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平
(河北省唐縣南店頭鄉(xiāng)南高和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是以教師的教學活動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往往缺乏一個有效導入,學生很難真正進入整個課堂的學習內容中。尤其是對于數學這門以公式、理論和計算為主的學科來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喪失興趣,因此,我們要有效利用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在課堂導入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全新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決定整個課堂的學習狀態(tài),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對于促進學生更深入地學習有很深刻的作用。多媒體中的圖片、影音、動畫及視頻等,能很好地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種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內容中。
例如,我在教學小學循環(huán)數的概念時,利用多媒體中的視頻播放功能,給學生播放了一個四季輪回的動畫小短片,通過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景物交替循環(huán),學生能很好地理解數字循環(huán)的概念。然后,我舉出具體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演練:1、23、3、1、23、3……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快找到循環(huán)的數字。
又如,在教學生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時,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片輔助教學,我教學生認識線段,利用撐衣桿等事物的圖片,給學生演示有兩個端點的線段,去除一個端點以后,就是射線,在這里,我利用手電筒的圖片給學生做示例。當兩個端點都去除時,是直線,在這里,我利用無限延伸的公路給學生做案例教學。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明白知識點,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
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故事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境,這種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效果尤為突出。由于低年級學生更加喜歡趣味性強的課堂教學,因此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進入故事情境中的學習環(huán)節(jié)。
例如,我在教學簡單的排列組合時,在多媒體課件中,設計了一個關于小熊吃早餐的排列組合。我在課件上對學生的提問是:“以下是飲料橙汁和牛奶,餐點有三明治、蘋果和蛋糕,小熊現在要吃早餐,可是他不知道要吃什么?請問他有幾種選擇,同學們你們來幫助一下他吧!”通過這種方式,小學生能很好地進入課堂的學習狀態(tài)中。然后我在課件上將這五種食物用圖片表示,采取連線的方法,讓學生跟隨我教學的步驟,將幾種排列的方法找出來。學生很快就找出排列組合的方法有六種,整個課堂的教學氣氛十分活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通過利用一些生活中的事物輔助教師教學工作的進行,讓學生可以產生聯想與記憶,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而且本來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聯系就十分緊密。
例如,我在教學小學低年級學生如何認識鐘表時,就采用生活化的多媒體教學導入。我在課件中插入了一個小的動畫視頻,動畫視頻中是一個活動的鐘表,加上了人類的表情和動作,數著數字教小朋友認識分針、時針、秒針等,學生在歡快的動畫教學中,能充分集中上課的注意力,教師的教學自然事半功倍。
又如,我在教低年級小學生認識分、角、元時,在課件上插入了一些分錢、角錢等普通人民幣的畫面。在課堂上開展了一個“買賣游戲”,即讓學生臨場為自己的文具和書籍編價錢,這部分學生作為賣家;還有一部分拿著自制的和人民幣面額相同的錢去和他們進行交易,這部分學生充當買家。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簡單的買賣交易,從而讓他們熟悉一些交易算錢的基本方式和規(guī)則。
懸念的設置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學習熱情和活力。例如,在教學小學生關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我首先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發(fā)現我們身邊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形呢?學生踴躍回答,有的回答操場,有的回答文具盒,還有的回答桌子。隨后,我繼續(xù)提問:同學們,如果我們已知它的長和寬,我們能不能把它的整個面積求出來呢?我們要怎樣求呢?許多學生在聽到這個問題時,立即發(fā)出了和我一樣的疑問,緊接著,我立即進入長方形面積公式的講解中,讓學生在高漲的學習熱情中進入課程的學習。
在將多媒體技術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術,才能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方法輔助自身教學。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多媒體中的圖片文本、影音動畫等技術創(chuàng)設具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我們利用故事進行多媒體的導入,促進教學活動的進行。生活化理念的融入必不可少,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共鳴。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我相信對于小學數學的多媒體導入教學有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