊的符號記錄下來,正是這些符號的展現,讓大家清晰的觀察到繪畫到象形文字的演變過程。駱越問題,主要是以青蛙為圖騰,農業(yè)發(fā)展為主。農業(yè)主要是靠天,水稻是當地經濟的命脈。如果出現無雨的天氣,或者是蟲害的天氣,那么就會給這個區(qū)域的人帶來很大的威脅性。在長期實踐的過程中,“青蛙哇哇叫,暴雨就要到”就成為了“農家悟五行,水旱卜蛙聲”的景象。在那個科學并不發(fā)達的年代當中,不少人認為青蛙可以呼風喚雨,也可以幫助人們逮捕害蟲。于是人們就認為青蛙是雷王的孩子,被遷派到人間保護人們莊稼的“守護神”。不少花山巖畫展現了祭祀蛙神的場面。駱越人在部落首領或‘‘巫師”的帶領下,跳著蛙形舞,內心充滿了虔誠。
(二)犬祭圖——對水稻功臣的珍愛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廣西花山巖畫的畫面當中,存在不少身佩環(huán)首刀的大人物。一種被稱之為犬,另外一種被稱之為馬?!扒瓱o驢,桂無馬”,廣西古代無馬,之所以會把馬畫到上面,主要是為了表達立體效果。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狗展現了珍貴的地位。越人珍狗和犬祭習俗,一直沿襲到當代社會。第一,在壯族先民的觀念當中,狗不僅忠誠,并且觸覺靈敏,可以保護人類,鎮(zhèn)邪驅魔。第二,壯族先民認為狗也可以幫助人們看管水稻。正是由于犬是人們打獵的助手,采集的護衛(wèi)。這樣就在長期的潛移默化過程中,讓狗成為了獵和采集的代碼與符號。
(三)鳥舟競渡圖——對水神、蛙神的祭祀
廣西花山巖畫當中,發(fā)現有多處劃船圖像。“駱”就是“鳥”,山巖畫上有鳥的圖像,還有羽人的圖像。首先,左江流域屬于鳥文化的崇拜地區(qū)。其次,秦漢之后,一般的人就不能乘坐龍舟了。另外,駱越人的生存環(huán)境依山傍水,不少活動都需要和江河相互聯系起來。雖然這里的人們比較熟悉水性,善于駕駛小舟,但是,對于供水來臨的時候,總是表現出一副無計可施的問題。接著,280號銅鼓的鼓胸上刻有船紋圖,“羽儀”就呈現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不僅雙身船紋,就連船上的水手也皆戴羽冠,這些也是稻作文化的反映。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廣西花山巖畫從歷史的角度上看,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壯族文化的契機。以犬為祭,以蛙為神。在銅鼓聲當中,跳著屬于他們時代特征的“蛙形舞”。有的時候,還存在鳥舟競渡助興。在宏大莊嚴肅穆、熱情濃烈虔誠的場面中,將駱越稻文化標志展現的淋漓盡致。在歷史的舞臺,給大家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文化遺產。
基金項目:本文為2 01 9年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舞蹈課堂教學融入花山巖畫情景表演的創(chuàng)新實踐與探索》,項目編號:2019JGB284。
參考文獻:
[1]袁益梅,王昭,論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文化原型——駱越文化的內涵及現代轉型[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8 (05).
[2]覃彩鑾.駱越稻作文化研究—一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 [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2).
[3]黃艷,易奇志,從文化位育之道看駱越文化進校園——駱越文化研究系列論文之五[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