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寧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雙會說話的眼睛,能夠表達出一些用語言難以形容的極其微妙的思想感情。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心靈的交流與和諧,教師的眼神要讓學生感到親切中有嚴肅、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勵、容忍中有警告。將這種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意識、有目的的眼神交流與表達定義為教學體態(tài)語言中的“眼勢語”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統(tǒng)攝全體的前視,讓每個人都被關注
給六年級孩子上課,作為女教師的筆者身高就不占優(yōu)勢了。筆者總會有意識無意識地找個制高點給學生講解或做示范。比如站在花壇的邊上,哪怕是踮起腳后跟倚在跑道外沿上,都會覺得高一點兒、講話舒服一點兒。一直沒有細想過為什么,對這一行為下意識的理解就是擔心學生看不見筆者的動作和講解。前段時間筆者看了一篇關于視角在心理學中的作用的文章,得知作為管理者,主動統(tǒng)攝他們在自己視線范圍內是一種本能意識,但由于筆者的身高不夠,就會下意識地找一個制高點,來滿足統(tǒng)攝的視角要求。
教學中統(tǒng)攝全體,可以使學生感到此刻教師是在面對他講課,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課堂教學秩序良好時,體育教師眼睛保持平直向前,注視所有學生,師生間眼神的互動,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體育教師充分觀察學生的技能學習過程、動作掌握程度、運動負荷是否適量及情緒與體能的變化。
二、特殊需要的點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教學中出現特殊需要時,教師會重點觀察課堂中的某個人或物,教學中師生間點對點的注視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體育課上與學生對視,不但能節(jié)省時間,還避免打斷教學秩序,是最經濟、最快捷的點對點交流。看似簡單的對視,卻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不一樣的注視,學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當筆者嚴肅地注視不安靜處或不注意聽講的學生時,一般目光所及之處,發(fā)現學生動作練習不規(guī)范的行為,學生就會停止騷動、私語,能及時有效地制止不良的動作行為;還有在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用肯定贊許的目光注視認真回答或積極練習的學生,不但能促使他們認真聽課,激勵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在練習中不斷強化其正確的動作形成;在游戲或比賽中,注視勝利者,甜蜜的眼神讓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由衷的祝賀;注視失敗者,溫暖的眼神讓學生能深切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鼓勵。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點視時目光注視的范圍不同,會代表不同的含義。注視學生的雙眼和額頭中心所形成的上三角區(qū)域,被稱為嚴肅注視,這時注視者顯得嚴肅、認真、誠懇并且容易掌握主動權;注視學生的雙眼和嘴巴所形成的下三角區(qū)域是肯定注視,此時顯得教學氛圍融洽、和諧、自然;注視學生的雙眼和胸部之間的區(qū)域是親密注視,會給學生慈父慈母的感覺,能讓人感受到包容、關愛、安全。
三、增強聯系的環(huán)視,心有靈犀四目相對
在一年級教學中,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需要提醒他們注意時,筆者總是很夸張地說:“雷達”找眼睛。然后就開始有節(jié)奏或周期性地把視線從隊伍的左方掃到右方,再從右方掃到左方,從前排掃到后排,再從后排掃到前排,每一次與學生眼神接觸到時,被接觸到的小眼神總是為之一亮。
在講課之前的環(huán)視,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提問之后的環(huán)視,能鼓勵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教學過程的環(huán)視,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與效果;列隊之后和集體活動之前的環(huán)視,可以快速保持隊伍的安靜、調動積極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環(huán)視時速度不宜過快也不宜過慢,過快會錯過學生技能動作、學習行為的關鍵性細節(jié),過慢又會顯得教師眼神拖拉不干練。
四、精力集中的虛視,轉換目標完美展現
體育課中,在講解示范動作時,特別是技術動作相對復雜或有一定難度時,一般會采用虛視法,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眼睛好像看著什么,但實際上什么也沒看。這樣有利于體育教師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講解示范的內容上來,確保動作要領講解清晰、示范的動作正確優(yōu)美,能為學生學習建立起良好的運動表象。
還有,帶領學生復習、回顧某個動作環(huán)節(jié),可以讓他們短暫地閉一下眼睛,有利于學生專注地回顧動作的用力順序,積極喚醒肌肉記憶,此時的“無視線”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體育課堂中“眼勢語”隨著教學過程千變萬化,但有幾點共性問題值得注意:“眼勢語”作為教學語言的一種,變化要有一定目的,不要有過多的凝視,慎用怒視、鄙視和瞪視,忌用漠視和側視。又因“眼勢語”在體育教學中孤立使用會顯得單調無力,不能充分實現傳神達意的作用,故而在教學中,要和有聲語言形式、手勢、身姿等密切配合,協同動作,才能收到更大的效果。做一個睿智的體育教師離不開“眼勢語”智慧的運用。
校對有感:每一位聰慧的教師都應該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去實現心與心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