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霞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八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017)
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是以提高學生審美情趣與音樂素質為教學目標的學科。在課堂中,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能夠有效的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發(fā)言和審美能力。初中生處于叛逆階段,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方面都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教學方法的選用,注意交流語言的藝術。面對初中的升學壓力,音樂課程無疑是對學生學習壓力的一種舒緩,為此,在課堂上,老師應當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互動,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角度鑒賞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認知水平,在與老師的互動中進步。
在課堂上除了教授給學生課內知識外,還要進行課外知識的補充。在音樂課堂上,首先老師要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這節(jié)課的內容,當孩子的學習興趣變得濃厚時,老師再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來進行教學。老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情景中,設身處地的去領悟音樂的感情,而不是如同傳統(tǒng)教育一般只是傳授學生基本的樂理知識。老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更高標準的需求去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朝著更好的教學方向發(fā)展,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
例如:《渴望春天》鑒賞,首先,對于這種難度較大,并且理解起來較為有難度的名家作品,一開始學生是不易接受的,在鑒賞的過程中往往表現(xiàn)出無從下手。這時候,老師要做的就是先與學生進行互動,先將必要的基礎知識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加強記憶。老師可以提問:這首歌曲的作者是誰?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是什么?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是怎樣的?有些問題,學生可能一下子回答不到位。這時候,為了拉近學生們與《渴望春天》的距離。首先,老師要先播放一些有關于春天,以抒情春天為主的簡單的音樂作品來讓同學們欣賞,幫助學生先從簡單入手體會春天,想從而慢慢的拉近與莫扎特的《渴望春天》的距離。之后,播放《渴望春天》,隨著音樂的響起,老師積極的引導學生閉上雙目,想象自己就在廣袤的田野,燦爛的山花中漫步。田野上的野花開的漫山遍野,蝴蝶小鳥,飛來飛去。在畫面的講述中,伴隨著音樂,學生能夠很快的進入到情境中。作用:將音樂演變成真實的情景和畫面,通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合和互動,帶領學生進入到情境中去鑒賞音樂,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歌曲的理解程度。進而提高學生的鑒賞音樂的水平。
每個同學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都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單憑聽音樂的旋律和歌詞不足以領悟音樂傳達的意境。比如《七子之歌》,老師在放這首歌曲的時候,學生們難以體會到當時七子所處的水深火熱,七子多年離開祖國懷抱所受到的艱難險阻,以至于到澳門、香港等地的回歸之后,中國人民內心的喜悅。這個時候,老師在音樂教室中創(chuàng)造一個意境,通過一些歷史資料,講述澳門回歸之前中國人民對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憎惡,以及當年國人所受到的磨難。學生一邊聽著老師對于歷史資料的講述,一邊聽著音樂,自然而然的就能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通過對于侵略者對于國人的迫害和國人所展現(xiàn)出不屈不饒的精神斗爭,學生內心的情感也會頃刻間被激發(fā)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形式,僅僅教授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簡單的給學生放幾首歌曲鑒賞,這樣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所以在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創(chuàng)設適合音樂教育的環(huán)境,通過音樂的背景,創(chuàng)造音樂的意境,老師和學生形成親切的互動和情感交流。作用:初中階段,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好奇心理最強的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對音樂情景的創(chuàng)造和再現(xiàn),促使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對音樂的理解。
老師可以讓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當老師要求學生鑒賞音樂,回答相關的樂理知識時,成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互動,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知識的接受面,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開展小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進行提前的預習工作,老師提前布置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小組學生提前完成預習任務。例如:《漢族民歌》鑒賞時,學生合作去收集一些各地方的民歌。作用:在收集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資料拓展自己的課外知識,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新課程理念要求師生平等,能構建“互動式”的音樂教學課堂。老師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權利,讓學生積極的發(fā)揮主體作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多給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空間和機會。老師在其中起到引導和糾正的作用。增加師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例如:進行了小組分配之后,在《雪絨花》的音樂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jù)分組,通過小組合唱的形式進行歌唱比賽,每個小組為一個比賽單位,老師擔任評委的角色,讓小組內部成員之間進行有效默契的合作。小組之間進行良性的競爭。作用: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歌唱水平,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提高課堂的濃烈教學氛圍,以達到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音樂教學中,師生之間應當加強互動交流,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音樂興趣,利用不同的情景重現(xiàn)法、小組合作法、競賽法等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