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滿秋
(遼寧省遼陽縣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遼寧 遼陽 111200)
人文素養(yǎng)是指以人為本,以人的心靈的純潔與美好、人格的健全與高尚為中心,以人的個性的完整與張揚、人的本質力量的現(xiàn)實與確認為根本,以人與自然和諧與統(tǒng)一、人的“生命的生產(chǎn)”的有序與完善為目標的文化精神的修煉和涵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是人對生活的看法,人內心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由此而生的為人處世之道,其靈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是一種人的內在品質。它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積極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職語文課堂缺乏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的審美能力可以促進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我國有著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埋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這樣充沛的智慧結晶足以成為饗食人生的盛宴,能夠豐富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良好的理解力、學習能力、交流溝通能力,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各門學科知識,更誠服于老師的教誨,更自覺地遵守學校的規(guī)定,擁有更明亮的前景,更廣闊的上升空間,更美好的人生。
人文素養(yǎng)如一個人的靈魂,失去了它,人就成了一具干癟的空殼,無任何鮮活的生命體征。人文素養(yǎng)豐厚的人,用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瑰寶積淀為睿智的大腦,讓名人的奮斗經(jīng)歷奠定人生的成功。他必定是一個具有強大內動力的人,善于自省,是一個謙虛的人,樂于學習別人的長處,是一個一生快樂的人,明了人世間的取舍。這是因為人文素養(yǎng)作用成了人的內涵、文化和知識底蘊,構建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強大的心理素質、豐富的精神世界、高超的處世技巧……當今,中職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狀況并不樂觀,而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中職學校的學習是他們接受正規(guī)學校教育的最后一個機會,這顯出了提高中職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緊迫性。從小處看,提高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改善學校的學風與校風,從大處看,關乎國家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全民素質的提高。
1.協(xié)助樹立正確審美觀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與人格
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觀的建立階段,加上社會閱歷比較少,因此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在中職教育中教師應幫助他們從積極的一面出發(fā),以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中的問題。教師應合理利用中職語文的教材中的內容包含的許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資源。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審美觀,把學生的審美觀往正確的途徑上引導,使其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幫助學生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讓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通過豐富語文的教學素材及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同時也能讓學生愛上語文教學,提升自我的人文素養(yǎng)。
2.語文素材多樣化激發(fā)審美情趣
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傳授語文知識外,一定要注重講文字背后的美好感情傳達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提高審美的能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捕捉文字的魅力,通過字詞句已經(jīng)描寫手法等進行分析,找出美的地方。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寫作時的心情,讓學生與作者在心靈上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激發(fā)審美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景,及時讓學生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文字帶來的美感,逐漸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課外了解學生喜歡的書籍以及平時的興趣愛好,從而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掌握提高其審美的切入點,并以此來引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刊物,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提高審美情趣。
1.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
中職學生不想閱讀,不善閱讀,思考做事無例可用,無據(jù)可爭,無理可求,只能用自己簡單的頭腦,采用粗野的動物式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在心中樹立榜樣激勵自己,放一臺天平衡量內心,置一個準則規(guī)范行為。歌德認為,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閱讀是借有經(jīng)歷的人的翅膀,助自己遨游世界。閱讀可以讓自己學到許多,得到更大的情懷。閱讀可以意識到自己只是恒河沙粒,滄海一粟,不能坐井觀天,夜郎自大。對中職學生的行為進行引導,僅憑學校的規(guī)定和教師的教育,力量還顯得單薄。只有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真正地認識自己,校園才會充滿笑聲,課堂才會充滿溫馨,生活才會充滿陽光。
2.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作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在品質上,教師都應站在一定的高度。教師不但應該用自己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讓中職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技術人員,還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一生。人格魅力是閱歷、經(jīng)驗、氣質、能力,體現(xiàn)在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抬足之中。而言傳身教是教師展開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師得注意知識的積累和更新,不斷地學習與吸收,擴充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使自己能勝任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yè),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美譽。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作為學生的家,學校首先體現(xiàn)出居住環(huán)境的舒適——綠樹成蔭,芳草萋萋,小橋流水,高樓挺立。另一方面,學校是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系統(tǒng)教育的組織機構,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傳承文明。學校應美麗如花園,更應展現(xiàn)出自己特色的人文文化:名人名言、警示名言、人生格言、勵志名句像繁花一樣醒目地點綴著盎然的綠色,學生創(chuàng)辦的板報墻和雄偉的高樓遙相呼應,圣人、著名學者、教育家的莊嚴雕像安靜地彌散著肅穆的氣氛。整個校園散發(fā)出濃厚的人文氣息,迎面讓人感覺靜氣、神圣、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