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本人曾有幸聽了廣州市教研室楊老師的一節(jié)講座“注重數學學科知識積累,扣住數學本質展開教學”。通過仔細反復研讀、回味,結合本人工作實踐,本人感受很多。我想,在小學數學課堂實施有效教學,注重積累,扣住本質,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如何理解數學課堂有效教學
“有效”指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指由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數學課堂里的教學行為能使學生得到實際的進步或發(fā)展。很多老師有成功的經驗,但在實際中也有不少人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本人認為,怎樣才算有效教學是沒有一個評分標準的,但我們有一個參考標準,就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得好壞,可以衡量老師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二、對實施有效教學的研究
1.注重學科知識積累,精心設計每課教學目標
首先老師自身要積極參與本課程的學習,要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和掌握程度,注重對所教年級學習內容、目標的整理和歸類。像我們平時教學新課,一般來說老師應該對新學知識的已學習情況和該教學到什么程度有一定了解,才能夠做到更好地利用課堂時間,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而往往有的老師是當教學需要時才主動查閱、了解教參或教材,這是不夠的,比較被動。應該做好平時的教學資源積累,結合一段時間下來對自己教學內容的掌握熟悉,才能對所教內容有個總的理解和思路,才能很好地駕馭教材,教學目標才能定得比較實際,不會多而雜,空泛。
2.緊扣數學本質,有效開展教學
作為數學老師,我們上課就要給學生搞清楚:我們這節(jié)課要解決什么數學問題,學會什么樣的數學思路和方法,而不是今天記熟了什么公式、概念。楊老師講得好,從備課上,我們教學例題的著眼點就不是只教給學生習題,而是方法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的步子不需要邁得太大,應從淺入深,先把最基礎的內容、例題講好,注重讓學生動手計算,操作,邊做邊想,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耐心,讓學生把簡單的、基礎的掌握了,再適當有所提高,增加例題難度。如果學生學會了方法,那么就可以做很多類似的習題;如果學生對一個問題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地進行鉆研,不會一節(jié)課在那里虛耗時間。因此,課堂上教師不應只注重華麗、熱鬧,而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實效,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教學手段的實施重點也應該放在這里。
3.重視課堂調控和評價指引
調控內容包括教學的知識技能、方法過程、情感態(tài)度等三個目標。比如課前定下三個教學目標,課堂里教師就要適時注意到目標的達成度,能否完成,不能全部完成的話,最低目標要完成哪個;內容上,可能由于哪個內容難了,或者學生學習中遇到實際問題卡住了,怎么辦呢?是停下來耐心講解、分析,還是繼續(xù)向前,先完成教學任務?相信我們大多數會選擇前者。怕不怕沒完成教學任務?。壳懊嫖覀兲岬?,有效教學應有個參考標準,就是學生學習接受情況。老師雖然講完了,但學生沒弄清方法,不算有效的教學。教師的講解、做法要適合學生,他們才聽得明白。教學方法也不要千篇一律、固定一種模式,應適應不同年齡、不同班級學生的特點;而教師的自身情緒更加應隨內容的發(fā)展而做好調整,語調抑揚頓挫,吸引學生注意。
4.平時還要善于總結
傳授數學知識,培養(yǎng)解題能力固然重要,善于總結更為重要。在課堂上,我們就要不斷地給學生進行總結教育。哪些知識應掌握好的,哪種類型的題目怎樣解決的,不管這節(jié)課是講評還是新授課,遇到類似的題型、解題方法,或者曾經在哪里出現過,有特點的,都可以給學生講講,加深他們印象,訓練培養(yǎng)學生善于總結歸納的能力。如果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學習當中,多練多做,多思考,不斷總結,他們的學習就會提高很快。這樣,課堂教學和總結有效結合,學生既能熟練掌握數學知識,又能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而且還會善于總結經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能力。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相應提高了。
因此,小學數學課堂實施有效教學,“注重數學學科知識積累,扣住數學本質展開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后,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研究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學,去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開展,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fā)展。
責任編輯徐國堅