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回民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100)
隨著信息技術的全面發(fā)展,現(xiàn)在已經成為了網絡的時代,所以各行各業(yè)在全新的網絡體系下都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不單單是生活中,各個角落都遍布著網絡,所以人們接觸網絡的年齡在提前。對于小學生而言,雖然處于熱愛新事物的年紀,但是對于新事物還是缺少相應的判斷力,所以網絡世界對于他們而言無疑是面臨更多的風險。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是在小學時期最重點的工作,主要工作就是在上學的初級階段培養(yǎng)學生長大成人前的基本的文明禮貌以及需要具備的基本道德素養(yǎng)等,幫助小學生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造成良好的影響,養(yǎng)成優(yōu)秀的習慣,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本文主要介紹在網絡時代小學德育工作所遇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以及如何應對,為小學德育工作帶來有益的幫助。
首先,豐富了教學資源:現(xiàn)下的教育工作由于網絡的普及變得非常便利,老師利用網絡可以下載很多關于課堂的視頻和圖片等以便備課時使用,這樣上課的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這樣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還可以利用這些內容將正確的價值觀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傳遞給學生,以便提高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
其次,便是豐富了課堂形式:以前老師總是通過說教來進行德育課堂,課堂顯得非常生硬,學生的感性認識沒有被重視,而且課堂沒有吸引力??墒怯捎诰W絡的到來便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使德育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都變得相當多樣化,教師以及課堂的變化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更加積極,這樣老師講課也變得更加吸引人。
最后,就是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更加便捷:網絡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微信等這樣的社交網絡平臺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平臺及時發(fā)布關于學生在校的一些表現(xiàn)來與家長在線上進行溝通,學生也可以依據網絡獲取關于學習方面的信息,并且利用平臺與老師溝通會更加的便捷。這樣有了網絡的支撐,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交流,沒有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
網絡高速發(fā)展,有利也有弊。對于剛剛未成年的小學生來說,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他們變得迷茫。學生們可以很自由地便捷的接觸到各種網絡資源,這其中當然有一些很極端甚至暴躁的言論,這樣沒有任何理性的言論對于小學生而言無非是一種沖擊甚至是傷害。
網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對網絡的過度依賴,無論是教師在教學中對網絡的依賴,還是小學生在某方面對網絡的依賴,這都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是因為過多的多媒體與學生的交流出現(xiàn)問題,那么這樣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現(xiàn)象一旦形成,便會對學生的日后生活產生影響,也會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受到限制,尤其是德育課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
教師教學難度加大。以往的德育課程都是通過教師給學生講,但是現(xiàn)在網絡的發(fā)展迅猛,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到很多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之外的很多東西,這樣不免其中有一些觀點就和教師講的相背離,這個時候就很考驗教師的能力了,教師就是要在講解問題的過程中將學生的思維和思路引導到一個正確的軌道上。網絡上有很多關于道德現(xiàn)象的討論,學生會因此產生疑問甚至是困惑,在課堂上只要有學生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教師就應該采用正確的講課方式來讓學生理解這樣類似的問題。
轉變教學思路:現(xiàn)代社會是個網絡社會,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方式與理念,轉變教學的思路,這樣才能將由于網絡信息化給學生帶來的轉變進行優(yōu)化。對于剛剛開始接受教學的小學生,老師對于他們來說是在學校最威嚴但是最親切的人,在他們剛剛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期,教師應該承擔起責任,將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傳遞給小學生們。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應該被打破,教師應該在思想上做出改變,將網絡與德育工作聯(lián)合在一起進行對學生的教育。還有另外一方面,家長可以通過對自己的管理,培養(yǎng)小學生自身的道德素質。
形成課上課下的聯(lián)動:就是指講道德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學校的時候,教師可以同學生一起做一些關于道德方面的活動,例如將網絡上關于道德方面的情景片段在現(xiàn),也可以舉辦一些其他類型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網絡世界中帶給我們的利與弊,好與壞。也可以帶領小學生們去敬老院、博物館等地進行走訪,讓學生在課外的生活中感受一點一滴的道德行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判斷力與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質。
增強網絡道德教育:網絡漸漸融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給大家?guī)砹瞬豢煞裾J的便利,但是網絡世界始終是虛擬的,有利也有弊,教師應該做好準備,因為小學生還不能分辨好與壞,教師應該指引學生在網絡世界中分辨好與壞,什么應該接受,什么不能接受,哪些言論是正常的,哪些言論是腐朽的,教會學該聽信什么,該看什么,知道什么有所為什么有所不為。網絡在幫助小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的同時,應該讓小學生始終保持應有的判斷。
方便學生自由發(fā)言:小學的道德教育已經不能局限于課堂內,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建立論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學生們可以在里邊自由交流,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如果有不切實際或者不正當?shù)难哉?,教師還可以及時進行糾正,這樣通過交流不但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還可以通過大的平臺使大家的道德素養(yǎng)得到提升。
通過以上總結,在網絡時代,我們應該認清網絡帶給教育工作的優(yōu)缺點,認識到機遇和挑戰(zhàn),只有正確認識到現(xiàn)狀,教師及時改變教學方式,這樣才可以正確的認識如何做好當前的德育工作,教育工作者才可以通過網絡對小學德育工作做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