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士毅
春回大地,偕愛人踏足郊野,眼尖的愛人一眼就認(rèn)出田野間的薺菜,并告訴說,薺菜是大自然在春天賜給人們的天然珍饈。這也難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為飽口福,以致“時(shí)繞麥田求野薺”。
我的老家地處國家級風(fēng)景區(qū)浙江溫州楠溪江畔,那兒山青水秀,空氣清新,堪稱天然氧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植物,在這良好的環(huán)境中,伴隨幾場春雨,薺菜沖破早春的寒冷吐出幼兒嫩芽,伸展嫩綠身姿,無憂無慮地生長,在不知不覺中其稚嫩的身影已遍及田埂地頭、山間路旁,還不時(shí)綻放出黃色的小花朵,悄悄地向人們傳遞春的信息,真讓人有“殘雪初消薺滿園”“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情畫意。
面對那碧翠的薺菜,讓初春的人們早已心動。每當(dāng)此時(shí),我和我的愛人穿著休閑服,拎著竹籃子,結(jié)伴走出城鎮(zhèn),走向田間山野,看到那嫩綠的薺菜,不禁眼前一亮,趕快彎下身子,采摘著那水靈靈的嫩綠薺菜,采著采著,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恰如宋代陸游所吟:“春來薺美忽忘歸。”不到半天時(shí)間,嫩綠的薺菜已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匮b了一籃子,此時(shí),那種對靠雙手換來成果的獲得感油然而生。將剛采摘的薺菜,在清清溪水中洗干凈,即可帶回家用于加工菜肴。
喜歡看書的我,早就從書籍中知道薺菜味之鮮美勝過園種蔬菜,宋代吃貨蘇東坡稱薺菜是“天然之珍,雖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南宋陸游愛薺成癖,直言薺菜“糝羹珍美勝羔豚”。明代高濂品嘗了薺菜之后,更是贊道:“若知此物,海陸八珍皆可厭也?!弊x罷古人對薺菜贊美的詩句,不禁吊起了我的胃口。不過,要知道薺菜的美味,還得自己親口嘗一嘗。記得,我第一次品嘗薺菜的味道,還是母親做的薺菜餅。那時(shí)母親還年輕,動作麻利,只見她將洗凈的薺菜搗爛,以糯米粉和之,搓揉成團(tuán)狀,佐以餡料,放在蒸籠里蒸一下,薺菜餅即熟。此時(shí),香氣從蒸籠里彌漫開來,滿屋清香。揭開蒸籠蓋,但見一個(gè)又一個(gè)薺菜餅,宛若碧玉,十分誘人。于是,禁不住誘惑,干脆取出幾個(gè),趁熱品嘗,好吃!至今回想起來,母親就像一個(gè)魔術(shù)師,嫩綠的薺菜一經(jīng)她的巧手,轉(zhuǎn)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薺菜餅。
自從品嘗了母親做的薺菜餅之后,對薺菜總是念念不忘。成家之后,我和愛人便開始了自己烹調(diào)以薺菜為食料的菜肴,讓家里的餐桌上變得豐盛些,也多點(diǎn)野味。這不,春天時(shí)候,薺菜在我和愛人的手中可變成許多花樣的薺菜佳肴,頗有我的齊菜佳肴我做主的感覺,如薺菜炒雞蛋,綠黃相間,色味俱佳;薺菜炒肉絲,鮮香可口,惹人品嘗;薺菜拌豆腐干,綠白交映,“一青二白”;還有薺菜文哈湯、薺菜山藥羹、薺菜春筍等。在家里,品嘗著以薺菜烹制的這些菜肴,總讓人常吃不厭,飯量也因此大增。春天,每逢雙休日,家里還喜歡用采摘來的鮮嫩薺菜用作小吃的餡料,如薺菜春卷、薺菜鮮肉餛飩、薺菜肉包等。我尤其喜歡薺菜春卷,咬一口薺菜春卷,心中頓有“春到人間一卷之”的意境。有時(shí),家里用薺菜煮粥作早餐,煮成的粥色鮮美味,喝上幾口薺菜白米粥,那種味道恰如《素食說略》中所贊道的:“薺菜為野菜之上品,煮粥作齋,特為清永?!?/p>
我的愛人也許是從事醫(yī)務(wù)工作的關(guān)系,告訴說薺菜品的不僅是美味,還有藥用價(jià)值呢,真是三句不離本行。這不,民間就有“陽春三月三,薺菜當(dāng)靈丹”的諺語,還流傳著“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在一些地方,薺菜花盛開之時(shí),人們采摘薺菜花佩帶,以驅(qū)瘟祛疾。我翻閱了一些醫(yī)藥書籍,的確如此,比如:《名醫(yī)別錄》認(rèn)為薺菜“主利肝氣,和中”;《日用本草》說薺菜能“涼肝明目”;《本草綱目》稱薺菜“明目,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