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河北省永清縣永清鎮(zhèn)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如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不高等。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運用不當,他們仍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沒有采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以至于教學效率低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呢?通過長期的思考與實踐,筆者總結出了一些方法與策略。
課前預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預習,學生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之處,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通過預習,學生能更好地弄清重點、難點所在,做到有針對性地聽課。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前預習,做好預習指導。但現(xiàn)階段學生的預習情況不容樂觀,他們大都有一種惰性,自己從不主動去預習,課上只是坐等結果,從不主動思考,即便在教師的要求下預習了也只是匆匆而過,根本沒有深入預習,更別提將不懂之處劃出來,帶著疑問聽課了。這樣的預習結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避免預習流于形式,提升學生預習的效率呢?筆者認為應做到三點。一是要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任務。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他們的知識水平、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都不相同,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預習任務,確保優(yōu)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二是教給學生預習方法。對學生數(shù)學預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以下兩步進行:(1)讓學生通讀數(shù)學內容,了解主要內容,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概念、結論劃一劃、圈一圈;(2)讓學生精讀難點內容,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之處標注出來,并做好筆記,進而帶著疑問有針對性地聽課。三要做好有關預習的課堂檢查。安排好預習任務后,教師在課上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這既能避免學生產生僥幸心理,逃避預習,又能讓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較集中的問題,以便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解決。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姡d趣的重要性。而學生的興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運用合適的方法去激發(fā)。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運用以下方法。
不論任何學科教學,導入都很重要,其是否生動、有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如問題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新舊知識聯(lián)系式導入法等,只要教師用對,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興趣點不同,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并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針對低、中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境、問題情境等。這樣做,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生活潑好動,游戲教學正好符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不妨將游戲引入課堂,根據(jù)教學內容,組織與開展一系列游戲活動,從而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輕松、愉快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
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毙睦韺W研究也表明了“鼓勵、表揚、贊許、肯定”等表揚性的語言能引起人大腦皮層的愉悅感,使人更關注某一類事物。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及時、恰當?shù)目隙ê图睿约て饘W生的愉悅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濫用表揚,以免學生產生驕傲情緒,適得其反。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大都采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方式,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教學氣氛沉悶,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多媒體教學應運而生。多媒體是高科技的產物,作為現(xiàn)代教學媒體,它具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將其引入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根據(jù)實際需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解決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實現(xiàn)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如《圓的面積》一課中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教師若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理解“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這個道理。對此,我將多媒體引入了課堂,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了等分、割補、拼合演示:先把一個圓2等分,用紅、綠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平均分成8個小扇形,將小扇形一個一個從半圓中移出排成紅、綠兩隊,又把兩隊合并成近似長方形并閃爍顯示,然后依次進行16、32等分的割補、拼合,讓學生直觀地感知當?shù)确值姆輸?shù)越來越多時圓面變換后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這樣,變抽象為具體,就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了圓是可以轉換成一個和它等積的長方形,進而學會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又如行程中的“相遇”“相向”“相背”“同向”等問題比較復雜,學生很難理解,教師在教授這類應用題時可以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地展現(xiàn)這幾種運動,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和理解,從而輕松解決這類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教師不能滿堂灌,而應根據(jù)教學需要,適時、適量、適度地選用,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
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對教師來說任重而道遠。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我們必須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積極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小學數(shù)學課堂,以使小學數(shù)學教學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