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凱里市第十三幼兒園 謝貽敏
和許多的年輕夫婦一樣,金花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也是目前唯一的孩子,所以家里也比較缺乏育兒的經(jīng)驗。迫于生計,這里的年輕人幾乎都要到外省打工,金花的爸爸在江蘇打工,爺爺奶奶在老家種地,偶爾農忙結束也會帶些糧食過來看望孩子,平日里孩子都是由媽媽一個人帶,媽媽是廣西人,一個“外來媳婦”,總覺得一個人在貴州沒有朋友、親戚,不會苗語,偶爾拉家常也是顯得格格不入,平時也不帶孩子出去玩耍,很少與人來往。空閑時間就在本小區(qū)提供的“繡花廠里”上班,補貼家用。
孩子剛剛來的時候身體特別的瘦弱,抿著小嘴、目光比較呆滯,坐在座位上總是一本正經(jīng)地一動不動。顯現(xiàn)出同齡人所沒有的“老實”,與其說“老實”,那還不如說是“膽小”,從未與小朋友們主動游戲。每一次的游戲活動,都不積極參與,站在那兒像根木頭似的,熱心的小朋友主動請她,她都會顯現(xiàn)出有些畏懼甚至害怕的表情,經(jīng)常都是吃不完飯菜,吃到最后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或是預料到自己將吃不完而擔心害怕,一個人默默地掉眼淚。發(fā)現(xiàn)她喜歡涂涂畫畫,我就交代她媽媽早上帶寶貝早10分鐘入園,我單獨教孩子,先從畫小圖形開始,準備一些圖形虛線圖,讓孩子試著連接起來,用圖形搭配“建造”房子、涂顏色朝著一個方向、慢慢地一筆一筆地涂等,孩子也慢慢地學會了各種繪畫的方法。
由于來自農村,入園之前還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在村子里生活,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些衛(wèi)生習慣不太好,有一次孩子有些感冒,流了很多鼻涕,在那里一直發(fā)出抽回去的聲音,“把鼻涕擤掉呀!”孩子一聽,連忙用手一把抓地把鼻涕擤出來,“??!老師,她都不知道用紙呀!”小朋友們說著跑開了。金花不知所措地在那里連忙伸手想要往鞋底下擦,我連忙過去說“等一下,寶貝,我們需要用紙巾哦!”事后,我當著小朋友的面首先表揚金花學會了用紙巾,又抓住了這次的教育契機,上了一節(jié)《怎樣擤鼻涕》的活動課,交給孩子們擤鼻涕的正確方法。
偶爾請她上來分享故事或是自我介紹,她都是抿著嘴巴一個勁地搖頭,雙手握拳緊攥。第一個星期幾乎沒有聽過孩子說過一句話。與她媽媽交談,發(fā)現(xiàn)孩子在家里會說的。考慮到孩子可能是“場面緘默”,我們想著一步一步來,讓孩子有一個適應、轉變的過程。
為了讓孩子早日融入班集體,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家庭情況,教師做了有針對性的指導計劃。首先是在園進行個別指導,打開心扉和幼兒談心,讓她的心情放松。有一次班級里開展講故事比賽,我故意請金花上來,當我以“輪流”為由,請到金花上來說的時候她把擔心的目光投向我,我說:“沒關系的,老師相信你?!蔽覀冇闷诖哪抗饪粗鸹ā翱墒?,可是,呃……從前……有一個國王……”金花說不下的時候我輕輕地給她一些提示,或是一些連接性的詞語,實在說不了的就直接告訴她,就這樣在我的提示下孩子的故事講完了,說的最流利的話語就是最后一句“謝謝大家!”聽到小朋友們的掌聲她會心地笑了!
為了讓孩子“能說”并表述清楚,我想先從孩子“敢說”入口,畢竟孩子沒有勇氣、缺乏自信。在幼兒園里首先要制造這樣的機會,私底下聯(lián)系了孩子的媽媽,利用家園合作,讓媽媽在家里多多陪伴孩子講故事、看繪本,先在家里試著講。去家訪時,我給孩子帶上她喜歡的繪本,我們班特意開展了“我是故事大王”“小小解說員”“兒歌我會念”等一系列關于“說”的活動,并把這些活動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在不斷鍛煉下,孩子從看著地板吞吞吐吐、一字一頓地說,到斷斷續(xù)續(xù)自己講完,再到現(xiàn)在能清楚表達,孩子越來越自信了,已經(jīng)不再用茫然的眼光看著我了!因為我知道通過每天的親子閱讀,她的故事講也講不完呢。
恰逢幼兒園本學期孩子發(fā)展的重點是“說”,園長要挑選一名能解說民族區(qū)域的幼兒,我立馬想到了金花,我把解說詞梳理了,只用了3遍孩子就能完整地說出來,當活動那天孩子穿著奶奶給她縫制的苗族服裝解說完畢時,聽到大家的掌聲和表揚,孩子開心地跑回來,沖著我咧著嘴笑了!
周一的國旗下講話,金花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媽媽也出現(xiàn)在后面的人群中悄悄地給她拍照、錄像,看了媽媽的朋友圈,都是為自己孩子自豪的話語,點贊那是必不可少的。
隨后的家訪、入戶指導中,金花家屬于“建檔立卡”戶,更是我們關愛的家庭,孩子看見自己的教師到家里來看她,還帶來自己喜歡的蝴蝶結小發(fā)夾,與媽媽交談中,聽到教師表揚自己時,還不時地跑過來拉著我,又帶我參觀她的家。
經(jīng)過計劃性地對幼兒實施專業(yè)性的指導以及每月一次的家訪入戶指導,每天入園與媽媽的簡單交流,給媽媽發(fā)一些育兒知識。孩子在各方面有了全面的發(fā)展和進步,2年的時間里金花不僅長高,也比之前胖了不少,從最初在集體面前帶著哭腔地說,到大膽地敢說,再到喜歡說,雖然偶爾有些詞語還不流利,但是卻自信了不少,能主動幫助教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為集體做事。每天還能爭取早來園做“禮儀小標兵”,爭做“升旗手”。結合我們班的美術特色,相比其他方面來說孩子的美術是發(fā)展得最好的,每一次的繪畫展覽活動孩子的畫是必不可少的。畫面不僅看出孩子想象豐富,是一個觀察仔細的孩子,還飽含著對周圍事物天真而充滿熱情的感受。孩子媽媽看到孩子的變化,非常開心,也總把感謝的話語掛在嘴邊。
冬天里,和煦的陽光下一陣涼涼的微風吹過,操場里傳來孩子們陣陣的笑聲,金花就是其中一個,想著孩子的變化,教師不由得舒心地笑了。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需要我們用心呵護,耐心地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