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娟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第六中學,江西 贛州 342300)
根據(jù)我國目前教育的大環(huán)境,新課改倡導的教學趨勢在不斷深入各個學校。新課改當中闡明:教育的工作一定要以人為本。因此校園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狀況開設各門課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很多高中過于重視應試教育,將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不作為教育重心,同時由于教學模式單調乏味,許多學生本身也無法對這些課程感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校園教育的改革和對新課改的適應。因此,高中教育對音樂課程教學的方式應當注重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為素質教育添磚加瓦。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校領導對于高中校園教育工作,都認為最終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以及升學率的增長才是重點,所以在對于素質教育中比如音樂方面的教育并沒有投入太多精力,而且缺乏綜合性考量和改革。也許僅僅是因為教育課程的設置才將音樂課安排在課表中,沒有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由于許多高中音樂教育課程實際上較為單調乏味并且和課程相互呼應的較少,有些甚至不符合教學的目標再加上許多校園并沒有完備的教學設施比如鋼琴,音樂教室等等。所以許多教師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原有的音樂課被取消,同時將音樂課換為其他主課,原有的親身操作和實踐過程改變?yōu)榭菰餆o聊的樂理知識和演唱訓練,這樣的音樂課較為單一,同時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1]。
當前社會的情況是,城市大多數(shù)的家庭將高考作為最重要的學習目標,對于除了考大學以外的教育并不那么重視。所以在報名考試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已經明確了學習目的和方向,而且對于藝術類的學生來說,學習時間長,花費較高,畢業(yè)后就業(yè)情況也不甚理想,所以真正從事這一專業(yè)的人最后所剩無幾。而且藝術類專業(yè)學習費用一般會高于普通專業(yè),大部分城市家庭認為其花費不菲更別說農村家庭,現(xiàn)在普遍地現(xiàn)象是許多父輩的文化教育情況較低,對于信息的匱乏使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的專業(yè)指導,在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習上農村學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形勢和挑戰(zhàn)。
具體到音樂專業(yè),在未來的就業(yè)非常困難,發(fā)展前景比較狹窄,所以很多學生即便是喜歡音樂,依然不會選擇從事這一專業(yè)。
這也對我國高中音樂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音樂教師少,專業(yè)素質低成為常見現(xiàn)象,而教師素質低下又反過來使得教學質量的進一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現(xiàn)有教育模式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而音樂課卻不是必考課程,學校不會重視,即使開展這一課程也是以應付教學計劃為目的,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把音樂課程的學習和學生的修養(yǎng)、素質等方面聯(lián)系起來,大多數(shù)都是按照教材內容講解樂理知識,課堂上學生無法參與其中,既不能因材施教,按興趣學習,更別說創(chuàng)新了,學生也就更加不愿意學習音樂,如此種種造成了目前了高中音樂課程開展過程中的尷尬局面。
高中音樂教學在學生的高中學習過程中承擔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發(fā)展,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都有著非常有效的作用。以新課改為目標,加強對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不僅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緩解學生的壓力,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通過對教育模式的逐漸轉變,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綜合性的作用,學生不僅僅會學習,也會享受音樂帶來的魅力,提高精神境界。對于高中音樂教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為新課改目標下的高中音樂教學的改善和發(fā)展助力。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已經進入到許多校園中,并且廣泛而有效地投入到教學中去。而對于高中音樂教育來說,多媒體技術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促進作用。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音樂等等來形象生動的展示廣闊豐富的音樂知識,或者是模擬專業(yè)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來感受音樂知識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音樂細胞,提高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作為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方式的添加可以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目標,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和有趣生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讓課堂更加生動、富有趣味[2]。
高中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意義。因為高中教學的整體大環(huán)境是為了升學考試,一定意義上擺脫不了這樣的學習模式和環(huán)境。因此,高中音樂教學更多的是通過鑒賞性的教學方式來領悟音樂,感受音樂,通過音樂緩解課業(yè)壓力,帶來身心的放松。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專注于課本的教學和樂理的教學,因為枯燥乏味的知識學習不僅不能使學生緩解壓力,還會使學生產生厭惡感,從而影響整個學習過程。教師應當注重對教學內容的改革,比如增加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性,老師帶領學生賞析音樂,一塊組織合唱等活動,讓學生盡情唱歌。借此機會來緩解壓力,同時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得音樂課不再是乏味單調地教學,而是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快樂時光[3]。
高中生的思想和心智已經趨于成人,因此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內容不能單純的填鴨式教學,因為藝術領域的課程教學,更多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應當更多地給出學生情感體驗和幫助,讓學生能更加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從心底里更加熱愛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放松的情緒體驗,與此同時,老師才能更好的帶動學生和促進學生的進步,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音樂的美好。
高中階段是人生發(fā)展、學習的重要階段,在這樣一個階段下,高中生所面臨的學習、生活上的壓力像兩座大山。在此背景下,素質教育更加不能被忽略,高中音樂教育應當完善和發(fā)展,在各方面都應創(chuàng)新來促進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讓他們愛上音樂的同時感受音樂的美好以及身心壓力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