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梅
《尊嚴》一課的教學設計,讓我經(jīng)歷了一次痛苦而又難忘的心靈之旅。一次次修改教學方案,推敲教學語言,完善教學思路,讓我收獲了一節(jié)高效的語文閱讀課?;乜唇虒W錄像時,一個教學片段引起了我的注意。
師:第1 自然段描寫了一群難民受到沃爾遜小鎮(zhèn)上的人的款待,但是為什么沒有寫到主人公哈默?
生:因為這群難民中不包括哈默。
師:你們同意她的說法嗎?
生:不同意。因為后面很多地方都寫了哈默,所以第1 自然段就沒有寫。
生:第1 自然段寫難民是為了與下文寫哈默進行對比。
后兩位同學的回答顯然和我的教學思路是吻合的,我的第一問,意在讓學生體會對比和襯托寫法的作用,而第一位同學的回答是我之前沒有預設到的。哈默是難民中的一員,說這群難民中不包括哈默, 我的第一反應是此說法是不對的,所以才有“你們同意她的說法嗎”這樣等同于否定的回應。認真讀課文,這位同學說的有沒有道理呢?
“一個寒冷的冬天, 南加州沃爾遜小鎮(zhèn)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善良而樸實的沃爾遜人, 家家燒火做飯, 款待他們?!边@里面的“一群逃難的人”和“他們”顯然是包括哈默的。
“這些逃難的人, 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 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薄八麄冞B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中的“他們”則不包括哈默,由下文的“只有一個人例外”可以驗證“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的難民中是不包括哈默的。
這樣看來,第一位學生說“這群難民中不包括哈默”,如果引導她改為“狼吞虎咽的人中不包括哈默”是否更好呢? 可惜,課堂上,我只顧按照既定的目標去完成教學設計,而沒有關(guān)注到這個孩子對課文的理解和個性化的表達,更沒有給這個學生說明理由的機會,一個很好的課堂生長點被扼殺在我的質(zhì)疑聲中。這個孩子對文字和語言的敏感度很強, 如果能讓她談談自己的理解,沒準兒能迸射出“絢麗的火花”。
“包括”與“不包括”,只一字之差,卻體現(xiàn)了正確與不正確、包容與不包容、等待與不等待、耐心與不耐心等教育理念。在教學時,我們對學生那些投師所好、 預料之中的發(fā)言總是褒獎有加;而對那些旁逸斜出、始料未及的發(fā)言,常常應付了事、草草收場,因而錯失了許多轉(zhuǎn)瞬即逝、不可多得的課堂學習資源。如果我們對那些看似不正確的理解,能放慢腳步,包容一些,耐心一點,等待一下,給學生留點時間,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的觀點,那么,我們的課堂就會少一些無動于衷的冷漠, 多一些爭先恐后的參與;我們的語文教學會減少多少冤假錯案,又會變得多么異彩紛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