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壯(華中師范大學(xué) 歷史文獻(xiàn)所,湖北 武漢 430079)
《琴書大全》是明代蔣克謙編修而成的一部琴學(xué)類書,該書于萬歷庚寅年(1590)刊行。全書共二十二卷,“前二十卷為文字,末二卷為琴譜,文字包括:聲律、琴制、指法、曲調(diào)、彈琴圣賢,以及有關(guān)琴的詩文六百八十一篇……末兩卷曲譜部分收琴曲六十二首”。[1]《琴書大全》前有蕭大亨序、蔣克謙序,后有趙鵬程跋。周郢先生在《明代名臣蕭大亨》附編《蕭大亨詩文輯錄》中未曾收錄蕭大亨此篇序文,[2] 276-288茲摘錄如下:
黃鍾起于累黍,而五音之運(yùn),皆天籟也。蒙莊氏曰:“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惫是偕?、笙竽、鏞鍾、匏鼓,皆所以導(dǎo)和宣郁,乃其合陰陽之體,備氣數(shù)之全,總中和而統(tǒng)物,感觸時情,則諸器之中,琴之德誠最優(yōu)焉。故《虞薰》鼓而天下治,《南風(fēng)》歌而中國衰。子期察識于山水,徽之審辨于人亡。非特發(fā)幽潛杳眇之聲,而治亂存亡幾微之所必征者也。
近世《大雅》不作,聲律風(fēng)微。學(xué)士大夫薄其藝而弗為,俗工伎流抱其器而亡理。琴之道,其衰也久矣。向余為諸生時,鉛槧余力,則嘗援琴太山之阿,娛弄引闋,意如翩然,有所會已,以對公車為外吏,服鞬佩槖于西北邊者廿年余來。竹節(jié)調(diào)歌,按宮批櫟之興,讬諸夢寐焉已耳。
昨被命入京師,蔣君國光過余,譚琴理,閑心清征,其得于琴之深者也。間出書譜二十余冊視余,其于探本溯原、議體辨節(jié)、審音定律、貫古綜今,韙然一代之成書也。蓋自其祖若父咸于琴篤好之,而搜遺索逸,積成巨帙。茲國光成先人之志,而謀諸梓,以貽同好,此孝子仁人之心而挽回世風(fēng)之一機(jī)也。
余惟侈靡媮媠、逸遊相傾者,豪華之趨也;清修澹泊、樂善不倦者,尚士之操也。君裔出章圣皇太后之宗,皇太后賢淑惠靈,誕我肅皇帝為中興圣主,制禮作樂,郁哉盛美。賜其先甲第于東里,劵爵萬戶,朱丹其轂,比于通侯。居然肺腑之懿親而金紫之榮貴也,如田竇諸豪何難哉!即征逐燕趙少年,祇服擊劍,臂蒼走驪,拍浮酒池,坐雜阿錫,疇得而誰何之者!而君性故恬愫內(nèi)視,喜讀古名人書,尤善繪事,齋舍度閣多圖書名跡。賓客之至者,率為適館授粲,而曳裾彈鋏,皆一時詞人才士彬彬,睹禮樂之風(fēng)焉。則夫君之雅重于時者,非直以琴而已也。而君之清修澹泊,得尚士之操,則微見于琴之一書。書落成,走人白登,丐余言為序。余方籌邊事,無遑多言,聊以諗夫知音者。
萬歷歲次庚寅春三月之吉,賜進(jìn)士第、資政大夫、奉敕總督宣大山西軍務(wù)兼理糧餉、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前寧夏宣府巡撫,東岱蕭大亨謹(jǐn)識。[3] 559-561
蕭大亨生于嘉靖十一年(1532),死于萬歷四十年(1612) ,字夏卿,號岳峰,明代泰安放城里人(今泰安新泰放城鎮(zhèn)),祖籍江西吉水人。[2] 6-7嘉靖壬戌年(1562)進(jìn)士,萬歷年間歷任兵部、刑部尚書,是明末頗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但《明史》未為其立傳。著有《夷俗記》一卷。蕭大亨死后葬于山東泰安,其墓位于今泰安市岱岳區(qū)滿莊鎮(zhèn)金牛山之陽。
