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影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進修附屬小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引言:小學階段是小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在思想觀念上也會逐漸形成自己對社會和世界的認識,在這一階段需要家長和學校為其進行積極的引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是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要在教學中加深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促進小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
一個人的情感深受其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會對小學生的情感產生一定的影響。教材故事的這種對小學生情感的感染力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讓小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
小學生尚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育工作中,教師充當著非常重要的引導角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教材及生活實踐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積極的引導教育,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得到情感的激發(fā),樹立積極健康的人格,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人際關系的處理和對待是小學生成長發(fā)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對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情感教育中,小學生會逐漸形成自己對于處理人際關系的認識。一方面,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能夠很好地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減少誤會和矛盾。另一方面,在情感教育中教師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為學生解決在心理上和學習上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傊?,情感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情感教育注重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培養(yǎng),在情感教育中,小學生能夠形成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和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鼓勵學生熱愛學習的以及知識的重要性的內容,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這些方面的教育,可以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積極的學習觀,加深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基礎。教師結合情感教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對教材進行挖掘,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材緊密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感教育中能夠對教材的故事有更加直觀和具體的認識,對其中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感悟和想象,這樣就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情感教育中,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根據教材以及生活實踐經驗,利用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將教材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到教學情境中,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朗誦等活動,充分了解教材中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思想觀念,從而形成自己的情感認識。例如,在《金色的秋天》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尋找有關于秋天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在學習時能更加生動形象的對秋天的景色有一定的了解,從而讓學生感受秋天的那種凄涼情感。
在開展情感教育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應該進行豐富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中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在情感教育中要融入生活實踐經驗,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中感受教材中的情感,從而形成共鳴,對其印象更加深刻。還可以采取對比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關系密切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進行對比學習,教師在教授相關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將兩篇文章的思想情感進行對比,分析出兩者的異同,讓學生在比對學習中感受不同的情感。
在進行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時,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內容,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接受到積極健康的情感教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把握教材中深層次的情感思想。
小學生在身心發(fā)展中尚不成熟,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教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小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的基礎,也是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和情感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課堂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氛圍,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教師要做到“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心聲,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情感教育中。另一方面,教師是小學生在學校最信任的人,教師要經常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2]。
結束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新課改的要求,對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思想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