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鍵輝
河北省秦皇島北戴河新區(qū)南李莊小學 066311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jīng)說過:“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教育與游戲是注定分不開的,而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帶給幼兒快樂,而且有利于開發(fā)幼兒的智力、豐富幼兒的情感、強健幼兒的體魄。很多幼兒園教師都認識到了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積極意義,樂于為幼兒提供一個游戲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那么,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有哪些方面的應用呢?
幼兒的思路是開闊的,不管是在折紙,還是在搭積木或是畫圖的過程中都能夠開發(fā)幼兒的智力。恰當?shù)挠螒蚩梢栽鰪娪變簩ν饨绲母兄?,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促進幼兒智力的開發(fā)。
比如,“小偵探”的游戲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記憶力等:全體幼兒自由地站立在場地上或坐在椅子上,選出一名幼兒扮演偵探,觀察大家的服飾后,暫時離開集體。然后讓一名幼兒脫下外衣,隨意的給另一位幼兒穿,再請偵探回來,繼續(xù)觀察大家的服飾后,說出誰的外衣不見了,誰穿的不是自己的外衣。
常識性教育對于幼兒來說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有必要的,幼兒所玩的游戲離不開實際生活,而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對生活的感知力是對幼兒常識性教育的第一步。
在組織幼兒游戲的時候,讓幼兒通過角色互換來體驗生活,可以讓幼兒在角色互換中體會不同的角色,形成對常識性生活的初步體驗。比如,在角色體驗的游戲中,可以讓幼兒扮演“爸爸”的角色,讓幼兒體驗爸爸工作的辛勞;讓幼兒飾演“媽媽”的角色,模仿媽媽做飯、洗衣的動作,使幼兒認識到媽媽照顧家的辛苦。
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往往是需要耗費體力的,恰當?shù)挠螒蛴欣趶娊∮變旱捏w魄。比如,“丟手絹”的游戲以跑步為主,“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以運動為主,“跳房子”的游戲以跳躍為主,“傳球”游戲以投為主,“踢毽子”游戲以踢為主,這類游戲涵蓋了跑、跳、擲、踢等多種運動,有助于幼兒身體各器官的協(xié)調(diào)性,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增強體質(zhì)的目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幼兒學會相互幫助、相互合作、互相分享是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之一?!庇變航處煈谟螒蛑猩罨變簩献鲉栴}的認識,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幼兒教師應對幼兒進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讓幼兒深知自己是處于一個集體之中,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影響到整體進退。因此,在團體類游戲比賽中,要讓幼兒明白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比如,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中,我就對小朋友提出了一個要求。讓他們在游戲前自行協(xié)調(diào)好誰當“小雞”,誰當“雞媽媽”,誰扮演“老鷹”,并且告訴他們在游戲中要相互配合,互相幫助,從而保證“老鷹”抓不到“小雞”。在這個游戲中,幼兒們很好地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相互合作,約束了自己的行為,游戲進行得十分順利。
總之,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戲?qū)τ谟變旱挠绊懸彩嵌喾矫娴?,幼兒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的教育功能,寓教于樂,寓教于玩,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幼兒教師也應積極探索幼兒新游戲,促使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