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錦
牽一發(fā)動全身的國有企業(yè)改革將拉開新的一幕。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將步入務實篤行向縱深發(fā)展的新境界。
11月12日下午,中國政府網公布消息《劉鶴主持召開國務院國有企業(yè)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研究部署下一步國有企業(yè)改革工作》,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國有企業(yè)改革工作。這是國企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具有歷史階段性的重大消息。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關鍵歷史階段,這個以國有企業(yè)市場化改革方向的三年行動方案行將推出,新三年國企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是國企改革的“行動綱領”,值得期待。
劉鶴是分管國企改革的國務院領導,還在去年10月9日召開全國國有企業(yè)改革座談會講過話,平時很少公開表態(tài)。當時,他的講話有兩句話給人印象很深。一句話是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扎實推進國有企業(yè)改革,大膽務實向前走;一句話是當前國有企業(yè)改革正處于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階段。這“兩個一”,意味著他把國有企業(yè)改革的落實視為重中之重。
一年前,劉鶴強調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yè)制度建設,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突出抓好市場化經營機制,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抓好改革授權經營體制,突出抓好國有資產監(jiān)管。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點難點問題上,集中力量攻堅克難。而國務院國改組三次會議,認為這些方面只是“取得了新的成效”,調子顯得留有余地。如果制定國有企業(yè)改革新的三年行動方案,勢必對國有企業(yè)改革頂層設計出臺的前四年進行回顧總結,甚至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來的六年進行回顧總結。
未來三年是關鍵的歷史階段,這是對前四年說的。當前,國際形勢嚴峻復雜,不穩(wěn)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國內經濟處于爬坡過坎階段,央企、國企尤其要切實發(fā)揮頂梁柱、壓艙石作用,爭當高質量發(fā)展的排頭兵。在“堅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的大邏輯下,改革是關鍵一招,盡快推動國企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果,讓微觀市場主體充滿生機和活力,事關改革成敗,事關第一個100年的發(fā)展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輪國企改革不斷涉險灘、啃硬骨頭。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尤需正視不足。目前,國企改革不是緩改革,必須加快推進;不是試來試去,而是必須加快行動;不是虛改革,必須啃硬骨頭;不是假改革,必須落地有聲。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相比,與黨的十九大對國有企業(yè)改革提出的目標要求相比,與國有企業(yè)應該擔負起的使命責任相比,國有企業(yè)改革仍存在較大差距,這個差距主要是落實不夠。國企改革進入關鍵的歷史階段,也就是告別落實不力階段,進入務實篤行縱深發(fā)展的歷史階段。
會議提出,未來三年是國有企業(yè)改革關鍵的歷史階段,這是個重要的判斷。從國有企業(yè)改革來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是新一輪國企改革開始的標志。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總部署,吹響新一輪國有企業(yè)改革的集結號。從夯基壘臺到立柱架梁,國企改革堅持問題導向,促轉型、謀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和活力。從決定發(fā)表、頂層設計出臺到三年行動方案出臺,國有企業(yè)改革十年將被劃分為三個階段,呈現“3 十4 十3”的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頭3年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3年,頂層設計出臺后是邊試邊行、積厚成勢的四年,2020年到2022年是務實篤行縱深發(fā)展的三年。而三年行動方案出臺,標志著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務實篤行向縱深發(fā)展,進入決定性的三年。從政治上看,2022年,是黨的20 大召開,在這之前,國有經濟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應有明顯的進展。在這個時候,有對“我國歷史上的國家治理”的回顧與思考,又有對“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體制”的洞察,面對國際環(huán)境云譎波詭,對國企改革做出新的判斷。當然,會議對今后三年的目標是留有余地的,口徑仍然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沒有全面勝利或者全面落實的話,沒有“畢其功于一役”,這是從國企改革的艱巨性、復雜性、與長期性考慮的。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會議消息指出,要堅持國有企業(yè)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上來,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國有企業(yè)改革向縱深發(fā)展。這里,把堅持國有企業(yè)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放在首句,開門見山,提綱挈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大貢獻是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縱觀國企改革過去六年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成為一條重要的主線。按照這個方向走,不動搖,是重要的表態(tài),也是堅定的意志表達。強調國有企業(yè)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致性,讓人印象深刻。
