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強,李廣慧,劉浩,楊凱凱
(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6)
圖1 3號塔樓單元玻璃幕墻整體外觀效果Fig.1 Overall appearance effect of unit glass curtain wall of No.3 tower
中交匯通橫琴廣場工程3號辦公主塔樓外裝幕墻如圖1所示。面積為54 945.54 m2,建筑層數(shù)62層,基本風壓:0.85 kPa,建筑物耐火等級為一級;建筑防雷類別:二類防雷建筑。項目的單元式玻璃幕墻為豎明橫隱單元式玻璃幕墻,單元體材質(zhì)尺寸見表1。
工程的幕墻系統(tǒng)較多,造型復雜,兩端造型轉(zhuǎn)角位較多,測量放線保證弧線圓順,上、下垂直,同時修正結(jié)構(gòu)施工偏差,并保證單元式玻璃 幕墻拼接緊密。具體步驟如下:
1)采用外引外控法對建筑幕墻施工質(zhì)量進行精確測量。
2)每10個樓層約45 m高度,利用TS06全站儀通過GPS系統(tǒng)校核內(nèi)控網(wǎng)基準點,對外框邊線進行誤差調(diào)整閉合。
表1 單元材質(zhì)尺寸表Table1 Unit material size table
3)依據(jù)幕墻內(nèi)控網(wǎng)彈設幕墻分格線、進出控制線。在一層的基準點上架設激光鉛垂儀,為了保證軸線豎向傳遞的準確性,把基準點一次性分別準確地投到各標準控制樓層,重新布設內(nèi)控點(軸線控制點)在樓面上[1]。測量示意圖見圖2。
圖2 測量示意圖Fig.2 Measurement diagram
4)水準儀進行標高測量,為幕墻標高施工提供依據(jù),工程中的轉(zhuǎn)角位置居多,特征控制點見圖3。
圖3 特征點示意圖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characteristic points
5)測量的內(nèi)部控制點(軸控制點)的垂直控制方法:將激光水平儀放置在第一層參考點上,并且在調(diào)平之后,打開電源發(fā)射激光束。通過聚焦,激光束在工作層上的激光點被最小化和最清晰。激光接收目標由300 mm伊300 mm伊5 mm厚的有機玻璃制成,接收目標由同心圓和不同半徑的正交坐標線組成。在測量中,首先確定幕墻的東西向和南北向,并確定依0.00高程位置。測量線以依0.00的豎向定位參考,外線和參考軸,然后釋放子區(qū)域測量控制點。幕墻施工中采用“總測量誤差,分段吸收,單位調(diào)整”的措施[2]。具體做法為:淤總體測量測出土建主體總體施工誤差;于將總誤差分攤到各個施工階段,在幕墻施工中每間隔5層進行土建誤差的調(diào)整,有效減少由于誤差累積而對幕墻安裝精度及裝飾效果的影響;盂將各施工段誤差反饋到設計部門,設計部通過對單元板塊的調(diào)整來消除主體誤差,保證安裝精度[3]。
單元支座固定在各層樓板上,安裝時主要控制:1)按上述要求進行測量放線,定出單元體支座的具體位置;2)通過不銹鋼螺栓將鋁合金支架連接到嵌入式嵌入件上;3)安裝完成后用全站儀進行復測。若存在偏差,左右橫移調(diào)整支座位置,無偏差則緊固連接。
吊裝前鋼絲線定位,現(xiàn)場安裝插接質(zhì)量的控制包括:防止膠條損壞、脫落、收縮;控制單元安裝膠縫;保證膠條的防水性能[4]。
單元體通過電梯運至安裝樓層,并按安裝位置編號。每12層在建筑外緣安裝環(huán)形軌道,利用電動葫蘆吊裝就位,單元體吊裝示意圖見圖4。
圖4 單元體吊裝示意圖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unit hoisting
單元體吊裝完成之后,采用單元板的插接方式實現(xiàn)對接;插接是為了實現(xiàn)單元板水平和垂直接口的對接。單元體標高符合要求后,首先清潔槽內(nèi)的垃圾,用清潔劑擦干凈再進行注膠工序,注膠一定要連續(xù)飽滿;注膠完成后進行刮膠處理。當上板和下板分開200~300 mm時,首先調(diào)整左右接頭的對接接頭,并通過定位塊確保接頭的寬度;在調(diào)整上下面板對接時,確保掛件和適配器處于有效接觸和受力狀態(tài)。在對插完成之后進行十字接縫位置打膠處理,最后進行防水壓蓋的安裝。
