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生活垃圾分類的問卷調查
      ——以天津理工大學為例

      2019-01-10 05:21:40鄧炯輝何迎汲奕君李瑞
      再生資源與循環(huán)經濟 2018年12期
      關鍵詞:餐廚理工大學垃圾

      鄧炯輝,何迎,汲奕君,李瑞

      (1.天津理工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天津300191;2.南開大學循環(huán)經濟與低碳發(fā)展研究中心,天津300350)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急劇增加,生活垃圾的成分也更加復雜[1]。垃圾具有典型的污染和資源雙重屬性。當前我國既存在嚴重的垃圾污染,又面臨資源約束趨緊的壓力,但是垃圾中的大量資源卻被浪費[2]。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垃圾缺乏有效分類。

      為此,我國政府決定大力推動垃圾分類回收工作[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強調,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在全國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高校是推進垃圾分類的重要陣地。為了找出高校生活垃圾分類的存在問題和影響校內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的因素,以天津理工大學為例,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在調查校內學生對于垃圾分類的基本常識和行為態(tài)度的基礎上,分析垃圾分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天津理工大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高校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問卷調查,提出一些改進性的對策建議。

      1 天津理工大學生活垃圾現(xiàn)狀

      天津理工大學位于天津市西青區(qū),占地面積約159萬m2。在校學生26 000余人。按照功能區(qū)可以將學校劃分為:教室辦公區(qū)、宿舍生活區(qū)、食堂就餐區(qū)以及公共戶外區(qū)。據調查,天津理工大學每天生活垃圾(不包括餐廚垃圾)日產量約16 t(按垃圾清運車收費容量標準計算),每年按天津市規(guī)定繳納的垃圾處理費用約100萬元。

      調查發(fā)現(xiàn),校園生活垃圾具有成分比較單一、量大、有害垃圾少、清理頻率高等特點。校園垃圾主要由校園道路垃圾、宿舍垃圾、教室辦公區(qū)垃圾、食堂垃圾等構成,其組成及收集方式如下。

      1.1 校園道路垃圾

      主要成分包括落葉、塑料制品、飲料瓶、紙張等,其中落葉的產量與季節(jié)有關,雨天、刮風天氣較多,秋天較多。校園道路垃圾清理時間為早上到傍晚。據調查得知,環(huán)衛(wèi)工人在清理校道垃圾的時候,并沒有做到分類,由于收集設施等因素所限,他們會將垃圾全裝進一個小型箱子里。

      1.2 宿舍垃圾

      主要成分包括餐廚垃圾、包裝袋、紙類、果皮等,清理時間為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其產量每層宿舍樓10~15 kg,女生宿舍相對少些。宿舍樓的每層都放置3個垃圾桶,學生將垃圾混合放置,清潔人員在清理垃圾時,會將塑料瓶、易拉罐、紙盒、塑料制品等垃圾先分離出來。

      1.3 教室辦公區(qū)垃圾

      主要成分包括廢紙、塑料瓶、易拉罐、包裝袋、零食果皮等。每個教室都會設置一個垃圾桶,清理時間中午(學生中午就餐時間)、晚上(選修課下課過后)各一次,一層教學樓的收集量可以裝滿3~4個垃圾袋。學生混合放置,清潔人員在收集時會優(yōu)先將塑料瓶、易拉罐、紙張等分離出來,其他垃圾混合裝。

      1.4 食堂垃圾

      主要成分包括餐廚垃圾和塑料瓶、紙類、塑料袋、紙飯盒等。天津理工大大學有兩座食堂(1食堂共4層,2食堂共3層),1食堂4樓和2食堂3樓的餐廚垃圾產生量相對較少,約3桶/d,其他各層產生餐廚垃圾6~7桶/d。清運車每天下午和晚上清運餐廚垃圾。食堂垃圾能做到簡單分類,餐廚垃圾使用獨立的垃圾桶,其他垃圾混裝進大的垃圾桶里。

      2 天津理工大學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問卷調查

      2.1 問卷的設計

      問卷調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天津理工大學在校學生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情況。問卷中除了被調查者的性別、年級、專業(yè)等個人信息外,問卷內容由12個問題組成,涉及垃圾分類的認識、垃圾分類收集的態(tài)度、對待垃圾分類的行為等方面。本次調查時間為2018年3—6月,調查地點為天津理工大學,調查對象為在校學生。

      2.2 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情況

      本次調查問卷形式包括電子版和紙質版,電子版問卷通過問卷星網站發(fā)布問題。紙質版問卷先發(fā)放后回收,主要選擇在校園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以確保接受調查者的隨機性。

      本次對學生發(fā)放紙質版問卷312份,回收312份;收到電子版問卷122份,共計434份。在整理問卷數據時進行了篩選,去除了部分作答無效的問卷。主要的篩除原則為:問卷出現(xiàn)漏題未填寫(主觀題除外);問卷填寫態(tài)度不認真,作答馬虎,比如整份問卷都選第一個選項;問卷結果出現(xiàn)邏輯矛盾。經過最后的篩選,得到有效問卷420份,無效問卷共計14份,有效問卷率達96.7%。