從會議消息分析,三年行動方案有幾個內容是明確的,已經透露:
一、方向。堅持國有企業(yè)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推動國有企業(yè)改革向縱深發(fā)展。國有企業(yè)改革要圍繞這個方向,向縱深發(fā)展。
二、任務。未來三年是關鍵的歷史階段,要落實好國有企業(yè)改革頂層設計,抓緊研究制定國有企業(yè)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
三、原則與要求。1、從國家整體戰(zhàn)略出發(fā);2、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yè)制度的要求;3、聚焦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4、全面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chuàng)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提出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yè)制度,仍然是現代國有企業(yè)制度,有“國有”兩個字。前幾天,因為四中全會表述沒有國有兩字,看來是省略的原因,曾經引起費解。全面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chuàng)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是四中全會第一次把“五力”作為國有經濟標準提出。國有經濟“控制力、影響力”,與混合所有制這個背景有關系,這里需要探討包括思想觀念的創(chuàng)新與制度設計的創(chuàng)新。
四、內容。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國資國有企業(yè)監(jiān)管、增強研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強化財務硬約束、削減和規(guī)范補貼、完善激勵機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金回報率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提出明確的任務舉措,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指標。而這些內容與“高質量”這個目標是有緊密聯系的,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金回報率,是2017年后特別強調的,“強化財務硬約束、削減和規(guī)范補貼”是具體的業(yè)務,抬到這么突出位置,自然與當前財務開支情況有關。
展望新的三年,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事項將大步推進。值得注意的是,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放在第一位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強調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四中全會仍然將其放在突出位置。現在,三年行動方案,仍然把其放在第一位。
這些目標與內容,與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的內容是一致的,例如,會議在優(yōu)化政府職責、推進布局優(yōu)化和結構調整、完善分配制度、促進公平競爭、有效防范風險、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強化人力資本、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對國有企業(yè)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顯然,要加強對以上各領域改革的全面評估,堅持問題導向,把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明確標注出來,排出優(yōu)先順序,重點推進,發(fā)揮好支撐作用。這是起草新三年綱領要解決的問題。
會議強調要“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指標”。這兩句,顯示出“行動綱領”特征。體現鮮明的落實目的與意圖?,F在,國企改革在有些地方存在目標不具體、時間不明確、路線不清晰、具體指標無法量化無法考核的四大問題。比如說,混合所有制改革,怎么量化,怎么考核,過去是50%,現在是70%,到底是剛剛開始,還是已經完成,“混”的標準、“改”的標準,要能說清楚?!胺拧钡臉藴?,“管”的標準,也應該能說清楚。比如列于第二項的加強國資國有企業(yè)監(jiān)管,什么樣的授權體制才算完成,也得有個可以量化的目標,有個時間表。因此,整個社會對這個三年行動方案寄予重望。
現在大政方針已定,這個大政方針,包括十八屆三中全會、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與頂層設計等中央文件精神,關鍵是狠抓落實。顯然,改革的內容已經明確,不會也沒有必要去做翻箱倒柜式的努力。說的多,做的少,文件多,落實少,這是不必爭論的事實。關鍵在于落實,改革落實任務的定位,是歷史視野與全球視野的交匯,也是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的選擇。
新三年的綱領,是一個行動綱領,不是一個理論綱領或者政策綱領。首先要解決的是為什么落實不下去,能不能說得清楚,應該能,這是個世界觀而不是方法論問題,恐怕也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其次是方法問題,譬如新綱領必然會扭住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各項目標,落實主體責任,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提高履責效能,打通關節(jié)、疏通堵點、激活全盤,使各項改革都能落地生根。不管是落實已出臺的改革,還是將要推出新的三年改革舉措,都會強調需要披荊斬棘的勇氣,更加需要勇往直前的毅力,更加需要雷厲風行的作風。對行將出臺改革方案要排隊督察、加大改革實績考核權重的內容,也都會包括在三年行動綱領之內。
按一般規(guī)律,預計從現在起到明年兩會前,應該是研究制定國有企業(yè)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重點時期,最遲也應該在明年上半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