筆者把蕭大亨序與相關(guān)史料進(jìn)行對比分析,一則補(bǔ)《蕭大亨年譜》(以下簡稱“《年譜》”)之缺,一則用相關(guān)史料加以印證?!跋蛴酁橹T生時”,據(jù)《年譜》記載:“嘉靖二十八年(1549)己酉十八歲,補(bǔ)州諸生。”[2] 105此條可補(bǔ)《年譜》“鉛槧余力,則嘗援琴”?!耙詫嚍橥饫?,服鞬佩槖于西北邊者廿年余來”,據(jù)《年譜》記載:“嘉靖四十五年(1566)丙寅三十五歲,升戶部陜西司郎中,治延(綏)寧(夏)餉?!盵2] 112-113從1566年至1590年,一共24年,為《年譜》提供佐證。“昨被命入京師”,款署時間為“萬歷歲次庚寅春三月之吉”,《明神宗實(shí)錄》卷二百二十一記載:“以宣大山西貢市事竣,賞督撫鎮(zhèn)諸臣鄭雒、蕭大亨等銀幣有差。”[4] 4132應(yīng)為此事?!赌曜V》亦有記載?!伴g出書譜二十余冊”,《琴書大全》共二十二卷,可以推測一卷基本對應(yīng)一冊?!百n其先甲第于東里,劵爵萬戶”,據(jù)蔣克謙序可知,封玉田伯爵,賜誥劵,追封蔣氏三代?!疤锔]諸豪”,指田蚡、竇嬰,《史記索隱》對其評價為:“竇嬰、田蚡,勢利相雄。咸倚外戚,或恃軍功?!盵5] 2856田蚡、竇嬰皆為外戚,蕭大亨在此暗諷田竇爭權(quán)奪利,讓后人恥笑;以喻蔣克謙“成先人之志……此孝子仁人之心而挽回世風(fēng)之一機(jī)也”,留下千古美名?!熬岢稣率セ侍笾凇?,章圣皇太后,蔣氏,蔣克謙祖父蔣輪為其兄,下文再作詳述?!皶涑?,走人白登……余方籌邊事”,《年譜》:“五月,青海部長火落赤犯舊洮州……時廷議罷款決戰(zhàn),蕭公力排眾議,反對妄開邊釁。”[2] 141即指“洮河之變”?!胺铍房偠叫笊轿鬈妱?wù)兼理糧餉、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前寧夏宣府巡撫”,據(jù)《年譜》記載:“萬歷十二年(1584)甲申五十三歲,是年,加兵部右侍郎銜?!盵2] 131“萬歷八年(1580)庚辰四十九歲,閏四月,晉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盵2] 125“萬歷十七年(1589)己丑五十八歲,三月,擢右都御史,仍兼原官,總督宣、大、山西三鎮(zhèn)?!盵2] 134-135
第一,筆者根據(jù)蔣克謙序初步分析其家族世系。據(jù)蔣克謙序可知,[3] 561-563此書《琴書大全》由蔣克謙“高祖”①“高祖”實(shí)為“曾祖父”,不是確指“高祖父”。下文再作說明。開始編修,共歷蔣氏祖孫四代人,即:蔣斅(曾祖父,一作“敩”,二者為異體字)——蔣輪(祖父)②蔣輪,一說為蔣太后之兄,一說為弟,后文再加辨析。蔣太后為嘉靖生母。——蔣榮(父)——蔣克謙,《琴書大全》最后由蔣克謙修定刊行。單蕾先生撰寫《琴書大全提要》中認(rèn)為:“據(jù)自序,此書原稿為克謙祖父(正德皇后之父)自古籍中所錄琴學(xué)文獻(xiàn),于正德末年編成。嘉靖間其父繼續(xù)搜索諸譜,補(bǔ)充“制作”“曲詞”“音律”“詩賦”等內(nèi)容。至萬歷年間,克謙又延請海內(nèi)琴家,用三年時間編輯完成,于萬歷十八年(1590)刊印傳世。此書實(shí)蔣氏祖孫三代心血之結(jié)晶。”[6] 406筆者按:“克謙祖父(正德皇后之父)”,誤,據(jù)蔣氏譜系應(yīng)為“克謙曾祖父(蔣太后之父)”。正德為武宗朱厚照的年號,嘉靖為世宗朱厚熜的年號,從行輩上看,其二人為兄弟關(guān)系。蔣太后為嘉靖生母,作者誤以為蔣太后為武宗正德皇后,其根源是誤以為武宗與世宗為父子關(guān)系,察之不細(xì)?!白鎸O三代”之說不對,據(jù)序文可知應(yīng)為四代。許建先生《蔣克謙與琴書大全》:“這項(xiàng)工作始于他的曾祖父蔣敩。蔣敩是嘉靖皇太后的父親……祖父蔣輪方和父親蔣榮……”[1]蔣克謙祖父為“蔣輪”,作者因“以遺祖輪,方綜理之”斷句而誤。李玫先生在《用現(xiàn)代律學(xué)的方法解讀蔣克謙〈琴書大全〉所傳以徽間徽外寸分厘數(shù)》介紹:“由于此書為蔣氏高祖、祖父、父親及他本人數(shù)代揖錄、代代拓充,故而資料豐富,而蔣氏高祖是嘉靖皇太后的父親。”[7]“蔣氏高祖”,作者未加辨識,徑直引用,在此實(shí)為“曾祖父”。另外,單蕾先生撰寫的《琴書大全提要》除了上文引及出于己意的蔣氏家族介紹與最后舉例幾部唐宋元琴書外,其余絕大部分內(nèi)容主要參考許建先生《蔣克謙與琴書大全》一文的觀點(diǎn)。
第二,依據(jù)相關(guān)史料進(jìn)一步深究蔣氏家族的世系。據(jù)嘉靖年間《徐州志》記載:
蔣輪字孟載,圣母章圣皇太后之兄也。其先曰橫公,實(shí)州人。曾祖諱明善,以戎籍徙京,傳世至諱敩者,皇太后考也。今上入紹大統(tǒng),推恩外氏,以敩無嗣,命輪為其后,授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未幾,封玉田伯,加號推誠宣忠翊運(yùn)武臣,特進(jìn)榮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祿千石。由敩而上,至曾祖明善,皆贈如爵……謚曰榮僖,大學(xué)士費(fèi)宏為撰墓志銘……嘗戒其子榮、華暨群徒輩……榮,襲伯爵。華,顯陵奉祀,授都督職銜。[8] 997-999
此則材料是記載蔣氏家族最為詳細(xì)的,對于研究蔣氏家族世系彌足珍貴。其文記載:“傳世至諱敩者,皇太后考也”,《明史·獻(xiàn)皇后列傳》記載:“皇后蔣氏,世宗母也。父斅,大興人,追封玉田伯?!眱烧哂涊d一致,可知蔣斅與蔣輪為父子關(guān)系,可證前文高祖實(shí)為曾祖父。又據(jù)《明書》卷一百五十三:“蔣輪,徐州人……從之安陸,老無子,以輪為后……群從弟山,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壽,僉事;太,正千戶……明年,子榮,初為奉祀顯陵,嗣伯。榮弟華,為奉祀,為都督,守顯陵?!盵9] 431通過上述材料,筆者梳理蔣氏家族世系簡表:蔣橫(先祖)——蔣明善(曾祖)——蔣斅(父)——蔣輪——蔣山(群從弟)——蔣壽(群從弟)——蔣太(群從弟)——蔣榮(長子)、蔣華(次子)——蔣克謙(孫)。蔣斅無嗣,蔣輪過繼給蔣斅。
蔣輪字孟載,一說為蔣太后之兄,據(jù)《徐州志》。一說為之弟,《弇山堂別集》卷三十九:“玉田伯蔣輪,徐州人。嘉靖二年,以章太后弟封……子榮嗣?!盵10] 705《通義堂文集》卷八記載:“疑輪乃興獻(xiàn)后之兄,若弟而世宗之舅氏也?!盵11] 455-456到清代劉毓崧之時,對此已經(jīng)說不清楚。《徐州志》為嘉靖年間刻本,據(jù)《弇山堂別集》王世貞自序記載:“王子弱冠登朝,即好訪問朝家故典與閥閱琬琰之詳,蓋三十年一日矣?!盵10] 4王世貞生于1526年,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jìn)士,契合“弱冠登朝”。積三十年時間成書,成書約為萬歷初年,刊刻于萬歷庚寅(1590)?!稄m山堂別集》成書晚于《徐州志》,其史料可靠性相對會差一些,又,《四庫全書總目》卷五十一對《弇山堂別集》評價說:“雖征事既多,不無小誤。又所為各表,多不依旁行斜上之體,所失正與雷禮相同?!盵12] 466筆者認(rèn)為,蔣輪應(yīng)為蔣太后之兄。蔣輪封玉田伯,后因“不敬奪太子太?!?。[10] 266蔣榮世襲玉田伯,“妻黃氏”。[13] 518《通義堂文集》卷八:“志言女二,長在室,次適母后戚太子太保玉田伯蔣公輪次子華,為顯陵奉祀……(注文)仕隆之長子寰娶德清大長公主之女……其次,女適蔣輪之子華……”[11] 455-456蔣華娶德清公主次女,德清公主為憲宗之女、明孝宗之妹,下嫁林岳。蔣克謙字國光,趙鵬程跋提及“識益軒蔣君”,“益軒”疑為其號。
第三,考證“金臺”的地理位置。蔣克謙序稱“古彭蔣克謙”,蔣克謙祖籍為徐州人,“古彭”即徐州彭城,秦制,即劉邦出身沛縣之地?!睹魇贰かI(xiàn)皇后列傳》記載:“父斅,順天人?!盵14] 3553《徐州志》記載:“以戎籍徙京”,說明因充軍籍隸屬于京師(今北京大新縣)。[15]而《琴書大全》正文中款署稱,“金臺蔣克謙國光輯”,[3] 576或許蔣克謙曾在“金臺”任職,有必要考證“金臺”的地理位置?!洞竺饕唤y(tǒng)志》“金堂縣”條記載:“唐咸亨初,析置金堂縣,屬漢州,以地連金臺山,故名?!盵16] 1035“金臺山在金堂縣東南五十里,山高松如臺?!盵16] 1037《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成都府》“金堂縣”條記載:“咸亨二年,分置金臺縣,屬益州?!