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蘭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外國語學校,江西 九江 330304)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對學生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影響,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表達、寫作能力具有重要推進作用,它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開發(fā)智力,塑造世界觀以及培養(yǎng)道德品質(zhì)等。有效選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方式是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忌將考試作為評價的主要方式,閱讀評價應該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
語文閱讀教學評價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整體的閱讀理解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幾種評價方式。一是小組評價,所謂小組評價就是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之間相互評價,列舉出優(yōu)缺點,做到取長補短。例如,學生可以指出對方聲音大小,是否飽含情感,朗讀過程是否流利,咬字發(fā)音是否準確等方面的問題,這就是小組評價的功用所在。二是教師評價,教師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常見和熟悉的評價方式,這種方式顯現(xiàn)出的效果相對準確和客觀。教師評價可以針對學生個人、小組、班集體進行評價,評價屬于積極評價就會對學生產(chǎn)生正面的激勵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信心。三是自我評價,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要積極運用自我評價的方式,使學生在自我評價中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身心全面發(fā)展[1]。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關鍵階段,這些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得以實現(xiàn)。教師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2],“以學定教”的教學方式很少出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范圍,這樣也導致了學生閱讀能力提高較慢。為了實現(xiàn)高效、高質(zhì)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開展閱讀教學評價,從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進行有效評價,根據(jù)評價結果指定可行性的教學策略,以此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學過程中要找到關鍵突破口,注重過程性評價,不僅要重視閱讀能力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掌握閱讀能力的過程,將評價貫穿在每一個教學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例如課堂測試、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學生自我評價等都是學生閱讀能力形成的方式。在教授小學生課文之前,應該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全面的掌握,盡可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教授《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古詩時,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互動探討,了解學生對這首詩的掌握情況,采用學前評估的方式向教學目標邁進,以導學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蘇軾人物背景。這種方式避免了教學目標與學生認知水平不匹配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此外,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規(guī)范學生使用正確的閱讀符號,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有效地解決課后問題,這些方式的培養(yǎng)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
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可以在期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時顯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要對此進行總結性評價,使學生認清自身的不足,也要明確自身進步之處,這樣有助于學生學習策略的計劃、實施和改變。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結果,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反思,以便在未來的教學中調(diào)整教學方案,達到逐漸完善科學的教學目標。每學期結束,教師都要根據(jù)學生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并寫出具有鼓勵作用的評價語言,將評語反饋給學生,學生再結合自身評價進行反思,學生能夠徹底認清自己學習的優(yōu)劣之處,為日后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4]。
豐富的課外閱讀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視野,賦予其深厚的精神文化食糧。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必須合理運用評價機制,樹立月度目標,實施有效閱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時間的保證是提升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師必須花費時間讓學生閱讀課文,使他們感受作者的思想和觀點。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對其進行評價,實現(xiàn)指導和激勵的作用。鼓勵學生閱讀,也要保證學生閱讀內(nèi)容的科學性。努力幫助學生營造有利于閱讀的環(huán)境和氛圍,為學生閱讀學習準備豐富的閱讀書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閱讀習慣。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通過比賽的方式激勵學生閱讀,培養(yǎng)其聽說讀寫的能力,提升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力。教師還可以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挖掘出新的科學的適合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評價體系,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的內(nèi)容,簡化繁重的高強度作業(yè),讓學生在快樂中完成作業(yè),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改變固有的白紙黑字作業(yè)方式,可以將實踐作業(yè)提上教學日程,減少學生對家庭作業(yè)的厭惡情緒,由教師和家長輔助完成,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走向閱讀的世界[5]。
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成為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的重點目標,進行語文閱讀評價也成為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進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學生、教師以及家長的多方配合。教育實施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能力,教師必須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閱讀評價方式也要進行創(chuàng)新性研究,從多元化、前沿性的角度研討出新的教學評價方式,為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