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陽朔縣金寶鄉(xiāng)延村小學 陳珍燕
所謂德育,即是以學生為主體,對其實行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不僅具備高尚的道德素質、過硬的心理素質,還能夠不斷提升其精神境界,而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則與德育有著極為重要的聯(lián)系,教師要學會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滲透德育內容,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助力。
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一個底蘊深厚的文明國家,德育將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精髓都傳承下來,相信這也是將其列為小學教育工作重點的其中一個原因。通常小學階段的學生,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發(fā)育得都不夠成熟,外界環(huán)境很容易對其形成一定的干擾,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就是最直接的體現(xiàn)。但是與此同時,此階段也是學生思想最單純的時期,教師選擇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不但可以很快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小學教育對學生來講是重要的啟蒙時期,學生思想上出現(xiàn)的偏差問題會通過各種因素形成,鑒于此,教師要學會通過不同的教育手段對其進行指導,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一方面來講,課堂教學與生活產生偏離,學生無時無刻都處在生活環(huán)境中,其所學的知識也是為了實際生活服務的,只有通過對生活的體驗,才能夠感受到知識帶來的無盡力量。而德育的主要目的是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環(huán)境中,從而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蓄力。也就是說,任何脫離實際生活的教育都會顯得空洞,且教化作用也不明顯,從現(xiàn)如今的課堂教學來看,教師往往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卻很少能夠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這不但讓學生很難對有關知識進行更深入的了解,還無法將德育的實際作用發(fā)揮出來。另一方面,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方式有待革新。盡管我國的德育起步較晚,但是有關的教育人員卻在極力地想要做好此方面的工作。但是無奈在此過程里還是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問題,致使教育效果不似預期。這主要是表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教師的教學模式落后,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加上自身對德育工作的認識有偏差,使教學效果得不到明顯的提升;第二,學校缺乏專業(yè)的德育教師,很多時候都是由語文教師擔任這個重要角色;第三,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講解,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所忽視,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減退。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免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候會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造成一定影響。為了達到初期的教學目的,教師應該擺正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結合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情況以及實際的學習需求,從而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這對德育內容的滲透有很大的幫助。此時,學生必定眾說紛紜,教師可以指明一個學生發(fā)言,這個時候,這名學生說自己還不是很懂事的時候,欠缺對新事物的認知,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自己和父母去書店時,看到了《十萬個為什么》,自己很快被里面各種有趣的知識吸引住了,在之后的日子里,自己漸漸愛上讀書,并從中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讓自己對世界有個新認識的同時,也逐漸享受讀書的樂趣。教師這時候就可以結合此名同學的發(fā)言,告訴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并且讓學生認識到,僅僅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在課外時間,也要培養(yǎng)自己主動學習的習慣,這樣才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在學習中成長、進步。此外,教師通過對學生自身的分享,可以制定一個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此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人員并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重要性,因此,實際教學工作中,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灌輸,學生很少能夠掌握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墒乾F(xiàn)階段教師卻意識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遠遠不及學習方法的掌握重要,因為學生一旦掌握相關學習方法,就會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這也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也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為了不斷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其思維得到一定的鍛煉,同時,還要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其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課程內容有更深度的了解,對德育滲透的效果也會有一定幫助。
小學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這樣一來,就對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時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以此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在課后時間里,要學會不斷充實自己,使其專業(yè)教學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樹立好榜樣,當學生中有出現(xiàn)說臟話的行為,作為教師,不要只是一味地對其進行斥責,要學會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杜絕此現(xiàn)象。另外,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文明用語的使用,將自己身上的優(yōu)秀品德傳遞到每一個學生身上。
綜上所述,德育不管是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還是對國家的發(fā)展建設,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為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模式,通過有效的手段促進學生品德素質的提升,這樣才可以為其后續(xù)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