      2.3 問卷數據統(tǒng)計情況

      2.3.1 在校生對于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認知情況

      對于問題“是否了解垃圾分類的標準,能夠識別有害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選擇“很了解”、“比較了解”、“不太了解”、“一點都不了解”的分別為6.2%,47.4%,44.3%和2.1%。選擇“很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學生主要集中于環(huán)境保護專業(yè)和理工科,而選擇“不太了解”和“一點都不了解”的主要是文科生。

      對于問題“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多選)?”,只有6.7%的學生正確選出了5種可回收物。根據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準》,5種可回收物分別是:紙類、衣物類、廢金屬、玻璃和塑料,這5種可回收物的選擇頻率都超過了50%,廢紙的出現(xiàn)頻率最高。另外有15%的學生選擇了廢電池,19.5%的學生選擇了可堆肥垃圾,但是廢電池和可堆肥垃圾不是國家規(guī)定的回收物。由調查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可回收垃圾的認識還不是很深入。

      對于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多選),“促進資源循環(huán)”、“對學校的環(huán)境有一定的改善”、“減少了校園垃圾”的選擇頻率分別為76%,75%和50%,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為垃圾的分類收集數量在促進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對校園的環(huán)境有一定的改善。

      對于分類垃圾桶的作用,選擇“作用很大”、“作用很小”、“沒有作用”、“不清楚”的分別為 14.7%,61.2%,20.1%和4%。由此可見,大部分同學認為分類垃圾桶的作用很小或者沒有作用。

      2.3.2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宣傳教育方面

      對于學校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宣傳教育方面的情況,選擇“經常有、足夠”、“偶爾有、不夠”和“從沒見過、需要加強”的分別為9%,64%和27%??芍獙W校在這方面的宣傳教育還是不夠的,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分類意識,以后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對于“有利于提高大家對生活垃圾分類了解的途徑(多選)”,“課堂”、“講座、“海報宣傳”、“學院或者社團的主題活動”、“學校的相關規(guī)定”的選擇頻率分別為45%,44%,58%,63%和41%。大學生的接受能力快,尤其對于非環(huán)境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主題活動、海報、課堂和講座都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有學生認為學??梢灾贫ㄒ恍┮?guī)章制度,強制或者鼓勵學生進行分類。

      2.3.3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方面的學生行為及影響因素

      對于學生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多選),53%的學生將所有垃圾裝在一起投放,37%的學生會將有害垃圾(廢電池等)與其他垃圾分開投放,僅有31%的學生有意識分類投放,還有8%的學生會將可回收物(塑料瓶、易拉罐等)收集并出售。除了食堂的餐廚垃圾有專門垃圾桶收集以外,宿舍樓和教室基本使用一個桶收集垃圾,即使學生投放生活垃圾時特意分類,但由于設施所限,學生不得不將生活垃圾裝在一起投放。校園里有一些標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有部分學生投放垃圾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類,但是環(huán)衛(wèi)工人在運輸時,依然將垃圾混裝入垃圾車。

      對于“周圍的人垃圾分類行為是否影響自身的行為”,選擇“會”和“不會”的分別占53%和47%,說明超過一半的學生具有從眾心理,這樣不利于垃圾的分類收集。

      對于影響垃圾分類收集的因素(多選),“垃圾應當分類的意識淡薄”、“對垃圾具體怎樣分類不清楚”、“嫌麻煩不愿意分”、“垃圾收集設施不夠完善”、“缺少獎勵措施”和“缺少監(jiān)督和懲罰機制”的選擇頻率分別為72%,63%,49%,60%,41%,48%和52%。

      2.3.4 政策推動對學生生活垃圾分類的影響

      對于“如果對垃圾不分類者進行監(jiān)督和懲罰,學生的分類意愿”,51%的學生選擇“很愿意、一定分類”,48%的學生選擇“比較愿意、注意分類”、1%的學生選擇“不愿意、不會分類”。

      對于“確保分類運輸的前提下,學生分類投放的意愿”,50%的學生選擇“很愿意、一定分類”,49%的學生選擇“比較愿意、注意分類”、1%的學生選擇“不愿意、不會分類”。

      上述調查數據顯示,對不分類者進行監(jiān)督懲罰和確保垃圾的分類運輸這兩項措施,對學生進行垃圾分類具有立竿見影的顯著效果。

      2.3.5 交叉分析

      學生認知與其處理生活垃圾方式的情況分析如圖1所示。

      圖1 學生認知與其處理生活垃圾方式

      由圖1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比較了解垃圾分類標準的同學,他們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更為合理,比如將有害垃圾分開投放,能夠有意識地按照分類標準投放。而對于不太了解垃圾分類同學,他們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比較單一,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將所有垃圾裝在一起投放,而其他更加合理的處理方式較少。

