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璦霞
(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6)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心血管疾病,病發(fā)人群主要是高齡老年群體,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冠心病患者人數(shù)逐年增加,而且部分患者還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而增加了急性腦梗死的風險。本研究選取本院150例上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
選取研究樣本為我院門診治療隨訪的一年(2018/05~2019/05)共150例上述病人,將病患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5例。兩組患者基本情況如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基本情況
對照組病人接受常規(guī)治療,如腦細胞保護劑,抗血小板聚集等。
觀察組病人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匹伐他汀治療[2],晚上口服使用,2毫克/次,每日一次。服用7天為一個療程,治療持續(xù)2個月。
對上述病人進行血脂檢查,主要指標[3]包括TG,TC,LDL-C以及HDL-C。
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觀察斑塊的情況,包括IMT和斑塊總面積。
統(tǒng)計兩組病人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對發(fā)生率進行組間對比。
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收集的數(shù)據(jù)并分析測量數(shù)據(jù)。通過t檢驗比較兩組間的計量資料,并用(±S)表征,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P <0.05),代表該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TC,TG和LDL-C等指標都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表明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指標對比(±S,mmol/L)
表2 兩組血脂指標對比(±S,mmol/L)
組別TG TC LDL-C HDL-C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n=75)2.11±0.84 1.31±0.22 5.31±1.09 3.21±0.41 3.51±0.64 1.91±0.14 4.11±1.84 2.11±0.34對照組(n=75)2.14±0.86 1.91±0.54 5.35±1.14 5.21±0.54 3.47±0.54 3.01±0.23 4.13±1.89 1.31±0.34 t 0.216 8.911 0.22 25.546 0.414 35.38 0.066 14.409 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對照組病人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比觀察組高出20%(P <0.05),表明該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可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病人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MT)和總斑塊面積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 <0.05);表明該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4。
表4 兩組頸部斑塊對比(±S)
表4 兩組頸部斑塊對比(±S)
例數(shù)IMT/mm斑塊總面積/mm2對照組751.86±0.4319.87±2.42觀察組751.08±0.3615.04±2.25 t 12.04512.659 P<0.05<0.05
冠心病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誘導因素,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提高急性腦血管的病發(fā)率,對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這些患者臨床上常有高血脂,阻塞血液循環(huán),部分患者出現(xiàn)頭暈,頭痛等癥狀,這主要是由于血液供應(yīng)不足而造成的。當癥狀繼續(xù)惡化時,可能導致急性腦梗死。匹伐他汀[4]作為選擇性還原酶抑制劑,其可抑制戊二酰輔酶活性,降低TC水平,調(diào)節(jié)TG等血脂指標,同時還能抑制反應(yīng)蛋白的表達,降低LDL-C水平,改善頸動脈斑塊情況。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病后TC,TG,LDL-C等指標都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病人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MT)和總斑塊面積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 <0.05);對照組病人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比觀察組高出20%(P <0.05),表明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訴,匹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和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病人,可有效改善血脂情況,減少斑塊,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在臨床上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