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上會中學 胡斌
所謂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自學為主的學習模式,而基于該模式的具體實施是明確教學進程各動態(tài)因素的前提,故在實現教學目標方面亦能提供多項幫助。不僅如此,因合作學習還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所以在提升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同時還能促使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有效發(fā)展。因此,在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務必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合理運用給予高度重視,以此方能在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及素質的同時確保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
就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因教師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知識的講解,而學生也僅是單純地聽教師講解而缺乏自主的思考與分析,這便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及地位,而如此教學方式,勢必難以確保每一名學生均能學有所獲。但若教師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巧妙設置教學問題來發(fā)散學生思維并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思維去分析問題,則勢必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探索興趣并促使課堂教學問題的良好解決。反之,若教師不重視教學的方式方法而一味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僅會讓課堂教學氣氛顯得異常的沉悶,且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亦得不到有效激發(fā),如此一來,非但無法達到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且學生的數學水準亦將受到極大限制。因此,面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師需就教學的方式方面予以合理創(chuàng)新,繼而積極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并促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
如針對“從實驗中尋找規(guī)律”一課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擲骰子游戲,如此一來,既可確保每一名學生均參與到了實驗之中,又能集合學生小組的力量來加快解決問題的進度。除此之外,通過提出適當的題目來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還能切實營造出一股合作進修的情境,以此在增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同時實現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至于教師,通過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合理運用,首先能收獲更多寶貴的教學經驗,繼而促使其意識到對導入的知識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就學狀態(tài)以及要講解的知識進行整合,這樣可以高效地規(guī)劃好自己的授課內容。
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需務必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首先是對小組人數的合理控制。據相關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表明,小組合作學習人數在4~6人之間最為適宜,而4人方為最佳。而在4名學生中,需包含學優(yōu)生與學困生各一名以及中等生兩名,這樣的分組方式將能保證學生知識與學習能力的合理搭配,過多或過少均將對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帶來不便,且會影響個人能力的展示。其次則是對每一個學生小組的分組過程,需務必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而所謂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即每一學生小組內成員,無論是在學習的能力、認知水平及性格特征方面均需保持較大差異,以此方能凸顯學生相互合作的積極效力。而組間同質則是指所有的學生小組均需依照同樣的分組原則來確保合作學習能取得理想的運用成效。此外,對于先期劃分的小組,教師需務必結合小組學習的實際狀況來予以定期調整,尤其是要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高度重視,而一旦學生達到更高層次的要求,則需對其于小組中的位置予以合理調整,從而確保學生能獲得更為廣闊的交往空間來切實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效果的全面提升。當然,對于設置的每一組學生小組,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做好相關職位的配置,諸如在小組中由哪一名學生負責履行組長、記錄員、監(jiān)督員等職責,而在擔任某一職位一段時間后,便需在小組內進行職位互換,以此既能鍛煉每一名學生的責任意識,又能促使合作小組中優(yōu)等生的個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促使中等生更加努力學習,學困生也因此而受到啟迪有了上進心。
確保教學目標設置的合理性是保證理想合作學習效率的關鍵。因此,教師在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時還需務必確保問題設置的合理性,不能過難或過于簡單,以此方能達到增強合作學習效力的目的。
如針對“長方體面積公式”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分別為學生發(fā)放長寬高不等的長方體模型,而后設置學生需以小組合作形式方能完成的教學任務,以此不僅能促使學生由獨立學習過渡到小組合作,且能同時彰顯學生于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又如,針對“判斷三角形全等”的相關內容教學,為切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組織作用來帶領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而對于學生的討論過程,教師需提前設置引導性的學習提綱,如針對“代數因式分解”的復習過程,教師便可設置如下學習提綱。如:1.何謂因式分解?2.因式分解方法如何?3.寫出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4.基于多項式的項目分裂原則來探討。5.不同多項式所能應用的因式分解法。
對于上述問題,前三學生均可自書中尋找答案,但問題4卻需學生自主總結及歸納。而鑒于學生在課前已學習,故為了給小組爭光,將促使他們主動尋找答案,大家各抒己見,最后每個小組都會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答案。通過合理選取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強化初中學生的數學水平。
在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初中學生能夠主動投入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出適于討論的問題,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合理安排小組成員、選擇合適的合作內容,增強合作學習的效率,這樣便能夠有效增強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切實增強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