盵17] 4“金臺山在金臺縣東南五十里,一作金堂山,高松如臺?!睹鹘y(tǒng)志》兩山拱峙,河流其中,相傳黃帝相鱉靈所鑿,宋轉(zhuǎn)運(yùn)使韓璹復(fù)修之。以通舟楫,亦曰金堂峽口?!盵17] 12《大明一統(tǒng)志》中,“金堂縣”記載有誤,據(jù)后文“以地連金臺山,故名”,可以推知應(yīng)為“金臺縣”,這樣就可以與《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中的記載相印證。咸亨二年(671),“咸亨”為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唐初曾設(shè)置金臺縣,后區(qū)劃為金堂縣?!敖鹋_蔣克謙”中“金臺”應(yīng)指“金臺山”,明代建置中無金臺縣,金臺山應(yīng)隸屬成都府金堂縣。按照現(xiàn)在行政區(qū)劃,“金臺”為四川南充市金臺鎮(zhèn)。
第四,討論處于蔣氏家族中核心地位的蔣太后與“大禮議”之爭關(guān)系。提及蔣太后必然聯(lián)想到明代“大禮議”之爭,以往學(xué)者更多關(guān)注“大禮議”之爭中,興獻(xiàn)王的稱號變化,而忽略嘉靖生母蔣氏的稱號變化。林延清先生認(rèn)為:“在這一歷史事件的研究中,史學(xué)界關(guān)注點(diǎn)是已故嘉靖帝父親——興獻(xiàn)王朱祐杬的尊號問題,而對當(dāng)時尚在世的嘉靖帝母親——蔣太后的地位的爭論則注意不夠。其實(shí),對于嘉靖帝來說,更為迫切和重要的是其母蔣太后的尊崇問題?!盵18]此說甚是,嘉靖帝登極之前,其生父興獻(xiàn)王已去世;登極之后,因生母以何種身份進(jìn)宮成為最為急迫解決的問題,這間接促使“大禮議”之爭爆發(fā)。因議定生父母稱號一事,牽涉“繼統(tǒng)繼嗣”的根本問題而引起“大禮議”之爭。嘉靖生母稱號的變化:興獻(xiàn)妃——興獻(xiàn)后——興國太后——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章圣皇太后——章圣慈仁皇太后。嘉靖生母稱號的這種變化,最終體現(xiàn)“大禮議”之爭的走向,蔣氏家族隨著蔣太后地位提升而日隆。嘉靖十七年(1538)十二月癸卯,蔣太后崩,其死后與興獻(xiàn)王合葬問題延續(xù)著“大禮議”之爭?!按蠖Y議”之爭表面上以嘉靖勝利告終,繼統(tǒng)不繼嗣,割斷孝宗世系一脈,而對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負(fù)面影響。孟森先生認(rèn)為:“嘉靖一朝,始終以祀事為害政之樞紐,崇奉所生,以極憎愛之私,啟人報(bào)復(fù)奔競之漸矣?!盵19] 224嘉靖雖然贏得皇位,鞏固了皇權(quán),朱明王朝卻由此偏離歷史軌道,走向日暮窮途。
《琴書大全》是明代蔣克謙編修而成的一部琴學(xué)類書,成書之后,蕭大亨為之作序?!妒挻蠛嘣娢妮嬩洝肺词珍洿似蛭模浶蛭牟⑴c相關(guān)史料進(jìn)行對比分析。筆者根據(jù)蕭大亨序與相關(guān)史料梳理蔣氏家族世系簡表:蔣橫(先祖)——蔣明善(曾祖)——蔣斅(父)——蔣輪——蔣山(群從弟)——蔣壽(群從弟)——蔣太(群從弟)——蔣榮(長子)、蔣華(次子)——蔣克謙(孫)。蔣克謙曾在“金臺”任職,考證其地理位置位于今四川南充市金臺鎮(zhèn)。蔣氏家族屬于外戚,蔣克謙的祖父蔣輪為嘉靖生母蔣太后之兄,蔣太后處于蔣氏家族核心地位。嘉靖登極之后,因其生母以何種身份進(jìn)宮間接促使“大禮議”之爭爆發(fā)。之后,蔣氏家族與此榮辱與共。在歷史長河中,蔣氏家族成員其后大都湮沒無聞,歷經(jīng)歲月洗涮而保留下來的《琴書大全》卻為后人追尋前人提供一絲線索?!肚贂笕返牧鱾魇沟檬Y氏家族迷霧逐步褪去,撥云見日。筆者不揣淺陋,略陳于上,以求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