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承碩
西安市某報記者走上街頭,隨機向市民和游客發(fā)出共計100份鄰里關系調查問卷,回收率100%。調查結果顯示:年齡在56歲以上的人群與鄰居關系更為密切。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shù)老人都已退休或不再工作,他們與小區(qū)內其他同年齡段的人接觸機會多,共處的時間也長,因此關系最親密。15歲到35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與鄰居關系最淡漠。原因很多,一是由于年輕人每日早出晚歸,幾乎和鄰居見不上面;二是由于年輕人的生活圈更私人化,居住空間更私密化,休閑娛樂方式更多樣化,與鄰居的關系相對淡漠。
請你就“鄰里關系”這個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夕陽沉入大海,白鷺振翅歸巢。茶余飯飽的時刻,我與左鄰右舍圍坐在門前,絮叨著家長里短。樸實親切的笑聲圍繞著我,勾起了我對鄰里間和睦相處的美好回憶。
大媽的菜園
住在東頭的大媽門前有一小塊菜園,一年四季,“物產豐富”。春天,大媽親手割下鮮嫩的韭菜;夏季,火紅的辣椒驕傲地生長;秋天,碩大的南瓜引人注目;冬季,胖胖的大白菜經大媽之手送給鄰居。年年月月,我們的餐桌上少不了大媽親手栽種的蔬果??谥袊L著新鮮美味的有機蔬果,心里揣著滿當當?shù)泥徖餃厍?,滋味十足?/p>
叔叔的歌聲
樓上的叔叔人高馬大,走路時總愛放開喉嚨唱上幾句。幾乎每天晚上,當我坐在書桌前做作業(yè)時,都能聽到下班回來的叔叔踏著樓梯,唱著歌曲。從他那穿透墻壁的歌聲中,我感受到了令人放心的舒適。有時候,叔叔拿著一把長長的竹掃帚,從巷子最東頭掃到最西頭。他一邊揮著掃帚,一邊哼著小曲,不緊不慢,好似深藏不露的少林掃地僧。傾聽著那勞動中的樸實音韻,心中縈繞著快活的聲音,好動聽啊。
老漢的棋局
巷口的王爺爺被鄰居們親切地稱為“棋老漢”。每周五,他總會在家門口擺一張小桌,放幾條板凳,召集左鄰右舍的老頭們,欣然開始“桌上三國”。每到這時候,巷口都圍著一群人,有的背著手站著,有的撐著膝蓋彎腰指點,有的則干脆坐到高處的石頭上,目不轉睛地盯著棋盤上的風云變化。細小的交流聲揉在微風中,拍手叫好的歡呼聲消散在藍天下,悠閑的空氣讓鄰里間更加親密,無比美好!
春去秋來,芳華飛逝,不變的是身邊的鄰居。認識了他們,從此一切皆美,萬象皆春。
(湖北松滋市劉家場鎮(zhèn)初級中學雛鳳文學社)
簡評
小作者舉了三位鄰居的故事,生活氣息濃厚,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和諧美好的鄰里關系。
(羅善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