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的主陣地在課堂,“把課上好”毫無疑問是教師最大的師德。充分發(fā)揮課堂主陣地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合格乃至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建設者是所有教師,當然也包括職業(yè)院校教師在內的最大師德。
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把“課堂”界定為自己上課的地點?;谶@種理解,這部分教師對學生在非上課時間發(fā)生的問題不聞不問,在非上課地點的各種不合規(guī)行為視若無睹,這顯然是不符合育人要求的。因此,教師的“課堂”應該具有更廣泛的內涵,它不僅僅是教師上課的地點、學生學習的場所,而且是學生成長的主渠道、教師育人的主陣地。凡是有教師的地方,就應該有課堂;凡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就應該是教師育人的課堂。就職業(yè)院校而言,教師的“課堂”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校范圍內教師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場所,包括文化基礎課和專業(yè)理論課教室、校內實習實訓場所;二是學生在校內學習生活的其他場所,包括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的場所、生活休閑的場所等;三是學生在校園外的一些企事業(yè)單位頂崗實習的場所。
職業(yè)學校的教師要“把課上好”,一是不僅僅滿足于在大學里學習的那點知識和手頭有的那點技能,那是不夠的。以筆者為例,在走上工作崗位后,不僅繼續(xù)學習與語文學科教學有關的知識,還學習職業(yè)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了解所教學生所在專業(yè)如烹飪、機電、電子電工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課堂才會更加生動有趣,更加關聯(lián)實際,也才能更加吸引學生。二要時時、處處關注學生成長,這樣,就不僅能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堂課,而且能夠從知識學習、技能提升、品質完善等各方面幫助學生,使其健康成長。三要有教學研究的意識,要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思考,找到改進的方法并加以實施,目的在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