工程在南北兩端4個轉(zhuǎn)角處的建筑造型設計如圖3所示,如角位安裝不好,影響整個幕墻的外觀形象。因此,角位安裝是本工程的控制重點。由于轉(zhuǎn)角承受的風力荷載較大,一般設計在轉(zhuǎn)角處相對加大、加多支承點,而轉(zhuǎn)角位操作空間有限。這樣就增加了施工難度。為保證安裝質(zhì)量和建筑造型效果,控制的要點為:1)將控制線封閉,角位上用鋼絲線放出控制線,單元體安裝時,以鋼絲線為依據(jù)定位單元體[5];2)在安裝轉(zhuǎn)角位時,水平定位用水平儀跟蹤進行檢查,垂直定位采用鉛垂儀進行控制校驗,確保角位的方正、垂直[6]。
單元體板塊交接點在樓板面的上方,從室內(nèi)進行排水槽的施工安裝,并通過注膠進行防水處理,水槽底和兩端打密封膠。
對接單元體水平縫處注膠時,要從前腔通注到后腔壁,膠深15~20 mm,保證單元體對接口處沒有穿透性空洞。防水細節(jié)處理見圖5。
圖5 防水細節(jié)處理示意圖Fig.5 Detailed schematic diagram of waterproof treatment
單元體標高符合要求后,首先清潔槽內(nèi)的垃圾,然后進行防水壓蓋的安裝。安裝后用清潔劑擦干凈防水蓋周邊,再進行注膠工序,注膠一定要連續(xù)飽滿。單元體現(xiàn)場注膠選擇無降水天氣,在施工前確保水槽區(qū)域干燥[7]。注膠控制按照基層清理寅三“布”清潔寅連續(xù)注膠寅割膠檢測寅閉水試驗的流程控制,確保防水效果。防水壓蓋安裝見圖6。
圖6 防水壓蓋安裝示意圖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waterproof gland installation
工程中每層的單元體安裝完成后,進行閉水試驗,可以分段做或者分面做。具體做法是:先將水槽內(nèi)十字縫打好膠,密封防水滲漏檢查無誤后,在橫梁水槽內(nèi)注水,注水高度50 mm,閉水時間不低于15 min,檢查十字縫單元體拼縫有無漏水。當水位在50 mm刻度線處無變化時,進行下個樓層單元體安裝。閉水試驗示意圖見圖7。
圖7 閉水試驗Fig.7 Closed water test
施工電梯附著在建筑外緣,需最后拆除后才能安裝此處的幕墻,此處需做收口處理??傮w收口順序由下向上進行。施工電梯部位幕墻收口安裝采用活動小吊車進行,每層最后一個板塊收口單元體采用對插,從上往下插接安裝,最后一塊采用雙母料方式收口;當安裝大面積單元時,單元體按順序逐個插入,不留位置。最后一個單元由于空間較窄不能在所在層直接推入空位,需從空位的上一層向下插入安裝,以達到該層全封閉的目的。電梯位單元體的安裝細節(jié)示意圖見圖8。
圖8 電梯位安裝示意圖Fig.8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vator position installation
工程采用鋼結(jié)構(gòu)支撐,在防腐防銹方面首先要檢查鍍鋅厚度,同時檢查是否有腐蝕源的點。當同屬性材料接觸時用不銹鋼墊片隔離,防止電化學腐蝕。完成轉(zhuǎn)接件100%腐蝕源檢查并處理合格后才可安裝面板[8]。
項目的單元式幕墻防水是采用“等壓原理”作為防水方法。設計幕墻排水構(gòu)造時,按有組織排水設計。施工時水槽料裝置的直角交叉點需確保水密性符合要求,防止雨水滲入其他單元體。
為減少能量損失,消除外部噪音影響,設計在單元體幕墻后面接頭部位加保溫巖棉來提高保溫性能,增加吸音功能。
根據(jù)建筑物的防雷等級設置防雷措施。為了確保結(jié)構(gòu)的等電位,設置接地電位導體,以確保每個單元體接地并在結(jié)構(gòu)上等電位。在施工過程中,檢查單元之間的金屬結(jié)構(gòu)的連接情況。層間位上下口設置水平連續(xù)阻燃巖棉,上下口巖棉高度為100 mm,巖棉耐火極限不小于2 h,樓板邊緣應以1.5 mm厚鍍鋅鋼板連續(xù)密封。包括承托板在內(nèi),所有接縫用具有同等耐火極限要求的密封膠密封。
在超高層幕墻安裝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細部節(jié)點作業(yè),從細部節(jié)點施工控制施工質(zhì)量。由于施工過程繁瑣,需要嚴格按照設計進行深化,明確細致的施工流程和工藝要求進行施工作業(yè),對施工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全方位把控,才能滿足幕墻的安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