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qū)木老鎮(zhèn)衛(wèi)生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在我們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免會因為不小心的行為而擦傷、割傷、扭傷、碰傷等造成外部損傷,無論傷口的深淺、大小,都要及時的、正確的進行傷口處理。很多居民并沒有正確意識到及時處理外傷傷口的重要性,認為去醫(yī)院或者診所并沒有必要,如果外傷傷口處理不當或者不及時,輕者可能會使傷口惡化、化膿和感染等,嚴重的情況下還會有截肢、殘廢、破傷風的風險,造成人體正常機能的下降,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因此,及時、正確的處理外傷能提高傷口的愈合機率以及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社區(qū)中常見的外傷可分為開放性外傷和閉合性外傷,開放性外傷簡單來說就是血可以往外流出的,又或者是骨頭外露的傷口,比如說擦傷、刺傷、撕裂傷、切傷等;閉合性外傷是指局部皮膚完好,沒有傷口暴露在空氣中,組織內出血,比如說扭傷、擠壓傷、挫傷、運動損傷等。對于開放性外傷而言,要問清患者何時何地受傷以及受傷的的原因,檢查傷口內是否有異物,然后再選擇清理傷口的方式;對于閉合性外傷來說,要進行初步查看是否有骨折、脫臼等,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進行專業(yè)的影像檢查,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一)清理傷口 清理傷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在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讓局部損傷得到及時修復,使其生理及勞動能力可以恢復。社區(qū)常見外傷的處理方式是簡單的進行傷口的清洗,除去傷口表面的灰塵、血跡等,經常使用肥皂水、生理鹽水或者絡合碘進行傷口的清洗。在對傷口清洗過后,如果發(fā)現傷口內有異物,對于容易取出的可以先取出,但可能會有一些比較細小且隱藏在傷口深處不容易取出的,需要小心處理,不能勉強,如果勉強取出,可能會造成傷口的撕裂,導致細菌感染等不良后果。
(二)對傷口消毒 在皮膚表面有損傷,與空氣直接接觸后,就會造成細菌的感染,為了避免傷口的感染,在清理傷口過后一般就會用酒精或碘酒進行傷口的消毒處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用酒精或碘伏進行傷口的消毒操作時,不能把碘伏或酒精弄到傷口內部,要順著傷口的邊緣進行擦拭。
在社區(qū)中常見的外傷主要有以下五種,針對以下五種外傷傷口介紹了具體的處理方法。
(一)皮膚擦傷及處理方法 皮膚擦傷主要是由于皮膚表面與粗糙面發(fā)生摩擦,造成皮膚表面局部損傷,皮膚表面被擦破處略顯蒼白、有局部出血或組織液滲出。在進行絡合碘的清理以及酒精的消毒之后,對于擦傷輕且擦傷面積比較小的患者用紅藥水或者紫藥水涂于傷口表面即可,但對于擦傷重且擦傷面積比較大的患者來說,涂完紅藥水之后最好可以進行簡單的包扎,每天3~4次的涂抹,2到3天即可愈合。同時也要注意的是,紅藥水的學名為紅汞,對汞過敏的患者不能使用紅藥水;由于汞和碘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碘化汞,碘化汞具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可能會腐蝕皮膚,因此,紅藥水和碘伏不能同時使用。
(二)皮膚割傷及處理方法 皮膚割傷是指皮膚被玻璃、石頭、刀具等銳利器具劃破而發(fā)生的裂傷。皮膚割傷的傷口表面整齊,有的傷口較小,傷口不深時,可以按照皮膚擦傷來進行處理;如果傷口大且深,會造成出血嚴重,還可能割傷肌肉、神經血管等。當皮膚割傷之后,應立馬用干凈的棉墊、毛巾等進行止血,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東西,直接用手指或者手掌壓迫傷口,借助壓力進行止血,讓傷口處的血液凝結。止血過后用酒精進行消毒,再用紗布進行包扎,患者包扎過后需要再用手壓迫一段時間,避免再次出血。另外傷口較深者最好進行傷口的縫合,同時為了避免破傷風感染,注射破傷風針劑。
(三)皮膚扎傷及處理 皮膚扎傷是指皮膚表面被釘子、樹枝、魚刺等扎傷,皮膚扎傷的傷口一般比較細小,經常被人們所忽視。雖然扎傷的傷口比較小,但是這樣的傷口通常比較深,如果處理不當,而且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感染。對于這種傷口,首先要檢查是否有異物的殘留,然后用雙氧水進行清理,若有異物殘留傷口中,需要切開傷口,清除異物,徹底清理。對于皮膚扎傷的傷口,不論大小只要見血都要注射破傷風針劑。
(四)皮膚挫傷及處理 皮膚挫傷是指由于跌打撞擊而造成人體表面的損傷,輕度的表皮損傷皮膚表面會出現輕微的發(fā)紫現象,可以不進行醫(yī)療的處理,自己恢復即可。比較嚴重的需要局部的放血進行舒緩,同時需服用一些阿莫西林等抗生藥品進行消炎,防止惡化感染。挫傷初期可以立馬使用冰塊外敷進行消腫止痛,等皮膚表面消腫過后,可使用熱水外敷來熟絡筋骨,同時可外用舒筋活絡的藥物進行輔助。
(五)皮膚擠壓傷及處理 皮膚擠壓傷是指身體受到重物的壓迫,造成肌肉的損傷或破裂。皮膚擠壓傷表面沒有明顯的傷口,但皮膚會有淤血、水腫等現象。傷口較輕的可以用酒精進行消毒過后,在皮膚擠壓表面涂抹紫藥水,情況比較嚴重的,可以先用冰塊進行冷敷消腫和減輕疼痛感,再用熱毛巾熱敷來活血化瘀。
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出現外傷時,一定不要輕視它所帶來的后果,認真及時的進行初步的正確處理,處理過后按時換藥,傷口要避免碰水,如果情況嚴重及時就醫(yī),聽從醫(yī)生的建議,以此來加速傷口的愈合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