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蓉
(新疆省北屯市北屯中學,新疆 北屯 836099)
作業(yè)是小學數學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載體。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清楚認識到作業(yè)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如實的遵循教學原則,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注重引導學生生活實踐,科學有效的設計作業(yè),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教學見解: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和進一步深入,我國教育教學事業(y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無論是教學理念上還是教學方式上,都基本上跳出了傳統(tǒng)教學的圈子,實現了面向學生,面向社會,面向現代化。但是,由于升學原因的影響,考試分數依然深入人心,這就導致我們的小學數學作業(yè)數量依舊,質量有待提高,使得我們的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依然面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無法在“增效減負”上取得突破,這主要集中體現在課內練得少,課外練個飽。有的教師錯誤地認為課堂時間極為寶貴,盡可能地為學生傳輸更多的知識,往往是講得滔滔不絕,而很少留時間讓學生去練習,最終留下大量的練習題只能在課外完成。殊不知,既花費了精力收效甚微,而且還增加了學生的課外負擔。其次,作業(yè)量偏大,質量相對較差。很多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yè)的時候,往往只知道要學生不斷的去學習、練習,教師的出發(fā)點是很好的,殊不知,教師“充足”的作業(yè)設計往往沒有考慮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很多都是機械的重復訓練,無法發(fā)揮提高的作用,表現為學生練得多,提高少,長此以往,不僅會使學生乏味,還會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各方面原因的綜合制約,使得我們的小學數學作業(yè)教學無法達到既定目標,還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的改善,有效的落實實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有效地完成作業(yè)的前提和動力。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思想意識還未成熟,因此,學生的很多行為都是隨著興趣來,學習也是如此,如果他們不感興趣,就不會去研究它。因此,在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設計學生的作業(yè)時,應充分的從學生的愛好、性格等各方面出發(fā),充分考慮其趣味性,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yè),盡量把作業(yè)中的數學知識編成童話、游戲、故事、謎語等,通過多種渠道,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生動有趣的作業(yè)內容取代重復呆板的機械練 習,以激發(fā)學生的作業(yè)興趣,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完成作業(yè)。例如,“數的組成”“乘法口訣”的練習,可以設計“對口令”的游戲,讓學生與學生玩、學生與家長玩,進而使其在游戲中掌握新知識。又如,學習了“簡單的加減法”后,教師可讓學生在家里與家長玩撲克牌游戲,邊玩邊計算兩人手中撲克牌包含的數字的和與差。通過這樣的設計,有效的跳出了傳統(tǒng)作業(yè)設計的框框,在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達到了練習鞏固的效果,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學習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小學數學課本的編排也極力貼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知識源于生活,也運用于生活,“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是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得的知識大都是以系統(tǒng)化,標準化的純數學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聯系生活實際進行作業(yè)設計,可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旁,從自己身邊情景中可以看到數學問題,運用數學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過程中,我們教師在充分考慮趣味性的同時,我們還應充分的聯系生活實際,設計生活性作業(yè),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學習了重量計量單位后,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回家后稱一稱一千克雞蛋大約有幾個;讓學生到超市看一看一袋食鹽大概有多重;還可以讓學生上市場去先估算某些物體的重量,再親自動手稱一稱或看賣主稱一稱,驗證一下。這樣學生對物品重量才有實際感受,有助于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這樣,設計生活性作業(yè),在加強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落在實處。
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我們的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過程中,不是教師隨心所欲,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前提,科學有效的去設計學生的作業(yè),以達到練習的目的。就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而言,需要我們教師遵循好以下幾個原則:首先,針對性原則:作業(yè)的設計要有坡度,在范圍和數量上要有層次性、伸縮性,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其次,適量性原則:教師布置作業(yè)要少而精,要在培養(yǎng)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此外,趣味性、生活性、選擇性等諸多的原則,需要我們教師結合實際,有效的落實實施,只有這樣,作業(yè)的教學意義才能充分、有效的發(fā)揮出來。
總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形式多樣、方法多種、不勝枚舉。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不斷的研究總結,如實的根據學生情況,設計適合學生的作業(yè),我們的教學效率才會提高,學生才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