      學生所學專業(yè)與垃圾分類收集的影響因素分析如圖2所示。

      圖2 學生所學專業(yè)與垃圾分類收集的影響因素

      從圖2可以看出,環(huán)境保護類專業(yè)的學生認為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校內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垃圾的混合運輸;理工科的學生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垃圾分類意識的淡薄,其次是垃圾的混合運輸導致分類毫無意義;而文科的學生普遍認為影響因素是對垃圾分類的不清楚以及分類意識的淡薄。

      2.3.6 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最后一題是主觀問答題,主要收集學生對今后垃圾分類的意見。根據問卷的結果,大部分學生呼吁校方加強垃圾分類的宣傳知識。部分同學認為導致學生自身不進行垃圾分類的原因是分類設施不完善,應該在校內增加多種類型的垃圾桶。也有學生認為即使自身做到了垃圾分類,可是清運工人卻將這些垃圾混合收集運輸,使得源頭上的分類付之東流。

      3 天津理工大學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措施建議

      通過校園調研與問卷調查分析,天津理工大學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宣傳教育不夠、分類設施不健全、欠缺分類運輸體系、部分學生分類認知不夠等。對此,提出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措施建議。

      3.1 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垃圾分類意識

      調查發(fā)現(xiàn),垃圾分類收集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是分類意識淡薄,尤其非環(huán)境保護專業(yè)的學生這方面意識更有待提高。意識決定行為,沒有垃圾分類的意識,就談不上垃圾分類的行為。宣傳教育是改變人的意識的重要手段,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和深度[4]。高校應增加環(huán)保類主題活動和宣傳海報,為非環(huán)境類的專業(yè)增設相關選修課程;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QQ群等社交軟件推送垃圾分類知識。環(huán)境專業(yè)的學生和社團應發(fā)揮帶頭作用,用自身行動影響其他同學。

      3.2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

      目前在天津理工大學的宿舍樓、教學辦公區(qū)以及食堂,除了食堂的餐廚垃圾單獨收集外,其他垃圾主要采用一桶裝的方式混合收集,未能做到垃圾分類投放和運輸。調查中60%的同學認為現(xiàn)在校園的配套設施不完善,影響垃圾分類投放;有99%的同學表示,如果確保垃圾分類運輸,他們愿意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因此,學校應該加大資金投入,以垃圾分類清運系統(tǒng)為重點,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當前,天津市正在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清運和處置。學校應密切配合,構建與校外的市政系統(tǒng)有效協(xié)調的垃圾分類清運系統(tǒng)。

      3.3 適當增加強制性規(guī)定,加強監(jiān)督懲罰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如果制定政策,對不分類者予以必要的監(jiān)督和懲罰,約99%的學生愿意按照要求分類投放垃圾。這說明強制性的規(guī)定是推進垃圾分類的必要保障,在垃圾分類工作的起步階段更需要一定的強制性規(guī)定。高校可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臺具有強制性的規(guī)定;同時發(fā)揮學生工作部門和學生會組織的作用,將督導、勸阻不分類行為與勤工儉學崗位、校園文明志愿者隊伍結合起來,輔以重點位置視頻監(jiān)控等手段,加大垃圾分類行為的監(jiān)督力度。

      3.4 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再生資源網絡的銜接

      調查還發(fā)現(xiàn),校園中有拾荒者收集垃圾桶內的塑料瓶、紙盒等進行變賣。學校可以與廢品回收站溝通聯(lián)系,加強校園垃圾與再生資源網絡之間的銜接。比如再生資源回收單位定期、定點到學校收集可回收垃圾,并通過積分兌換等方式回饋學生或者支持公益活動。這樣可提高學生收集可回收垃圾的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垃圾分類行為。

      4 結語

      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是實現(xiàn)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基礎工作,目前生活垃圾分類還存在著一些挑戰(zhàn)和困難[5]。高校應把垃圾分類收集作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視、加強投入,發(fā)揮人員素質較高、組織性強的優(yōu)勢,努力打造生活垃圾分類的示范田。

      猜你喜歡
      餐廚理工大學垃圾
      昆明理工大學
      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熱電氣聯(lián)供系統(tǒng)優(yōu)化
      垃圾去哪了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廚垃圾連續(xù)堆肥的性能試驗
      那一雙“分揀垃圾”的手
      當代陜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6
      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倒垃圾
      餐廚垃圾的微生物處理技術
      金阳县| 赞皇县| 黔西| 新干县| 宕昌县| 房产| 海晏县| 伊吾县| 江北区| 慈利县| 孟津县| 电白县| 荣昌县| 新密市| 固镇县| 内黄县| 沧州市| 兴城市| 宣威市| 漳平市| 宁都县| 安平县| 金阳县| 榆树市| 商洛市| 池州市| 来安县| 建平县| 辽阳县| 布尔津县| 北安市| 宜兰县| 新疆| 抚宁县| 新昌县| 海安县| 惠水县| 长寿区| 涟水县| 安阳市|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